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在《魅力中國城》第二季第二輪競演中,
肇慶戰隊在“城市精絕”環節中,


向全國觀眾展示了硯雕、玉雕等
令人驚歎不已的手藝。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事實上,
除了知名的硯雕、玉雕外,
肇慶還有很多老手藝……
你,又知道多少呢?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紅木雕刻
從傳統技藝到特色小鎮
最精美的藝術,
來源於一雕一刻。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 @jenny0627攝
除了硯雕、玉雕外,
肇慶的紅木雕刻同樣遐邇聞名。
在高要區大灣鎮,
紅木雕刻是當地最著名的工藝行業,
素有“紅木之鄉”的美譽。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 圖片來源西江網
大灣紅木工藝起源於明清時期,
開始時主要是
以雕刻樟木花木箱為主,
後來逐漸發展成製作紅木傢俱,
並形成了當地的紅木傢俱製造行業。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 圖片來源高要發佈
大灣紅木雕刻有浮雕、通雕和線刻,
在工藝製作上,不用釘,
開“魚尾榫”駁接,
接口不開裂,不變形。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 圖片來源高要發佈
目前大灣鎮共有紅木私營企業和
個體加工戶134家,
從業人員達3萬多人,


年銷售收入達6億,
主要產品紅木工藝品和成套的紅木傢俱,
暢銷國內市場,
遠銷歐美和港澳臺地區。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圖片來源高要新聞中心
為擴大紅木產業的影響力,
推動鄉村振興,
實現產城融合,產業興鎮,
如今,
當地正全力推進紅木文化產業園建設,


打造紅木特色小鎮。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據悉,大灣鎮強勢推進紅木文化產業園建設,以該鎮紅木產業的集聚優勢,將紅木產業做大做強——在原有“紅木一條街”的基礎上,融合產業優勢,發揮聚集效益,充分藉助大灣區效應,將紅木產業的集聚優勢,依託市、區交通縱橫的一條主軸線,傾力打造“原材料交易區、生產集中區、展示交易區”。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高要區大灣紅木特色小鎮將成為一張傳承中國文化的亮麗名片。 蔡毅攝
古法造紙
薪火相傳八百年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在“中國民間古法造紙第一村”
肇慶四會扶利村,
仍完好保留著古法造紙工藝,
至今已延續了800餘年,
堪稱中國古法造紙的“活化石”。


相傳在南宋時期,
人民為逃避戰亂遷徙而至
扶利村一帶定居。
他們帶來製造竹紙的技術,
利用當地水源豐富、盛產竹子等有利條件,
砍竹造紙,並世代相傳。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現在鄧村的古法造紙,都集中在鄧村的扶利村。 圖片來源四會發布
這個村子現有110戶、530多人,


幾乎家家都在造紙,
工藝流程依然沿襲傳統。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法造紙的代表性傳承人——張熀元圖片來源四會發布
圖片老人名叫張熀元,
人稱“八叔”,今年82歲,
是肇慶“古法造紙”非遺項目的傳承人。
他9歲開始學習造紙,
70多年一直堅守


古法造紙的手藝。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八叔的二兒子張而道,今年59歲,他從20開始跟著父親學習造紙,到現在已經做了39年,與父親一起堅守著古法造紙這門手藝。 圖片來源肇慶市廣播電視臺

如今,
這項手藝更成為
串起鄉村振興發展的法寶。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 圖片來源四會發布
從去年起,
該村以古法造紙為載體,
打造古法造紙主題文化古村,
傳承和宏揚工匠精神,
把扶利村升級改造成省級文明鄉風示範點,
吸引眾多旅客到此旅遊觀光。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 每到週末,扶利村的“詩詞學會工作室”裡總閃動著“小鮮肉”的身影。


據悉,自推進農村文明鄉風建設以來,扶利村穩步推進村外圍改造、蓮塘景觀改造,以及沿線景觀改造、古法造紙傳人手工作坊改造等項目。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以上兩圖來源南方+
編織花席
編織技藝薪火相傳
由於肇慶每年平均氣溫在21℃以上,
所以對於很多“老肇慶”來說,
花草蓆是生活必需品。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 90年代初期牌坊廣場擺放的花席市場
因此,
編織花草蓆也成為了
當時肇慶人一個重要生計。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其中,

高要金渡花席歷史悠久,
據記載,明朝中葉蒲草“芏”
從福建傳入高要金渡,
從那時起當地一帶的婦女
就開始編織草蓆。
後來因一次偶然的事故,
青席變成了花席。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花席小故事

傳說金渡鎮孖樓村一席鋪老闆,從西江河運青席到海南、順德、佛山、廣州一帶出售,船行至沙浦桃溪河段,突然江面風急浪高,船被大風吹翻,青席掉進江裡。
老闆見狀,只好把浮在水中的青席撈上江邊沙灘晾曬,經兩天晾曬後,青席在陽光的作用下由青色變為蠟黃色,金光閃閃,非常漂亮。老闆心想:這也不失為一份意外收穫。照著這個方法創新,他創出了編制黃色席的新方法,黃色席一上市,當即被搶購一空。
他的方法被村民發現了,沒多久此法散播到全鎮。有了黃的的席後,人們便想出更漂亮的席,到了19世紀末,金渡一村民鍾淮青的祖父長期在外國輪船上打工,聽說村民想把青席變成花席而苦於沒顏料,便從外國買回“洋紅”、“洋綠”兩色顏料,把芏染成紅綠兩色,再編織成各色各樣的、有文字和鮮花的。
由於外地涼蓆的衝擊,
以及人工編織成本大的影響,
花席失去市場競爭優勢。
高要花席廠從鼎盛時期的幾十家
逐年減少,
傳統工藝面臨失傳。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但高要區高度重視

對花席紡織技藝的傳承發揚,
通過建立青少年學生花席編織技藝勞動基地,
推薦和申報各級花席編織工藝傳承人,
讓花席編織技藝這個傳統技藝
能夠重放異彩。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圖片及視頻來源肇慶市廣播電視臺

那麼,
在你的印象中,
肇慶的哪些手藝
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
不妨在下方留意與大家一起分享~

除了硯雕、玉雕,肇慶的這些老手藝同樣遐邇聞名,您知道嗎?

資料來源肇慶市電視臺高要發佈四會發布人文高要

主編唐千雨

編審曾善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