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工商投訴熱點分析,利用朋友圈點贊現象成投訴新熱點

2018年上半年,消費者投訴主要體現在10個方面,並且呈現"兩新一持續"的特點。

2018年上半年工商投訴熱點分析,利用朋友圈點贊現象成投訴新熱點

1、利用微信等互聯網社交平臺非法蒐集消費者個人信息現象成投訴新熱點

2018年上半年工商投訴熱點分析,利用朋友圈點贊現象成投訴新熱點

現在微信朋友圈的轉發、分享有機會抽獎、集贊等行為很難界定消息的真實性,其中隱藏著諸多陷阱,比如附加消費、非法套取用戶個人信息等。由於個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消費者財產安全存在嚴重隱患,這一現象已經引起消協組織的關注。

2、房屋裝修服務類投訴量激增,互聯網裝修公司"跑路"致使消費者損失巨大

2018年上半年工商投訴熱點分析,利用朋友圈點贊現象成投訴新熱點

2018年上半年,房屋裝修類投訴共5591件,同比增加了114%。互聯網裝修服務公司捲款跑路現象多發,成為新的投訴熱點,需引起消費者高度警惕。

互聯網裝修公司藉助新型技術手段,往往給消費者更便捷、更先進、更優惠的假象,在短時間聚集大量裝修預付款後攜款跑路,給消費者帶來的重大財產損失很難挽回,消協組織特發出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高度警惕此類消費陷阱。

3、銷售服務投訴總量下降,但遠程購物特別是網絡購物投訴上升明顯

2018年上半年工商投訴熱點分析,利用朋友圈點贊現象成投訴新熱點

2018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銷售服務投訴38,583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2%。各大電商平臺推出的"618""年中慶"等促銷層出不窮,讓消費者眼花繚亂。遠程購物銷量大漲的同時,相關投訴量也同比漲幅較大,網絡購物投訴24417件,同比增長49.2%。

遠程購物投訴存在的問題:

①虛假宣傳和違反《廣告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的問題嚴重。

②未按約定履行合同。突出表現為網購過程中,商家不能按照約定時間發貨,甚至有些打折產品,消費者下單付款後,商家稱沒有庫存不予發貨。

③商品售後服務難保障。消費者要求提供售後服務時,商家、廠家、網絡(媒體)平臺之間互相推諉,以各種方式不兌現廣告宣傳的承諾,不履行售後"三包"責任,退換貨責任難落實。

④商品質量難以保證。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問題多。

4、電信服務類套餐、計費問題仍然突出

2018年上半年工商投訴熱點分析,利用朋友圈點贊現象成投訴新熱點

電信服務已經成為多數消費者的"生活必需品",2018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電信服務類投訴16100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3%。

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在以下6個方面:

①手機信號差、雜音大、線路損壞、網絡連接不上。

②套餐資費不明確,告知不詳實、收費名目繁多且強制收取費用。

③運營商設置陷阱,誘導消費者使用,擅自收取有償服務費用。

④話費及流量使用情況的計算無第三方監管,產生誤差時,運營商不積極採取措施幫助消費者查找原因,卻以電腦自動計費不會出錯為由搪塞。

⑤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更改消費者套餐或開通增值服務。

⑥涉嫌洩露消費者個人信息,導致消費者接到大量騷擾電話、垃圾短信,給消費者生活造成極大困擾。

5、家用電器產品投訴排名居商品類投訴榜首

2018年上半年工商投訴熱點分析,利用朋友圈點贊現象成投訴新熱點

2018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44096件,佔商品投訴總量的27.8%,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一。

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

①廚房類電器、小電器種類和品牌眾多,有的產品功能和指標缺乏國家統一標準,說明書內容、標識含糊,性能質量差異大。

②個別小家電產品質量沒保障,不耐用、壽命短,廠家承諾的"三包"期限短,甚至無"三包"。

③部分廠商存在重銷售輕服務的觀念,服務意識淡薄,部分家電品牌售後服務對消費者訴求不重視,服務廣度和深度不夠,廠家缺乏對下屬維修網點的有效監管。

④個別家電品類產品在旺季配送、安裝等服務不及時。


紙媒與移動互聯網+的新融合

以“品位、創業、傳承、共享”為理念,宣傳青海廣播電視臺各頻道頻率的創新欄目

為廣大創業者提供自我推廣的平臺,共享新時代不斷提升的品質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