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況味意更濃

預報和期待的入冬第一場雪,並沒有如約而至。只是瀝瀝的小雨滴,冷不丁灑在枯黃梧桐葉上,讓寒意颼颼從心頭泛起。正所謂“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或許這就是雪試探性的羞澀吧。

人們喜歡雪,不僅是“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瑞雪兆豐年,更重要的是,雪能寄託太多的情思: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是白居易對詩朋酒侶的期待;

“試燈無意思,踏雪無精神”,這是李清照小資情調的心聲;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這是納蘭顧影自憐的喟嘆;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是邊關離別的悵惘;

“漫天皆白,雪裡行軍情更迫”,這是戰士的勇氣;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這是偉人的膽略;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這是革命的樂觀;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是對勝利的展望。。。

可以說,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種雪花的模樣。

雪中況味意更濃

在眾多關於雪的詩詞中,我還是對元朝人薛昂夫的《蟾宮曲.雪》,情有獨鍾。

天仙碧玉瓊瑤,點點楊花,片片鵝毛

訪戴歸來,尋梅懶去,獨釣無聊

一個飲羊羔紅爐暖閣

一個凍騎驢野店溪橋

你自評跋,那個清高,那個粗豪?

大意是:潔白的雪花,從天上撒向人間,如柳絮點點,像片片鵝毛。在這雪夜裡,既可以像王徽之一樣心之所往的瀟灑,也可以學孟浩然踏雪尋梅的用心,還能如柳宗元一樣獨釣寒江雪似的守拙。

捫心自問,是暖房裡圍著爐子喝著羊羔美酒“高逼格”,還是野店溪橋上,迎風冒雪騎著驢子尋梅“666”?

雪中況味意更濃

實際上沒有答案,卻又答案分仍。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雪,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雪夜。

需要解釋的是,詞曲中的“楊花”,從百步穿楊開始,到“楊花榆莢無才思,惟作漫天作雪飛”,再到蘇軾“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一直是指柳絮,而不是現在意義上的楊樹或者楊樹花。

另外關於“訪戴歸來,尋梅懶去,獨釣無聊”,是由兩個典故和一首詩點化而成的。

西晉時候,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個兒子王徽之,住在今天的浙江紹興。一天雪夜,他突然想到住在浙江嵊縣的好友戴安道。於是便駕小舟風雪夜前往,等到風塵僕僕的到了老戴家門口,駐足良久,掉頭就回。隨從問起原因,這廝振振有辭: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何必見戴?

你可以說,這傢伙有病。實際上對於每到一處必須居住在竹子包圍中的他而言,這算不算名士的高雅風流哦。

雪中況味意更濃

踏雪尋梅梅未開,佇立雪中默等待。踏雪尋梅,是唐朝詩人孟浩然的故事。

據說,孟浩然,有一次熱情招待“詩佛”王維。酒過三巡後,詩興大發,做了兩句詩以歡迎王維,卻被王維接下的兩句詩弄得抬不起頭來,認識到自己在詩歌上的不足,並且發奮改變現狀,才有了騎驢踏雪尋梅的故事,美其名曰:“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實際上是旨在觀察大自然,用最真實的畫面呈現在詩歌裡,而不是靠華麗的辭藻。當然,因為他是“詩仙”李白心中為數不多“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神一樣的存在,所以他所有的出格,都是風流佳話。

雪中況味意更濃

後來,這個故事也被收錄進黃大仙算卦中,意思是:吉凶各佔一半,如果遇到貴人,那麼所有的難題都將迎刃而解;但是如果沒有貴人,那麼就要防範周圍的同事了。假如準備升職,就要當心被別人捷足先登。如果是想求財,這個時候恐怕有點難,而且還要與人平分,所以不要強求。

至於說“獨釣無聊”,乃是柳宗元天上人間落差後,“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孤獨寂寞和萬念俱灰,可以說是極致的孤獨,絕對的無聊。

雪中況味意更濃

古往今來,錦衣玉食,車馬輕裘,是風流;粗繒大布,騎驢夜行,也是風流;登高一呼,應者雲集,是風流;影單影只,自歌自舞,也是風流。至於說,哪個更風流,誰知道呢!或許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別人駁不倒的“標準”答案。

無論哪種風流,適合自己的才是“自風流”。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誰是誰的誰,只是短暫的一瞬;誰有啥啥啥,只是一時保管。“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善待自己,過適合自己的生活,和自己願意交往的人在一起。如此,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才是真的風流。

雪中況味意更濃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在亞歷山大的當下,你不必刻意傲立濤頭弄大潮,也不必時尚前沿逐浪高,更不必“眼見他家宴賓客,眼見他家起高樓”的耳熱心跳,更別耽於“輸在起跑線上”手足無措。。。凡事,都是定數,與其抓的緊,不如看的清,說的明,拿得起,放得下。

追趕不上的不追,不屬於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麼複雜?

這樣的生活,抱朴守素,甘之若飴,其樂融融,有甚不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