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公司“戰略智商”能得幾分

你们公司“战略智商”能得几分

戰略智商,指對戰略的認知能力,指目標組織通過執行戰略保持在高速發展的軌道上,避免戰略盲目、戰略否認、戰略無能。

戰略智商的概念,是哈佛商學院管理實踐課程教授、原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院長約翰·韋爾斯提出的。戰略智商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戰略智商表現在多個方面,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推理能力等。

戰略智商分三個層次:

第一,戰略智商位於最底層的公司,處於戰略盲目狀態,對高速的社會變革價值毫無認識或者認識到了卻無力應對。

第二,中等戰略智商的公司,可能形成一套明確的戰略,但面對變革,卻不願意放棄那些老舊戰略,是戰略否認。

第三,戰略智商高的公司會比外部環境變得更快,從來都不滿足於現狀,總是在追求進步,不斷改進當前的戰略,適應環境,並最終生存下來。

新時代戰略智商的核心要素,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人類創新的源泉,是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是精神的戰略源泉。中國軍事科學院專家對人的有關智商因素列出9項,即“觀察力”“想象力”“邏輯分析力”“記憶力”“實際操作能力”“判斷力”“靈活性”“領導能力”和“謀劃能力”等。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現實世界是有限的,想象的世界卻是無限的。”正如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所云:“我們正處於這樣一個困境,一方面,由加速變化導致的不確定性程度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相當正確的任何時候的最有可能的未來圖像。

因此,描繪最有可能的未來的可靠圖像已是全國甚至是全世界刻不容緩的急事。戰略智商,是創新思維重要的實現形式。戰略智商越高,就越能把有限的知識和經驗充分調動起來並加以利用,就越能獲得別人得不到的東西和難以進入的領域。

戰略智商不是空泛的,是存在於企業運營關鍵要素的感知之中的。在戰略重構建中,我常常運用“十二個有沒有,十二個能不能”工具對企業進行檢測。

1.看企業有沒有清晰的、成文的、激動人心的戰略夢想和大格局,能不能在三分鐘內清楚地闡述公司定位、使命、願景、客戶價值和未來十年的目標。

2.看企業有沒有知天下、知眾生、知自己,能不能應對技術革命與人性發展形成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柔性策略。

3.看企業有沒有與眾不同的、創新的、獨特的商業模式,能不能革命性地突破行業內普遍存在的瓶頸,並能創造倍速利潤。

4.看企業、產品、技術有沒有形成高競爭門檻,能不能在市場上保持獨特的內容能力並擁有控制力和定價權。

5.看企業有沒有平衡的、健康的業務層階,能不能在不連續的變化中持續創新業務並保持迭代領先。

6.看企業有沒有合規的、優化的法人治理結構,能不能符合公司上市、併購、聯盟和高速發展的標準要求。

7.看企業有沒有職業的、梯次性的中高層經營管理團隊,能不能滿足未來成長擴張的人才需求。

8.看企業有沒有由政府、金融、財稅、司法、社會中介機構、上下游供應商等構成的社會資源體系,能不能在需要時較為方便地見到頂尖的十個人。

9.看企業有沒有健康的、現金流充足的財務體系,能不能借助金融工具融來企業足夠花的錢。

10.看企業有沒有服務企業50%以上的重度粉絲,能不能深層次滿足人性發展,保持重複購買率在50%以上。

11.看企業在所在行業和區域中有沒有創造影響力,能不能滲入人心,達到品牌無提示提及率在30%以上。

12.看企業有沒有形成相互關聯的、系列的實施計劃,能不能上下同欲,始終保持對戰略目標的持續性衝擊。

“十二個有沒有,十二個能不能”,是企業戰略、企業運營的若干核心要素,以這些要素來檢視,戰略智商就從抽象、虛幻的概念,變成具象、實在的運營體系。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眾號:imcio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