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战斗机的性能如何?能打得过苏30吗?

和风漫谈


打不过,狂风的发动力推力太低,翼载荷太高。

狂风战斗机是英、德、意三国在1970年开始研制的战斗轰炸机,其主要是针对苏联强大的地面装甲集群,进行超低空突防,进行空中支援和战场遮蔽轰炸。该机在1974年进行首飞,1980年服役。


狂风的设计要求是以轰炸为主要任务,设计上是能够超低空突防,突入苏联装甲集群上空,使用撒布器大量抛洒子母弹头,对苏联装甲集群进行面轰炸。

狂风有两个型号,战斗轰炸的狂风IDS和截击空战的狂风ADV,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狂风ADV机首更加尖锐,更换对空为主的“猎狐犬”雷达。同时狂风ADV的机翼后掠角可以由机载计算机和飞控系统自动调整和优化,提高机动性能。
狂风的对地攻击性能十分强悍,不仅挂载能力强,超低空和超音速突防能力十分强悍,在自动地形追踪系统帮助下,可以长时期保持在60米高度进行超音速突防。

此外狂风的短距起降能力非常突出,可以在300米内的跑道上进行起降,从而在机场遭打击后,可以利用剩余跑道进行起降,图为狂风打开反推装置进行短距降落。

但是,在空战方面,即使是狂风IDS在空战表现也明显优于F-4鬼怪,但是他有两大根本性问题,决定其很难与标准的三代机们进行对抗。

一是发动机推力过小问题,狂风战斗机空重达到14吨,属于与F-15同一个水平。但是其使用的RB199发动机属于中等推力发动机,最大推力仅为7.3吨,两台总推力也就14.6吨。对比下苏-30空重17.7吨,使用的AL-31F最大推力为12.5吨,两台总推力达到25吨。双方推重比显然不在一个水平线。


狂风发动机推力过低不是技术水平差,纯粹是设计过小的原因。罗罗研制的RB199发动机推重比达到7.6,而且还是结构更复杂的三转子结构,技术水平比AL31高多了。

二是翼面积太小,翼载荷太高。狂风由于要以低空突防为主,为低空稳定性考虑,机翼面积设计很小,以减少低空乱流对于飞行的影响,机翼面积仅为30平方米。而苏-30的机翼面积达到62平方米,机翼面积几乎是狂风的一倍。
但是狂风在获得极佳的超低空性能的同时,翼面积过小导致翼载荷太高。这样在进行复杂机动动作的能力也就大大降低,机动性能大受影响。

综合来讲,狂风战斗机是属于轰炸机性能为主,顺带往战斗机发展。而F-15E和苏-30则是战斗机设计,往轰炸机发展。随着精确制导技术发展,超低空突防后进行临空轰炸,完全可以由高空远距离防区外精确打击来代替。好的战斗机可以是好的轰炸机,但是好的轰炸机却难以是好的战斗机。


五岳掩赤城


狂风战斗机是欧洲多国联合研制的多用途战斗机,其在设计之初曾考虑要担负防空截击、对地支援、对海攻击等任务,是名副其实的多用途战斗机,而近些年随着其服役时间的增加和新型战机的不断出现,狂风早已退出一线而主要承担一些轰炸任务,基本上成为专职的战斗轰炸机。 狂风战斗机设计于20世纪70年代,采用了那个时代非常流行的变后掠翼构型,可调节斜板的矩形多波系进气道,并采用了全展长的前缘襟翼及副翼和全动平尾,而且还采用了电传操纵系统。



欧洲人在狂风的设计上可谓竭尽所能,并且尽可能的兼顾了防空截击及对地攻击能力,其最高速度可以达到2.2马赫,作战半径视任务不同在理想情况下可达1300公里(对地攻击)和1800公里(防空截击),载弹量更是达到了9吨,而考虑到与苏联对抗时的作战情况,其起飞滑跑距离可在极限情况下限制在500米以内,着陆距离则可通过使用反推装置限制在370米。其可以压制米格-23、F-4等二代机,并具备与部分三代机一战的能力,并且开启了欧洲联合生产战机的进程,使欧洲在战机采购方面不再受制于美国,并直接促进了EF2000战机计划的产生。



至于拿狂风和苏-30进行对比则有一些关公战秦琼的意味。苏-30脱胎于苏-27PU,是在双座苏-27的基础上改进的一款战斗轰炸机,尽管其空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相较27有所削弱,但其优秀的机体布局依旧是现在战机中最好的布局之一,再加上采用了动力充沛的AL-31F系列发动机更是如虎添翼,这使其保有了极强的空战能力,具备同大多数三代机进行空战的能力。其作战半径也可达1500km以上,载弹量也达8吨,作为一款战斗轰炸机应该是足够了,再加上其不断地进行改进升级,各项指标的性能也不断提升,因而和狂风远不在一个量级之上。



李三万的三万里


狂风战斗机(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战斗轰炸机)是英国产的吧?时间久了,记不清楚了…(汗)

我的记忆中,这是一款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多年前的武器了,你懂得…古董是老的好,武器么…还是新的好!

苏30,作战半径和载弹量都有优势,如果非要比较一下,也许苏30的航电设备是弱项,苏俄武器向来如此…

武器,重要的还是扬长避短…







永l喜欢兵器和摄影


狂风战斗机是一款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联合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战斗机,其实这款战斗机装备的国家并不多,除了研制的三个国家之外就只有沙特阿拉伯了。狂风战斗机从研制时间上看比俄罗斯的苏-30早了许多年,苏-30的研制时间与欧洲四国联合研制的台风战斗机差不多,可见直接拿狂风战斗机和苏-30比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而且苏-30是有一系列不同的型号,包括目前还在生产的苏-30SM和苏-30MKI的性能还不一样,其中前者是俄罗斯自用型号,而MKI则是印度空军型号。如果拿老旧的狂风战机和最新的苏-30SM相比就有失公允了。苏-30SM从多项能力上都是超越狂风战斗机的,包括机动能力和载弹量以及航程等性能。



如果狂风战斗机堪用就不会有后来的四国联合研制的台风战斗机了,狂风的特色也就是具备低空突防能力,不过这个能力在海湾战争期间却让英国海军空军吃够了苦,英国的狂风GR4被伊拉克的地面炮火击中不少。



苏-30SM是目前俄罗斯空军和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大批装备的空优战斗机,具备超远的航程和机动能力,硕大直径的火控雷达具备很强的探测能力,另外该型号还具备矢量发动机,这是苏-30SM机动能力的源泉。



实际上狂风战斗机根本就不是苏-30SM的对手,两款机型是不用时代的产物啊。


航空视界


狂风是欧洲各国联合研发的一款单垂尾双发战机,它与苏30一样属于多功能战斗轰炸机,但不同的是狂风有着防空型和对地打击型,这两者的区分虽然从最大飞行重量上来看区别不大,但功能上是有所区分的。而苏30则是以空优对地打击综合见长的战机型号,要说谁能打过谁,说真的,真的要从战场的现实环境来考量,进行综合评判。

从两者的气动布局以及综合飞行性能来看,有着可变后掠翼的狂风肯定是要强一些的,首先它可以做到空中各个飞行速度的需要,也就是说不管是高速还是低速飞行,机翼倾角的变化使得狂风更加的游刃有余。而苏30战机是相对更加强化对地打击属性的机型,但其具备的双垂尾以及大翼面设计,气动设计上也是有其优异表现的。

从两者的总体最大起飞重量也有明显的比较,狂风显然要逊于苏30的,并且苏30的重挂点也要多于狂风,以此从打击效能上看,狂风要差许多,如果说两者发生单纯的空战,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苏30占有极大的优势和上风,因为苏30其综合的战斗机属性也是极强的,而狂风正因为一面兼顾空中截击,一面又出现了专门对地打击的双型号,所以反而显得有些与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尴尬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