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那么多的战马是从哪来的?

军武哨兵


二战时期战马有多重要

战马在二战时期还是有一定的用武之地的,虽然波兰骑兵砍德国坦克的事被质疑是假历史,但是波兰骑兵的确是一支很强大的部队,在二战前期,波兰和苏联都组建了很多骑兵部队。

相比于西方注重机械化将骑兵逐渐边缘化的情况不同,战马在亚洲战场一直都是常态化的畜力工具,比如日本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的划分标准其实就是根据师团马匹的数量来确定的。

甲种师团又叫做挽马师团,马匹数量可达7630匹,乙种师团又叫做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相对来说,乙种师团和甲种师团最大的区别就是骑兵较少。

马匹的作用是巨大,很多人对战马的理解是骑兵作战,实际上这是对战马的不了解,骑兵冲杀作战在高速枪械的发展上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因此,骑兵更多的作用是用在移动作战,快速支援上,侦查和通讯上,用骑兵去冲壕沟,那是脑残的作风。

实际上战马最大的作用并不是应用于骑兵,而是用作牵扯物资的畜力工具,以日本甲种师团的编制来说,八个联队中,骑兵联队中只占用了429匹马,而野炮联队占用2269匹战马,辎重联队占用2612匹马。

国民政府当初在引进火炮的时候也考虑过中国军马的性能问题,制约中国火炮发展的一个作用原因就是缺乏牵引工具,西方国家一般用机械动力牵引,而中国交通不发达,不适合机械动力牵引,必须依靠畜力牵引,而中国军马负重能力差,能够牵引的火炮都是轻型火炮。

因此,在没有机械动力的牵引下,火炮必然走向轻型化发展的道路,包括日本为亚洲战场研发的九二式步兵炮口径只有75mm,是一款明星产品。

日本在二战时期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战马?

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就有称霸世界的野心,想要踏上亚洲大陆,必然需要马匹的力量,因此日本积极发展战马。

以亚洲战场的交通条件来说,汽车真就未必有战马使用,所以,日本很重视战马的管理,专门有一个管理战马的机构叫马政。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马匹过于矮小,难堪重任,为此日本首先进行马种改良,通过引进大量的优质种马,改善日本马匹的质量,为了让老百姓的母马能够配上好马,政府采取免费配种的策略,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日本的军马变成了二战时期的“东洋大马”。

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日本政府也在追求马匹的数量,日俄战争后,日本提出一个150万马匹的饲养计划,并且不断加大对马政的投入。

尽管如此,随着战争战线的扩大,日军部队的急剧扩张,日本的军马远远满足不了军队扩充的需求,因此,日本为了弥补军马的缺口,日本还会大量向民间征用马匹,称为“征用马”,但是征用的马平时缺乏训练,又缺乏营养,很难适应军方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开始将牛、驴、骡子这些牲口也强征到军队中来用于牵引物资,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还在伪满洲国进行马种改良,以满足日军的军马需求。


史论纵横


二战期间,由于工业化程度还不高,日本部队除了保留了相当数量的骑兵,在炮兵部队、辎重部队里也大量使用战马,这些不同部队的战马品种也有所不同,不过基本都是日本国内马场自己培育的。

日本古代就有马,而且数量还不少,日本传统的马和蒙古马同源,身高在130厘米左右,优点是吃苦耐劳,耐力好,缺点则是冲刺速度不够快,而且挽力较差,因此早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就已经有了改良马种的计划。

1867年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曾经赠送给日本天皇26匹纯种阿拉伯马作为礼物,日本以此作为种马,对本土的马进行改良,但是这一计划开始进展缓慢。在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国内虽然有150万匹马,但是符合军方要求的142厘米身高以上的马匹为数不多,因此很多不符合标准的马匹最后也被征用。到抗战前,日本国内的马种培育已经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大多数马匹身高已经达到了150厘米左右,而军马则可以达到160厘米,较之以前的马匹身高已经得到很大提升。

此外日本还从西方引进了盎格鲁阿拉伯马、盎格鲁诺尔曼马等马种进行培育并作为军马使用,其中盎格鲁阿拉伯马一般是给军官使用,而盎格鲁诺尔曼马是主要配属给骑兵部队。另外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也缴获了一些俄军的顿河马,后来在日本也有所培育,这些马匹因为挽力较强,所以多数被用于步兵部队和骑兵部队。日本国内还有少数纯种的阿拉伯马,这些马一般是给皇室和近卫骑兵使用,基本不上战场。

但是这些军马无论是何品种,基本上都是来自日本国内培育,在被占领地区也有掠夺当地的马匹充作军用的事情,不过大多只是临时措施。


不沉的经远


在古代,因为军事水平的限制,军事器械大多简陋且杀伤力度不足,士兵们或赤手相搏或手持利刃等冷兵器,在这样的条件下,战马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战马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且此时不仅出现了战马,而且拥有战马的骑兵也已一种独立兵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战马的作用不言而喻,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自然比不上牲畜的力量之大,到两汉时期,战马更是迎来了空前绝后的发展时代,在当时一方军队的胜败很可能取决于一方军队的战马数量与质量,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胜负兴衰也很可能与战马有关,就比如当时的蒙古如果没有战马的帮助那就没有历史上的元朝。



中国自古就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吕布——古代名将,在名著《三国演义》中吕布被描述成“飞将”,骁勇善战的名号与他密不可分,既然赤兔能与吕布相提并论,可见吕布在马中的地位之高,也从宏观角度看出来战马在战场中的强大作用。


既然战马作用如此强大,那著名的二战中也不会缺少战马的身影。二战中,日本的战马尤其出名,以至于其他各国遇到日本马队时束手无策。不过,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那如此多驯养优良的战马是从何而来的呢?


日本在刚开始时只养的出矮脚马,这种马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三,虽然日军因同样身材矮小可以驾驭这种马,但在战场上,这种马的作用却非常小,后来日军在向欧洲学习时,发现欧洲马十分强大,从此日军踏上了进口他国战马的道路。不过因为水土不同、道路遥远等问题,存活下来的战马寥寥无几,但几经折腾,日军还是培养出了其他品种的战马,这也是日本马队发展迈出的重大一步。

日军虽然国土面积小,但十分重视战马的作用 在国家内设立多个战马养殖基地,在进口战马方面更是不含糊,所以日军战马的发展也是必然趋势。


军武小咖


1.对比出来的

古代东西方都有骑兵,后来西方工业革命机械化来的快,骑兵逐渐被用于侦查,甚至只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才用,于是西方骑兵渐少,而日本这个时候就显得很多了,放在当年那点马并不算多...




2.被嘲讽的

日本本地的马离开那个岛之后基本就属于“战五渣”这一类。然而大家都知道大和民族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当自己的马队被嘲讽了之后,就发奋图强,引进杂交...全国都有养马场...擅长各种地形的马都有...所以在战前就有大量储备...

自己感觉一下吧...





3.需求

东边的战场相对于西边,机械化和战争理念程度都极低...当年基本就波兰还在培养骑兵,德国闪击之后,各国都明白了,特别说一下,那些自媒体逼逼波兰骑兵冲坦克这事有问题...但是东边不知道坦克和马的事...



于是日本一边扩张一边就把家里的马往外送,然后殖民了新的地方又继续造马...

4.没有天敌

西边发现机械化部队一锅端波兰骑兵,就知道老式骑兵打法没戏了...我们这边要机枪没几颗子弹,要坦克,都让不懂坦克指挥的逗比给造没了。

所以日本觉得马儿还可以造!

你看后来苏军把日本骑兵一排放倒...日本马上就把最精锐的师团改成机械化部队了...

最后放一张我子龙哥


翁哥带你看军事


日本在古代就在战争中使用战马,所以战马在其也有很多饲养,而且在其占领东三省之后又将当地马匹征用,在东三省的马匹储备本来就比较多,因为那里是张学良的大本营,战马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肯定不少。在一就是日本在战争时积极动员民间的马匹也有不少,这样日本的战略用马也还是不够。





德意志小兵兵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有计划的引进西洋马,在北海道开始饲养。从很多日本老电影可以了解,养马是北海道的支柱产业。如《追捕》,《远山的呼唤》等。经过几十年的繁育,日本马已经成了中国人口中的东洋大马,而且数量已经足以应付军队使用。


用户5658917586617


从日本北海道牧场征用来的。


duh23333


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战马一部分是在日本运输过来的,一部分来自蒙古因为日本兵里也有蒙古人。还有就是在中国杂交和饲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