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王維當年的隱居地到底有多美!

王維,唐代著名詩人、畫家,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有著“詩佛”之稱。王維多才多藝,不僅詩有名,而且善佛理,精通書、畫、音樂等,尤其是在書畫方面成就也是極高的,創造了水墨山水畫派,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詩畫|王維當年的隱居地到底有多美!

王維畫像

在王維中年時期,由於政治上的不如意,加之中年喪妻和深受佛教的影響,看淡世事,固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歸隱後的王維寄情于山水,享受在大自然的懷抱,致力於山水田園詩寫作,創作了大量山水田園詩,寫出了他一生中最好的田園詩篇,並描繪了諸多藝術成就極高的山水畫作。隱居地輞川的美麗山水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王維,對其有著不解的情緣與眷戀。大量詩篇描寫輞川的生活及自然風光景色。《輞川集》便是王維山水詩的集大成,是王維山居生活的真實寫照。《輞川集》二十首是以輞川山谷中各處遊景作每首詩的題目,描寫輞川一帶的自然景觀。更有山水畫作《輞川圖》,讓唐代的輞川美景躍然紙上!

我們先來看一下王維的山水畫作《輞川圖》描繪了怎樣的一副輞川美景!《輞川圖》是王維作於長安清源寺壁上的單幅畫,後因清源寺被毀,此畫早已不復存在,現在人們所見到的都是後來的臨摹本。

詩畫|王維當年的隱居地到底有多美!

《輞川圖》局部 北宋 郭忠恕摹本

畫面以王維隱居住所輞川別墅為主體與中心,向外展開。亭臺樓榭掩映於群山綠水之中,古樸端莊。別墅裡亭臺樓榭,錯落有致,別墅外,山下雲水流肆,一條小河在門前流過,偶有舟楫過往。畫裡的人物,弈棋飲酒。投壺流觴。一個個的都是儒冠羽衣,意態蕭然。一派安靜而祥和、輕鬆愜意的景象。這樣的生活美景怎不讓人眷戀與嚮往!

詩畫|王維當年的隱居地到底有多美!

《輞川圖》主體別墅細節圖

欣賞完畫作我們再來看幾首描寫隱居地風貌的詩作。王維的田園詩清逸淡遠,意境幽清寂靜,給人一種遠離喧囂、潔淨空靈的感覺。彷彿身臨其境,置身於世外桃園。這就是王維詩作獨有的藝術魅力。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空蕩蕩的山谷裡,只聞人聲,不見人影,落日的餘暉透過密林灑落青苔之上。一座空靈幽靜的山谷浮現腦海。

詩畫|王維當年的隱居地到底有多美!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幽靜的竹林裡,我一人獨坐,邊欣賞這美麗的竹林邊彈琴、唱歌,林子裡太幽靜了,沒有人來打擾,沒有嘈雜,自由自在,只有月亮靜靜地陪伴我。夜深人靜,我獨自欣賞著這山林中的美景不忍離去。

詩畫|王維當年的隱居地到底有多美!

《欒家瀨》

颯颯秋風中,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在颯颯秋雨中,湍急的水流,從灘石上一瀉而過。水石相擊,跳波自相飛濺。佇立水中覓食的白鷺,驟然被這突如其來的水珠驚起,展翅逃飛。一場虛驚之後,便又安祥地飛落原處。在王維的筆下欒家瀨寧靜清幽的環境躍然紙上。

詩畫|王維當年的隱居地到底有多美!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青松、泉水、翠竹、青蓮好一幅山中盛景!

詩畫|王維當年的隱居地到底有多美!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明月升起,驚動幾隻棲息山鳥。清脆鳴叫,長久迴盪空曠山澗。

詩畫|王維當年的隱居地到底有多美!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雖深秋,山依然蒼翠,水依舊潺流,倚杖柴門,臨風聽蟬,神馳邈遠,自由自在,渡頭落日,墟里孤煙,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情景交融,詩中有畫,情趣陶然。

詩畫|王維當年的隱居地到底有多美!

藍田輞川,以她的美麗,俘獲了王維的心,留住了王維的人,帶給了王維靈感,成就了王維的詩與畫! 王維則賦予了輞川靈與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