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走,不謝!首次申報累計工資個稅的步驟

拿走,不謝!首次申報累計工資個稅的步驟



拿走,不謝!首次申報累計工資個稅的步驟


【案例】某公司於2月相發放工資,假設某員工1月份工資薪金收入為16000元,2月份工資薪金收入為21000元,如該員工有住房貸款利息和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每月定額扣除3000元,該員工每月三險一金為1000元,則1月份和2月份工資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計算過程如下:

1.1月份工資應預扣預繳稅為: (16000-5000-1000-3000)×3%=210元

2.1-2月份累計工資應預繳稅為: (16000+21000-5000×2-1000×2-3000×2)×3%=570元

3.扣除1月份工資已預扣預繳稅款,2月份工資應預扣預繳的稅款為:570-210=360元。


拿走,不謝!首次申報累計工資個稅的步驟


第一步:歷史數據備份。

為確保數據安全和防止後續的誤操作,在辦理2月個稅預扣繳申報之前,請先對客戶端的全部數據進行備份。

【提醒】設置數據自動備份

扣繳客戶端的數據是保存在本地電腦的,為防止重裝操作系統或因操作系統損壞而造成數據丟失,建議啟用自動備份功能。具體操作:進入系統後,可點擊【系統設置】→【系統管理】→【備份恢復】→【自動備份】修改數據自動備份的相關設置。

第二步:新增人員信息採集。

將個稅扣繳客戶端首頁的稅款所屬月份切換為2019年2月份,通過“人員信息採集”功能為2019年2月份新入職的員工進行人員信息登記及報驗。

第一種方式:單個添加

點擊【添加】,進入“境內人員信息”界面,錄入人員基本信息,點擊【保存】即可添加成功。

第二種方式:批量導入

點擊【導入】→【模板下載】,下載客戶端中提供的標準Excel模板。將人員各項信息填寫到模板對應列,然後點擊【導入】→【導入文件】,選擇Excel文件,導入到客戶端中。

【提醒】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僱月份數計算,通俗的講2月份新增人員,累計減除費用是扣5000元,不是扣10000元(2×5000)。

第三步: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採集。

在客戶端首頁的稅款所屬月份已經切換為2019年2月份的前提下,進行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採集及報送驗證。

對於員工已經通過個人所得稅APP、WEB等網絡辦稅端填報專項附加扣除的信息,扣繳單位既可以在“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採集”功能中點擊“下載更新”,也可以通過“系統設置-申報管理-專項附加扣除下載”功能來下載最新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提醒-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補釦】如員工A在2019年2月份向單位首次報送其正在上幼兒園的4歲女兒相關信息,則2月份該員工可在本單位發工資時累計可扣除子女教育支出為2000元(1000元/月×2個月)。

如果員工A是在2019年2月份新入職的,則2月份該員工可在本單位發工資時累計可扣除子女教育支出為1000元(1000元/月×1個月)。

第四步:設置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累計算稅方式。

在客戶端首頁的稅款所屬月份已經切換為2019年2月份的前提下,在系統設置界面,點擊“申報管理”-“綜合所得算稅”,選擇“在線算稅”。(如果經辦人在“申報管理”看到的是“累計所得數據來源”而不是“在線算稅”,說明本地扣繳軟件不是最新版本,需要升級客戶端。)

扣繳單位在本地數據量較大或網絡不暢且上期申報已成功辦理的前提下,可以選擇設置使用離線算稅功能進行稅款計算。

第五步:導入2月份工資薪金收入數據。

在“綜合所得申報”模塊,選擇“正常工資薪金所得”,點擊“填寫”後,可以直接手動添加,也可以通過模板導入2月份工資薪金收入數據,接著,

點擊“預填專項附加扣除”,同時做好數據備份。

【提醒】提醒員工在單位計算個稅前(點擊“預填專項附加扣除”)日期,已經申報新增或發生變化等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第六步:計算2月份稅款。

點擊“綜合所得申報”-“稅款計算”, 2月份稅款就會計算出來。可以點擊“導出”,將計算結果以Excel表格形式保存在本地使用。

扣繳單位可以導出Excel表格對計算的稅款進行確認。如果發現此前步驟中有數據錯誤,且無法直接修改錯誤數據的,可以利用系統數據恢復功能,將上述對應錯誤步驟前的備份數據恢復回來,重新錄入正確的數據。

稅款確認無誤且相應的附表也補充完整後,2月工資的申報表就算大功告成,扣繳單位可以提交申報。

為了避免申報時出現差錯,別忘了,提交申報的前後,請您記得再次使用系統設置中的備份功能,備份好扣繳客戶端數據。


拿走,不謝!首次申報累計工資個稅的步驟


如果2月申報表填完了,才發現1月份申報表數據不對,怎麼辦?別慌,先把扣繳客戶端首頁的稅款所屬期改回為1月份,調整1月申報表,重新計算稅額之後,再把扣繳客戶端首頁的稅款所屬期改回為2月份,在所屬期2月稅款計算界面點擊重新計算按鈕,這樣2月份的中報表也可以換照新的1月中報數據進行累計計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