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0位網紅、1.4億粉絲,網紅電商如涵“上市路”!

今天,電商業又一重磅消息,這次,如涵真的要上市了?!

沒錯, 就是那個孵化了張大奕、大金、蟲蟲、左嬌嬌、管阿姨等一批帶貨網紅,於2016成為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在登陸新三板不到兩年後,如涵摘牌。

這次,它把目標放到了納斯達克,赴美IPO,預計募資1億-2億美元。

如涵於 3 月 7 日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書,它準備今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我們來看下招股說明書上的幾大數據。

1、如涵的一百多位網紅在這段時間內創造了 22 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

2、如涵Q4淨利1002萬元,上一季度為虧損。

3、如涵2017財年GMV12億,收入5.8億人民幣;2018財年GMV20億,收入9.5億;2019年財年前9個月GMV22億,收入8.5億。

超100位網紅、1.4億粉絲,網紅電商如涵“上市路”!
超100位網紅、1.4億粉絲,網紅電商如涵“上市路”!
超100位網紅、1.4億粉絲,網紅電商如涵“上市路”!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如涵控股旗下有113個簽約的網紅,粉絲達1.484億,其中微博上有1.111億,微淘3070萬以及微信公眾號670萬。113位的KOL中,僅有3名網紅為頂級網紅,2018財年這3名網紅創造瞭如涵65.21%的成交額。

目前,張大奕、大金、蟲蟲三人在微博的粉絲數量分別達到1055萬、385萬、382萬。

超100位網紅、1.4億粉絲,網紅電商如涵“上市路”!

特別是去年雙11,張大奕的淘寶店,在雙十一當天,淘寶店28分鐘銷售額過億。

很多電商品牌誰都想學如涵,但學的會嗎?

不可複製的如涵

先講下如涵的過往。

如涵的前身是一家淘寶品牌“莉貝琳”,於2011年創立,創始人為馮敏和陳思佳夫婦,短短3年裡,就把“莉貝琳”做到了淘寶前10。然而到了2014年,聚划算、天天特價等促銷活動興起,分走淘寶一部分流量,而“莉貝琳”的業績也開始放緩。

於是決定轉型,依靠社交媒體打造新的流量源。

2014年7月,“莉貝琳”與平面模特張大奕合作開設第一家淘寶網紅店,公司轉型網紅經濟,創立了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並捧出了超級網紅店,張大奕的“吾歡喜的衣櫥”。

超100位網紅、1.4億粉絲,網紅電商如涵“上市路”!
超100位網紅、1.4億粉絲,網紅電商如涵“上市路”!

在阿里評選的2017網紅top10 中,如涵的張大奕位列雪梨之後,排名第二。

誰知一發不可收拾,一直到2016年底,如涵完成借殼上市,登上新三板,成為網紅電商第一股。

如果說2016年的新三板是一道前菜的化,那這次計劃納斯達克上市,將會是絕對的一道大餐。

再來看融資情況,如涵獲得阿里的撐腰。

2014年12月份,如涵控股獲賽富投資基金A輪融資;2015年10月份,完成1200萬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賽富投資基金、君聯資本、遠鏡創投、崑崙萬維;2016年8月份其正式登陸新三板;2016年11月份,完成新一輪超4.3億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金石投資、聯想控股旗下的君聯資本等。

如涵學的會嗎?可以說不僅不好學,就連如涵自己模式也很難再複製。因為重點在於人的不標準化和不確定性,簡單說就是,你想再複製一個張大奕,難度太大了!

超100位網紅、1.4億粉絲,網紅電商如涵“上市路”!

網紅電商並不好做,如涵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從2018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如涵9個月的淨虧損為5750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額2613萬元擴大1.2倍。

虧損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產品銷售和營銷費用、履行費用等項目的支出較多。另一部分,就是人的不確定性。辛苦培養出來的網紅,但存在不確定性會成為很大阻礙。最好的辦法是綁定網紅,目前,馮敏持股29.27%,為公司最大股東;張大奕通過喜馬拉雅投資有限公司持有15.00%股權,為第二大股東。但也僅對頭部網紅才能這樣做。

網紅電商還有出路嗎?

我們可以說,頭部網紅會越來越值錢,特別是垂直聚焦領域。網紅電商還是非常看好的。

正日之前如涵CEO馮敏說過:網紅不會是一個短期的現象,而且會是品牌未來的長期動力。他認為,網紅能夠出現基於三個基礎條件:

第一是以阿里為代表的電商基礎環境,讓線上成交得以實現,特別是女裝供應鏈做到了相對的柔性化,讓大家能夠有一個較低起點去做自有品牌。

第二個基礎條件是因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特別是社交媒體的出現,讓一個願意做品牌的人可以成為自己,同時又是內容生產者,而內容生產頻率跟內容質量沉積才是最終對用戶影響的結果。

第三點是因為90後的消費理念已經發生了完全的變化,他們願意參考一個意見領袖的購買決策。

所以,我們根本不用擔心沒有網紅。看組數據,2018年上半年,粉絲規模在10萬人次以上的網絡紅人數量持續增長,較2017年同期增長51%。其中,粉絲規模超過100萬人的頭部網紅增長達到了23%。在網紅人數與粉絲規模持續雙增的前提下,網紅經濟市場規模以及變現能力也隨之增強。

但我們認為,社交平臺的變化也會影響網紅的成型速度,現在網紅電商的銷售平臺開始有所轉變。比如短視頻的崛起,抖音、快手、微視,還有各類直播平臺等,搶了非常大的社交流量。對於頭部網紅而言,也是要順勢佈局,不能只守著原有的陣地,因為網紅的粉絲忠誠度還是非常低的。

但至於品牌商來說,如何做網紅電商,孵化網紅過程太漫長,太難,而直接合作成熟網紅,需要大資金支撐。所以還是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如果從短期效果來看,我們更建議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