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思考」創新工作謀發展

拉孜縣黨員幹部以西部中心建設帶動災後重建、產業發展、精準脫貧,起到一石三鳥的效果。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普達瓦在製作拉孜藏刀

一年來,拉孜縣城面積增加了一平方公里,招商引資、易地搬遷、園區建設等各項工作穩步推進。這是拉孜黨員幹部創新工作謀發展的結果。如果按部就班,得過且過,拉孜不會脫穎而出。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當前,日喀則市發展不足、發展不快、發展不夠好的問題日益凸顯,只有創新工作才能突破發展的瓶頸。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拉孜錫欽鄉羊毛合作社社員在工作

創新首先要敢擔當。創新意味著打破常規,在機關裡是犯忌的。對“老機關”來說,按慣例辦最穩妥;違反常規的事,先放一放再說。但如果大家都不敢突破,都不去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麼,就很難有事業的大發展,很難有日喀則的提速跨越、換檔晉位。敢於擔當,說到底是敢於負責,是對黨、對人民的忠誠,值得大力弘揚。不敢擔當,連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當然,組織上也要為敢擔當的幹部負責,讓想幹事的人能幹事、幹得成事。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上海援藏項目拉孜藏雞養殖場

其次,創新一定要遵循規律。老百姓都知道硬發展沒道理。科學發展觀告訴人們,產業發展、小城鎮建設、社會治理、社會穩定等都有規律可循。所有的創新工作都要建立在調查研究、充分論證、遵從民意的基礎上。蠻幹、硬上要不得!

再次,創新一定要合法。在基層採訪不難發現,有些土辦法管用,但與國家法治精神相背離、甚至違反上位法。上級發話或發文,下面就照辦,而沒有考慮是否合法。西藏固然有特殊性,但全面依法治國、依法治藏是國家戰略,任何地方、任何組織、任何個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違反。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2017年6月18日,援藏一週年之際上海媒體記者與拉孜援藏幹部合影

總之,今天的日喀則到了不進則退、甚至慢進也是退的關鍵階段,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大破大立,積極作為,創新工作謀發展。

(原文刊登於2016年12月26日《日喀則日報》第二版,作者為上海援藏幹部、高級記者、日喀則市委外宣辦副主任田冰)

本期執行主編:

趙睿

「援藏思考」创新工作谋发展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