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餘生——記挺過十四年抗戰倖存的中國海軍艦艇們(上)

抗戰爆發後,中國海軍軍艦在日本優勢海軍飛機的轟炸下毫無還手之力,主力軍艦幾乎都被炸沉,倖存的部分小型軍艦憑藉吃水淺的優勢上行到重慶江面日機轟炸半徑之外得以保留中國海軍在抗戰中的最後一點骨血。

虎口餘生——記挺過十四年抗戰倖存的中國海軍艦艇們(上)

永綏號炮艦

“永綏”號炮艦

“永綏”艦原為上海大中華造船廠為爭取海軍訂單而設計,1928年和海軍總司令部草簽合同,後因監造官李世甲對大中華造船廠建造能力的懷疑而改由江南造船所執行合同,1928年5月5日開工,1929年1月27日由蔣介石夫人宋美齡擲瓶下水,8月31日服役後列編第二艦隊,長期擔任南京國民政府禮儀艦,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經常乘坐該艦巡視長江中游。1937年抗戰爆發,本艦搭載民國國家元首林森、中華民國國璽、旗幡、檔案文卷等撤離南京前往重慶。此後長時間停泊於木洞鎮江面,充當從福建馬尾內遷到貴州桐梓的海軍軍官學校的槍炮練習艦直到抗戰勝利。

排水量:600噸

主尺度:全長68.58米,寬9.14米,吃水2.1米

動 力:2座3缸三漲式立式蒸汽機,2座水管鍋爐,雙軸推進,4500馬力

航 速:12節/18節(通常/最大)

武 備:日製三年式120毫米艦炮2門,三年式76毫米高射炮1門,5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2門,20毫米厄立肯機關炮1門,7.92毫米馬克沁機槍4挺(建成時)。

虎口餘生——記挺過十四年抗戰倖存的中國海軍艦艇們(上)

民權號炮艦

“民權”號炮艦

“民權”艦為“咸寧”號炮艦的放大改進型,1929年1月16日在海軍江南造船所開工,1929年9月21日由何應欽夫人王文湘擲瓶下水(期間發生兩擲不碎還沒等擲第三次艦體自行滑下水的不吉狀況),1930年4月1日服役,列編第二艦隊,部署在長江中游。抗戰爆發後本艦後撤到重慶,此後長時間停泊於木洞鎮江面,充當從福建馬尾內遷到貴州桐梓的海軍軍官學校的槍炮練習艦直到抗戰勝利。

排水量:426噸

主尺度:全長60.4米,寬7.92米,吃水2.1米

動 力:2座3缸三漲式立式蒸汽機,2座水管鍋爐,雙軸推進,2200馬力

航 速:12節/17節(通常/最大)

武 備:英制阿姆斯特朗式120毫米艦炮1門,法制施耐德式100毫米炮1門,三年式76毫米高射炮1門,5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2門,20毫米厄立肯機關炮1門,7.92毫米馬克沁機槍4挺(建成時)。

虎口餘生——記挺過十四年抗戰倖存的中國海軍艦艇們(上)

威寧號炮艇

“威寧”、“義寧”號炮艇

此二艘炮艇為“江寧”級炮艇的放大改進型(同級炮艇共六艘),“威寧”艇於1933年5月5日在海軍江南造船所開工,1933年10月10日下水,1934年1月1日服役,“義寧”艇於1933年11月12日在海軍江南造船所開工,1934年2月17日下水,1934年5月服役,列編海岸巡防處巡防隊。抗戰爆發後,“威寧”艇於1938年6月24日在鄱陽湖被日機炸傷,送往漢口修復;“義寧”艇於次日也在鄱陽湖被日機炸傷後送往漢口修理。隨後此二艇一直在長江中上游作戰,倖存到抗戰勝利(另四艘炮艇都被日機炸沉)。

排水量:350噸

主尺度:全長42.9米,寬6.09米,吃水1.82米

動 力:1座3缸三漲式立式蒸汽機,1座亞羅三點水管鍋爐,單軸推進,600馬力

航 速:9節/11節(通常/最大)

武 備:江南廠制57毫米高平兩用炮2門,7.92毫米三十節式機槍4挺(建成時)。

虎口餘生——記挺過十四年抗戰倖存的中國海軍艦艇們(上)

江元艦的姊妹艦江亨艦

“江元”號長江炮艦

“江元”艦為張之洞署理兩江總督期間向日本訂購的四艘長江炮艦首艦(詢價期間張之洞收到了包括船政在內的多家造船廠報價,但最終“力排眾議”的選擇了報價最高的日本船廠),1904年6月23日在日本川崎神戶造船所開工,11月16日下水,1905年2月5日竣工,編入南洋水師。1909年清政府統編海軍,該艦被編入長江艦隊,辛亥革命爆發後該艦駐紮南京綏靖地方,隨後又跟隨駐南京的海軍艦隻起義歸附革命。民國成立後該艦長期列編第二艦隊,抗戰中在長江中上游活動,幸運的存活到抗戰勝利後。

排水量:525噸

主尺度:全長54.86米,寬8.53米,吃水2.1米

動 力:2座三漲式立式蒸汽機,2座圓形水管鍋爐,雙軸推進,950馬力

航 速:13節(最大)

武 備:江南廠制120毫米艦炮1門,江南廠制76毫米艦炮1門,5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4門,20毫米蘇羅通機關炮1門,6.5毫米馬克沁機槍4挺(抗戰爆發時)。

虎口餘生——記挺過十四年抗戰倖存的中國海軍艦艇們(上)

楚字號長江炮艦

“楚同”、“楚謙”、“楚觀”號長江炮艦

此三艦原為湖廣總督張之洞為建立湖北地方艦隊向日本訂購的長江炮艦,為“江元”級的放大強化版,“楚同”號於1905年11月5日在川崎神戶造船所開工,1906年6月12日下水,9月24日竣工;“楚謙”號於1906年9月15日開工,1907年2月21日下水,10月15日竣工;“楚觀”號於1907年2月26日開工,8月14日下水,12月10日竣工。由日方船員駕駛送往武昌交付,1909年清政府統編海軍,三艦被編入長江艦隊,辛亥革命爆發後,“楚同”艦在武漢同民軍作戰,“楚謙”、“楚觀”留防南京,不久隨駐南京海軍艦隻起義歸附革命,“楚同”也隨清政府海軍主力在九江歸附革命,民國成立後,三艦長期列編第二艦隊。抗戰爆發後在長江中上游作戰,僥倖存活到抗戰勝利。

排水量:740噸

主尺度:全長60.96米,寬8.99米,吃水2.43米

動 力:2座三漲式立式蒸汽機,2座圓形水管鍋爐,雙軸推進,1350馬力

航 速:13節(最大)

武 備:日製吳廠式120毫米艦炮2門,明治41年式76毫米艦炮2門,25毫米諾登菲爾德速射炮2門,20毫米蘇羅通機關炮1門,6.5毫米保式機槍2挺(抗戰爆發時)。

虎口餘生——記挺過十四年抗戰倖存的中國海軍艦艇們(上)

湖隼號魚雷艇

“湖隼”號魚雷艇

“湖隼”艇原為湖廣總督張之洞為建立湖北地方艦隊向日本訂購的舊式魚雷艇(以單價奇高到30萬兩白銀著稱),採用當時日本海軍主力魚雷艇“第67號”型為母型,1907年5月15日在日本川崎神戶造船所開工,11月17日下水,1908年3月16日竣工,6月底由日方船員駕駛送往武昌交付,1909年清政府統編海軍,該艇被編入巡洋艦隊,辛亥革命爆發後該艇先同民軍作戰,隨後又跟隨海軍主力起義歸附革命。民國成立後該艇因鍋爐老舊航速衰減長期列編在長江活動的第二艦隊,抗戰爆發後該艇實際上已經退居二線,撤往重慶擔任運輸/交通船使用,因此得以倖存到抗戰結束。

排水量:96噸

主尺度:全長41.1米,寬4.94米,吃水1.1米

動 力:1座三漲式立式蒸汽機,2座艦本式鍋爐,單軸推進,1200馬力

航 速:23節(最大)

武 備:哈奇開斯47毫米速射炮2門,14英寸魚雷發射管3具(建成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