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战马那么难养,如果喂战马吃杂草或庄稼收完的草会怎么样?

六点来得及


个人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吧。

其一,军马之所以难养,是因为军马的要求很高,不同于普通的民用马匹。军马是组成骑兵最主要的部分,而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属于高机动性部队,在战场上不论是实行战术迂回还是追杀残敌都有着十分杰出的作用。

然而,古代对于军马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都知道汉武帝为了得到大宛国的汗血宝马不惜派遣大军万里远征,但其实真正的军马不需要它们日行千里,而是要它们具备超常的耐力,可以连续奔跑作战,配合骑兵的长途奔袭,当然,对军马的体高、体长、骨骼结构等也会有具体而微的规定。军马最主要的食料是肥美的水草,在行军打仗时则主要是谷草、稻草、麦桔和野草,有的时候为了提高军马的战斗能力还会喂食以豆类、麸皮类和谷物杂粮为主的精饲料。

其二,则是适合养军马的牧场太少了。中国历史上的养马场大部分都分布北方(西北方),包括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幽州(现北京)以及东北的部分地区。军马的牧场必须水草丰美,而且有足够的空间让军马自由奔驰,增强体格。再者,相应的气候条件也要适合。

中国各朝代中,最可怜的就是宋朝。西边河西走廊以及河套地区在西夏的手中,幽云十六州又被辽国占据,换句话说,便是宋朝连养马的地方都没有。为此,王安石变法时曾经提出一个“保马法”:将马匹分给百姓饲养,一旦战争爆发,再从百姓手里将马匹征回。但是,这些马匹流入百姓家中之后,一部分病死了,剩下的一部分羸弱不堪,根本上不了战场。题主所说的“喂战马吃杂草或庄稼收完的草”在战时算是补充草料的一个方法,但是在平时,是无法养肥马匹的。

我国现在还保留着很多军马场,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参观一下,感受一下军马的饲养过程,便知道一匹战马的养成是多不容易了。

(全文完)


小文章大视野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智商欠费啊,好像在现代社会喂养战马就容易了似的。但为了完成任务,还是陪你扯扯淡吧。

先看一个例子: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华天从广东商人江逢灿手中获得了3000万元的赞助,当时华天用这笔钱买了5匹赛马,最便宜的一匹10万欧元,最贵一匹35万欧元。按照此前的报道显示,平均每匹马每个月的训练费和饲料费用高达5000英镑,5匹马一个月要花费2.5万英镑。再加上华天整个团队的支出,这3000万元赞助费很快就花完了。

在古代,对战马的饲养肯定是比不上现代的赛马,但也不能差到哪里去啊,基本的营养得保证吧,还得靠人家给你卖命呢。如果给战马喂杂草,那么还不如骑着牛去上战场呢,这是典型的又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啊。让你你干吗?

其实对于骑兵的问题,在古代中原的军队编制中,骑兵是一个重要的兵种,但所占比例绝对不高,主要还是养骑兵太花钱了:首先得有马场,其次得有驻军守护,再次骑兵养兵费用太高了,养一个骑兵可以至少养三个步兵。如果没有养马场,就得放到农户家里养,那么在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下,需要至少5户才能养得起一匹能骑乘的马,如果要求上战场,可能还要分摊。会严重影响民生。

因此古代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占据了战略主动,他们有大片的牧场可以放牧,从小就训练,长大了既是牧民,又是骑兵。他们对中原发动战争,可以在短时间内集结起大量兵力,且以劫掠为主,机动性、灵活性强,打完即走,让人非常头疼。反观中原,以农耕为主,兵力以步兵为主,集结慢,灵活性差,以守城为主,看到骑兵在城外撒野也是鞭长莫及。因此中原往往以守为主,除非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才有能力发动战略反攻,指的就是骑兵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

不少网友们说宋弱,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往往是输一场就伤筋动骨,这就是由于宋朝没有养马之地,没有足够的骑兵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焉能取胜?因此终宋两朝,都无法在对外战争中挺直腰杆,由此可见骑兵的重要程度。


那一见的风情2


这件事是古代几百年的大事,

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生产技术上的重要分野,

游牧民族,游牧牧马,草场大,占地广,水草鲜美,重要是草籽,有营养,马群在一地一会就吃没了,所以要游牧,

中原农耕,没啥草场,玩不起牧马,

但是西汉时期,黄河流域种大豆高粱,人吃豆腐,马吃豆腐渣,豆粕豆饼,高粱粰子,也加点大豆,称为料。

中原马因为吃料而勉强能与草原马对抗,

燕云十六州,黄河河套地区,都是以大豆高粱为基础作物,但这是和平安定时期,汉唐两代,到了宋代,就不行了,战乱,没条件种植大豆高粱,养不起马了。

电影《红高粱》讲的就是这一带的马高粱,野高粱。

《黄河大合唱》有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我的家在陕西,种的高梁和小米"

说的就是河套高粱。

中原王朝汉唐时代都是用河套的大豆高梁,豆粕高梁粰子。

中原战马吃马料,草原战马吃鲜草,体能体质各有所长,可以弥补场地奔跑不足。但没有绝对优势。

这个问题是汉代淮南王刘安解决的,可到宋代又不行了。


星辉650


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原战马的战斗力是没有草原地区的马匹质量好的,所以饲养战马首先需要一片土地肥沃,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场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古代的战马并不是所有的马匹都可以胜任的,优胜略汰,只有最好的马匹才能成为军马,而来自高寒地区的战马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由于成本原因,古代马匹的数量原本就比较稀有,再加上战马的要求较高,所以,古代饲养战马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

马是奇蹄目动物,它的生理特性决定它不能像牛羊一样具有多个胃,不会对吃下去的食物进行反刍。而且因为战马对饲料只能消化40%不到,这些就导致了战马对饲料的消耗量非常大,所以古代骑兵出行,还需要比战马数量大三倍左右的牛来进行拉运饲料。这就直接导致了古代战马出行的成本更高了。

而且对于古代的战马最适合的饲料是黑豆和苜蓿,但对于古代的生产力低下,所以在饥荒或战争时期,老百姓甚至都吃不起这样的粮食,但为了战马的战斗力,这些饲料又必须得提供。所以,古代的战马是非常难养的,但为了保证战争的快速胜利,这些又是必须的。

如果喂战马吃杂草或庄稼收完的草,它的营养可能会不足,那么它会变得体重变轻,战斗力大打折扣,对于战场作战,是一个非常不良的因素,可能会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





麻衣白发


大概是高寒地区出良马,天山也是高山上出良马。因为高寒马不容易得病,体质好。还有马吃草,水草丰美的地方在草原,尤其是秋天草籽成熟马吃的好。再一个就是,马必须有足够的运动场所。怀孕的母马我记得运动不够还不行,野蛮体魄还是北方好,南方不适合战马,还有养马必须技术成熟还全面,北方人和马打一辈子交道,这个才是最关键的。


春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古代打仗就是抢牧场,牧马场丢了,妥妥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