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旦卓瑪:從農奴女到藏族歌唱家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每當聽到美妙悠揚的《唱支山歌給黨聽》時,人們就會想到著名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瑪。

“是新中國將我從一個農奴的女兒培養成為人民的歌手,讓西藏人民的生活變得如此美好,叫我怎能不歌唱?”曾經苦難的生活經歷,使才旦卓瑪有更富於常人的生活感受,她將這些感受全部融入了她的歌聲當中……

才旦卓瑪:從農奴女到藏族歌唱家

目不識丁的農奴女

才旦卓瑪出生於一個農奴家庭,幼小時也曾放牛牧羊。父親是社會地位低下的銀匠,父母還曾長年為農奴主種過地。在那樣的社會里,農奴和他們的子女毫無人格尊嚴,更沒有讀書識字的權利。

才旦卓瑪14歲那年,解放軍部隊進駐西藏,日喀則實現了和平解放。

當時,才旦卓瑪和廣大藏胞一樣,由於聽信過歪曲的宣傳,對共產黨很恐懼。但當親眼看到解放軍寧可餓肚子也不拿老百姓的東西,寧可凍著也不佔老百姓的房子時,她才感到他們和舊藏兵根本不一樣,是真正給窮苦人帶來吉祥的“菩薩兵”。

才旦卓瑪:從農奴女到藏族歌唱家

家鄉成立了婦聯,才旦卓瑪積極參加活動。她愛唱歌,優美的嗓音在婦聯的宣傳工作中得到了施展,這一帶的父老鄉親都願意聽才旦卓瑪的歌聲。才旦卓瑪唱得更起勁了,沒多久她就加入了共青團。 1956年,西藏青年參觀團到北京參觀學習,才旦卓瑪幸運地成了其中的一員。才旦卓瑪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參觀了北京城,還到了東北、上海、南京……才旦卓瑪暗想:過去農奴的地位低,女農奴的地位更低下。今天我們真是揚眉吐氣、翻身解放了。

西藏富有靈氣的山水賦予才旦卓瑪天生的好歌喉,1956年11月,才旦卓瑪被日喀則文工團吸收為學員。

沒多久,從來沒讀過書的才旦卓瑪被保送進了第一所西藏公學“陝西咸陽西藏公學院”(今西藏民族學院)學習。半年後,文化部委託上海音樂學院辦個民族班到這裡挑學生,才旦卓瑪說:“我當時沒有文化,唱了《牧歌》和《獻給毛主席》這兩首歌,老師聽了一下聲音情況,就考上了。”

才旦卓瑪:從農奴女到藏族歌唱家

師恩如歌

1958年底,才旦卓瑪離開家鄉來到上海,進入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民族班學習。不懂漢語的才旦卓瑪很少出門。從高原乍到黃埔江畔,不但語言不通,氣候、水土、飲食都讓才旦卓瑪感到不適應。才旦卓瑪經常偷偷哭泣,也產生過回家的念頭。而學校對藏族學生非常照顧,讓才旦卓瑪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她全身心地投入了學習。

才旦卓瑪坦言,如果按照上海音樂學院的要求,她是沒有機會進去學習的。“完全是國家為了培養少數民族藝術人才。特別是在西藏,因為西藏解放得很晚,這種藝術人才特別缺少。”

尤其幸運的是,才旦卓瑪在上海音樂學院遇上了幾位好老師。一位是當時的系主任周小燕,一位就是王品素老師。那時,樸實的藏族姑娘才旦卓瑪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特別是她的主課老師王品素對她更是關愛有加。

才旦卓瑪:從農奴女到藏族歌唱家

王品素教才旦卓瑪的時候也是非常困難,一是她們語言不通,二是王品素對西藏的音樂接觸也很少,不瞭解藏族唱歌與一般民族唱歌的發聲方法完全不一樣。“起初,我和老師的教與學幾乎全是啞語式的,連比帶劃,我盯著老師的嘴巴,感受著那溫柔的聲音;我看著老師的微笑,猜測著她的心意。老師非常耐心,一遍遍地做示範,直到我表示明白了。”

當時,才旦卓瑪學得很困難,老師教得也很困難。老師最後乾脆說:“那麼這樣吧,乾脆我先當你的學生,你先把我教出來。”於是,才旦卓瑪和王品素老師來了個換位教學。才旦卓瑪把自己那些獨特的唱法唱給王老師聽,同時也教王老師說藏語,然後王老師就把這些唱法放到練聲曲當中去。

才旦卓瑪:從農奴女到藏族歌唱家

“搶”過來的歌曲

1962年對於才旦卓瑪來說,是一生命運的大轉折。這一年,也是她苦盡甘來的日子。這年她隨中國青年代表團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演出,並獲得大獎而歸。隨著演出活動的增多,才旦卓瑪漸漸被人熟知,也得到了許多讚譽。

回憶最早演唱《唱支山歌給黨聽》時的情景,才旦卓瑪真誠地說:“這支歌的原唱不是我,是我努力從別人那裡‘搶’來的。”那是1963年的一天早晨,才旦卓瑪在校園的廣播中聽到這首歌,一字字一句句,分明唱出了才旦卓瑪這個翻身解放的農奴女兒的心聲,回想自己所經歷的苦難和幸福,才旦卓瑪不禁潸然淚下,激動難耐。一股歌唱的激情在她胸中迸發,她找到王品素,要求唱這首歌。

王品素擔心才旦卓瑪因此丟掉自己的風格,便說:“你是唱藏民族歌曲的,行嗎?不要丟了風格。”才旦卓瑪急得快要落淚:“歌裡唱的就是和我一樣的心聲。我一定要唱!”

王品素費了不少周折給才旦卓瑪找到了曲譜,又一字一句地給她摳漢語歌詞,還請到了這首歌的作曲朱踐耳老師來聽才旦卓瑪的演唱。結果朱踐耳和王品素一樣被才旦卓瑪打動了,他們感覺到了,這是發自內心的感動,是心靈深處的歌唱。果然,到了學院彙報演出時,才旦卓瑪的演唱一鳴驚人。

才旦卓瑪:從農奴女到藏族歌唱家

後來,在“上海之春音樂節”上,才旦卓瑪演唱了這首《唱支山歌給黨聽》,受到了聽眾的喜愛。經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錄製、播放,《唱支山歌給黨聽》頓時風靡大江南北,才旦卓瑪的名字開始家喻戶曉。“我出名了,老師反而冷靜得多,她提醒我說:你沒有理由驕傲,因為一切都是黨給的,黨為了培養你這樣一個藏族學生付出了多大代價。榮譽是觀眾給的,不為觀眾歌唱,不更加努力就對不起觀眾對你的愛。”才旦卓瑪動情地說,老師說了很多,惟獨沒有提她自己。

“老師不但給了我藝術生命,教會我如何做人,更讓我有了自己的信念。”很多年過去了,王品素已經辭世,然而每逢過年過節,才旦卓瑪都會懷著感恩的心默默祈福,告慰天堂中的恩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