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通过什么手段牢牢控制住少数民族地区,最终成为中国的领土?

布萝紫


虽然正是在清朝时期,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清朝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能够统治中国近300年,并始终牢牢的控制着当时汉人并不占多数的新疆、外蒙及西藏地区,清廷绝非一无是处,当然是有其可取之处。

清朝疆域

清朝时期,先后将明末时不再属于中央王朝的青藏高原、新疆和蒙古地区纳入了统治范围,并始终牢牢的控制在手中。这也为民国成立后,继承清政府的大部分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么,清廷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牢牢地控制着这些有少数民族占据多数的地区呢?

第一,当然是战争。虽然不一定是最好,但是,武力始终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漠南蒙古也就是如今的内蒙古就是清朝在尚未入关之前通过武力征服的,也因此,漠南蒙古成为清政府统治的最牢固地区。

而如今的新疆地区,在清初之际,是属于卫拉特蒙古游牧之地。在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崛起之后,准噶尔汗国更成为清朝对于西域统治的最大障碍。也因此,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近70年的时间,清廷通过战争,最终覆灭了准噶尔汗国,并将新疆地区纳入了统治范围。

清朝与准噶尔汗国

第二,分而治之,分化拉拢。无数历史都用事实向我们证明,单纯的武力征服,是无法对于被征服地区的长久统治的,除非对当地原住民进行驱逐甚至独单。因此,行之有效的政策,成为是否能长久统治该地区的关键。

而清廷在这一方面,显然是十分成功的。一方面,清政府继承了明朝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如西南地区,诸多土司的羁縻政策,同时,通过分化拉拢、分而治之的手段,使他们无法够团结在一起对抗中央政府。而在时机成熟之后,则以武力为后盾,进行改土归流,最终彻底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范围。

康熙皇帝

当然,对于清廷统治威胁最大、也最难驯服的,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也就是内蒙、外蒙和新疆地区。游牧民族由于由于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每一个牧民都是最优秀的骑兵,同时,他们还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同样以骑射起家的满清八旗,更对此心知肚明。

因此,蒙古诸部一直是清朝最为警惕的对象。征服蒙古地区之后,清朝参考八旗制度,对蒙古地区实行了盟旗制度,将各个部落划分区域,限制他们的游牧范围,从而减少了蒙古各部落之间的交流。

与此同时,清朝大力支持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从而极大的缓解了游牧民族的戾气,减小了他们的攻击性。而且,由于大量年轻人出家,也极大减少了蒙古部落的人数。就是这样一个釜底抽薪般的政策,从根本上减少了游牧民族的数量和攻击性,使得准噶尔汗国被平定之后,北方再无大的叛乱。

藏传佛教

第三,行之有效的怀柔政策。从女真人在白山黑水之间崛起之时,八旗对近在咫尺的蒙古就极为重视,在军事打击的同时,他们一直对于蒙古各部进行拉拢,这其中,联姻成为他们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手段。

满清皇室之中,有相当部分人有很高的蒙古族血统,因为从努尔哈赤开始,在不断将女儿嫁到蒙古部落的同时,也不断的从蒙古部落迎娶年轻的女性作为妻子。这样联姻的政策,极大的拉近了蒙古上层和清廷的关系。

也因此,满清皇室有许多人,体内的蒙古血脉甚至比八旗更多。而出身蒙古部落的皇后乃至太后,更比比皆是。例如,一手扶持康熙上位的孝庄太后,就是出身科尔沁蒙古,皇太极大大部分后宫妃子,包括皇后,都是蒙古出身。

孝庄太后

对待其他少数民族,虽然满清并没有都使用联姻的政策,但是,对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的尊重,也成为当地土司、部落酋长们服从清朝统治的重要原因。

最后,也少不了汉人的涌入,对当地人口结构的改变。一块土地如何才能彻底融入本土,永不再分离?当然是主体民族占据多数的时候。从清初开始,走西口、闯关东就成为内地贫困汉人百姓的选择。也因此,随着走西口和闯关东规模的逐渐扩大,东北及蒙古地区汉人数量逐年增多。而这些汉人,恰恰成为清朝稳固当地统治最有力的根基。


鸢飞九天2018


有关这个问题,我确实也困扰了很久,直到后来我看了施展教授的《枢纽》,才把这个问题弄得稍微明白了一些。

对于清朝统治者而言,他们所面临的民族问题绝不仅仅只有满汉问题。清帝国是一个巨型帝国,它不仅囊括了汉地和关东满洲故里,还包括蒙古草原、西域沙漠绿洲以及雪域高原。

在之前,无论是汉唐还是元,都没有把这些地区纳入帝国的实际控制之下,基本只能通过羁縻制度实行一种软控制。然而在清朝,这些地区却纳入到中国的版图之下,并成为了现在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这一点和清朝统治者的手段是有很大关系的。

先说蒙古吧,满洲统治者一直是采取两手制度来控制他们。武的方面,皇太极时期,爱新觉罗家族就成为了蒙古草原的大汗;而文的一手就更到位——满蒙之间通婚不断,比如最著名的清朝皇太后之一——孝庄,就是蒙古人。蒙古贵族成为了清朝的统治集团的一部分。

而满洲人不仅要文武兼用,还要用精神手段。在清朝皇帝的支持下,蒙古草原兴建了一座座喇嘛庙,规定每一个蒙古人都必须有一座从属的寺庙,这样就将游牧不断的蒙古人控制在了喇嘛庙之中,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游动性。

所谓喇嘛庙,就是藏传佛教的寺庙,这就是满洲人控制青藏高原的手段。满洲人将藏传佛教定为国教,而西藏的班禅和达赖也承认清朝的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这种宗教上的政权赎买,使得满洲人把青藏高原也纳入彀中。

相对来说,最不稳固的就是西域地区。因为这里一直和内地交流不多,并且受到蒙古草原上的强者如准噶尔的影响。清朝对此也一直是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对准噶尔部落坚决予以打击,哪怕将整个部落屠灭也在所不惜;另一方面,又扮演着当地回教徒保护者的角色,以换取当地人对自己的支持。

正如施教授的书名那样,清朝统治者在汉满蒙回藏五族之中,确实扮演的就是一个枢纽的角色。



青言论史


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回答:

首先、经济上:1、清朝放弃明朝的守长城的策略,并且采用满蒙联姻,节省了大量的军费。2、雍正时期采取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摊丁入亩、清理亏空等政策极大的保证了清朝的国库,为清朝能够长期军事行动做了有力保障。

其次,对外族政策上

对蒙古采取:1、采取满蒙联姻、满蒙结盟的策略,拉拢蒙古上层。2、对下层采取盟旗制度、会盟和年班制度,也就把各个蒙古部族位置确定下来,并且划分好边界,使用蒙古人安定下来,无法游牧间接增加了天灾下人员死亡。3、蒙汉隔离的政策,减少汉蒙一起反抗,同时禁止蒙古各部互相贸易通婚;禁止蒙古人学汉族文化与汉族通婚;限制汉人到蒙古地区贸易耕种,能贸易的情况也是设置种种苛刻条件。.5、在用宗教愚民政策,清政府对喇嘛教,采取保护和奖励政策.为了鼓励蒙古族人民出家当喇嘛,免除喇嘛的兵役、赋税和差役。因此,蒙古地区几乎每家阿拉特牧民都有一个以上的男性成员去寺庙当喇嘛。喇嘛人数最多时,几乎达蒙古人口三分之一。喇嘛教干预蒙古人的日常生活,向爱好自由、英勇尚武的蒙古族人民灌输“逆来顺受”和“解脱超度’等一套忠顺驯服的信念,起着麻醉人民思想的精神鸦片作用。造成了人口锐减、疾病激增、生产停滞,民族意识消沉等严重后果。《冯玉祥自传》写到蒙古本有一千二百万,到民国时期已经锐减至只有五十万人。

对西藏采取:1、设置喇叭教为国教。分三阶段时期

第一阶段:在顺治、康熙时期册封喇叭达赖和班禅,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后来西藏的宗教领袖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第二阶段: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西藏的大政要由中央决定,颁布了《钦定内藏章程》,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第三阶段:乾隆时期,设置金瓶掣签制度,主要内容为清政府规定达赖班禅去世后 再选的转世灵童要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从朝廷颁发的金瓶中抽签决定,就是金瓶掣签制度(乾隆皇帝赐金瓶,通过金瓶掣签来决定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的人选。)

2、在西藏驻军,保证驻藏大臣的权力。

对西藏采取:1、设置喇叭教为国教。分三阶段时期

第一阶段:在顺治、康熙时期册封喇叭达赖和班禅,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后来西藏的宗教领袖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第二阶段: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西藏的大政要由中央决定,颁布了《钦定内藏章程》,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第三阶段:乾隆时期,设置金瓶掣签制度,主要内容为清政府规定达赖班禅去世后 再选的转世灵童要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从朝廷颁发的金瓶中抽签决定,就是金瓶掣签制度(乾隆皇帝赐金瓶,通过金瓶掣签来决定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的人选。)

2、在西藏驻军,保证驻藏大臣的权力。

对西南少数民族:

主要是沿用明朝策略,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对回族的政策,分三阶段将

第一阶段宽容缓和阶段,这阶段为康熙和雍正时期,采用从俗从宜,务安其俗等政策

第二阶段威慑控制阶段和第三阶段高压屠杀阶段主要在乾隆时期,“以汉制回,护汉制回”过度到"以回制回",最终的回民起义。

对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政策:

鉴于当地复杂的政治、宗教与民族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状况,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首先,实行“军府制”的统治制度,由伊犁将军统辖整个新疆地区的所有驻防官兵,兼管全局。下设参赞大臣,其下再设办事大臣、协办大臣和领队大臣,负责统率各地驻防清军,监督管理各级政权。

其次在行政民事管理方面则对天山南北的蒙古族、哈萨克族,以及哈密、吐鲁番等地的维吾尔族实行“扎萨克”(蒙语首领之意)制,册封各族首领为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使他们按照旧俗对本地区、本民族的人们进行统治和管理。而对于塔里木盆地周围和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则实行“伯克”(突厥语首领之意)制,主管各个城镇的大小阿奇木伯克与分管各项事务的伯克均由清王朝任命,他们仍然都按照旧制进行管理。

在细节上:在政治制度方面,明确规定了伯克行使任何事务的权限与职责都要听从清朝驻扎大臣衙门的支配,阿訇(阿浑)不得干预政务,这就从根本上断绝了伊斯兰教与新疆地方政府之间发生关系的中介,革除了新疆社会中不利于国家统一的消极因素

            在司法方面,各城的伯克衙门作为清王朝的地方政权具有兼管宗教司法的职能,而清王朝后来对此加以改造,使其在贯彻回教教法的同时,将《大清律》的法律与法规也融入其中,从而构成了其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统治特征。

通过年班制度、赏赉制度、度量衡制度、货币制度、赋役制度、贸易制度、驻军管理制度等制度对新疆的管理。

最后是军事:

主要军事和制度架构分析重点是明清封疆大吏就很清楚。人事任免上:限制清代总督权限的事实,就是官员人事任命大权。比起唐朝节度使们可以随时撤换任命治下官员的轻松模样,比如安禄山撤换任命两千五百多军官的“快速办公”场面,清朝总督们若想这么“轻松”,基本就是嫌命长:总督麾下的各级将领官员,基本都是中央任命,总督自己任命的官员,也必须报兵部备案。如果说唐代的节度使与部将,是百分百的“老板员工”关系,那么清代总督与部下,却是实实在在的“上下级同僚”。

从调兵权、指挥权的分离

仅从兵权上讲,清朝把兵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交给地方督抚掌管,让他们可以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比如某地叛乱,防范不时之需。另一部分收回朝廷中枢,交由兵部负责。

具体而言,在地方上,如果是低层军官,则主要负责训练军队,维护军纪。如果是总督、巡抚这样的官员,更多是节制绿营军中的武将。对底层士兵的指挥,反而非常有限。虽然清朝授予总督、巡抚一支绿营军,可以让他们直接指挥,无需经过兵部调动。但是,这部分军队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一般来说,总督可以调动的军队,大概在2到5个营的绿营军。每个营人数在数十人到上千人不固定。也就是说,总督可以调动的军队,最多在5千绿营军左右。

这个跟全国60万绿营军的数量相比,实在相差太多。不过,这也是有意为之。主要是为了保证督抚可以应对一些紧急事务。又不至于因为掌握的兵权太多,对朝廷产生威胁。

而且,在地方驻扎的八旗军,并不归总督、巡抚关系爱。八旗军在地方归都统、将军管辖。他们住在专门修建的城市里。而八旗都统、八旗将军,都是皇帝亲信,接受皇帝直接调动管辖。

而兵部掌握的,则是调发兵役,颁布军律,以及武将官职的升降考核,整备牛马武器等事务。也就是说,清朝的兵权分为兵部和地方。他们之间,互相配合,也互相牵制。

两者的界限,大概就是,既要保证地方督抚有足够权限,可以掌握军政大权,处理好地方事务,又要保证,他们在朝廷的掌握之下,不至于拥有过多军权。也就是说,地方督抚如果要大规模调动军队,必须得到兵部调令。否则,视同违法。

总之,清朝在军队上管理已经趋于化境,这样间接促成清朝管理范围的广大。








未知的年代


文治武功,多方并举。

1、都有相近的文化传统。如都叫“汗国”、“汗王”等。甚至中亚地区也是如此。

2、宗教信仰相近,都是以藏传佛教为“国窖”。

3、武力征服、改土归流。

4、羁縻、宣蔚及和亲政策。

5、一以贯之。


中囯观察家


汉人自己闯关东,走西口巩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