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难公子拉下脸面向老农讨饭吃,收到土块后大怒,有人却说:吉兆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如果还能坚持自己的初心,那他成就一番事业的可能性极高,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除了有积硅步的毅力和运气因素外,还需要有一套异于常人的抗压能力,能够忍得下常人所不能忍,种种因素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这才有可能成就常人所不能及的目标,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周朝的礼乐文明有着稳定秩序的作用,但经过了数百年时间的侵蚀,这一套礼乐秩序越发驾驭不住周边的诸侯国了,宋襄公“礼仪之师”的悲壮结局和暴秦的崛起标志着,礼乐文明退出春秋舞台,以信奉“兵强马壮为天子”彻底拉开了朝内朝外厮杀的序幕,重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迫出走。

逃难公子拉下脸面向老农讨饭吃,收到土块后大怒,有人却说:吉兆

宋襄公的仁义之师,结局很悲壮

重耳是晋献公之子,从小聪慧好学,喜欢结交朋友,长大后一表人才,待人亲切,国人非常爱戴他,献公晚年因宠爱骊姬(打败骊戎后所得的女子),骊姬为了让自己儿子奚齐继承君位,在献公面前百般诬陷申生和重耳,最后来了一出胙肉(祭祀用的肉)下毒事件,献公大怒,事后申生自杀,重耳和夷吾被迫逃离晋国。

因为早年结交的心腹好友,所以重耳逃难的时候,舅舅狐偃及亲信赵衰、贾佗、先轸、魏犨等人都时刻更跟随着他,他们这一帮人逃到了重耳母亲的故国翟国,在这里有了家室,一待就是12年,期间晋献公卒,骊姬之子奚齐继位。

因为奚齐年幼,骊姬孤儿寡母没了献公的庇护,晋国大夫里克发动政变,将骊姬母子两杀死,晋国处于无国君的状态,于是便在秦国的帮助下拥立了夷吾为国君,是为惠公,他即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出刺客想要除掉兄长重耳,重耳等人被迫离开翟国,逃亡卫国。

逃难公子拉下脸面向老农讨饭吃,收到土块后大怒,有人却说:吉兆

骊姬乱政,重耳出逃

因卫国与晋国在殷商时代处于同姓之国(都姓姬),所以重耳虽然在逃亡,但也不是很担心生存的问题,他相信卫国一定会给他庇护,吃上一口饭还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没想到,卫国的国君卫文公顾及到惠公,害怕晋国秋后算账,所以城门都不肯打开。

吃了闭门羹的重耳非常生气,此时狐堰便安慰道:“自古成大事者,都是历经磨难,苦其心志,若是连别人的不招待都接受不了,谈何成就大事?齐恒公乐于助人,我们顺路去投靠齐国吧。”于是一帮人向东出发。

因为匆忙逃亡的时,粮食没有带够,因为战乱的原因,一路上又没有补给的地方,还没走出卫国的边境,就已经饿的天旋地转了,他们在荒原中四处寻找可以吃的东西,突然重耳发现有几个老农在吃饭,因为饿的不行,重耳不顾公子的身份,一路小跑来到老农的面前,想要乞讨一些食物。

逃难公子拉下脸面向老农讨饭吃,收到土块后大怒,有人却说:吉兆

重耳逃亡在外,饥饿交加

这些老农听说了重耳是一个落难的公子后,不但没有进行礼拜,见他们风尘仆仆,面黄肌瘦,对他们大加嘲弄,其中一个老农对着重耳大吐口水,之后又从地上抓了一块泥土扔给他,笑着说道:“给你,吃吧!“

这种羞辱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更何况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重耳大怒,随即抽剑就要砍了这个老农,赵衰立马赶过来,拉住了他,并一脸严肃的说:“公子,这是吉兆啊,上天通过老农的手赐予你泥块,这是预示着您即将获得土地。“重耳见赵衰一脸凝重,不像是在无理取闹,于是就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接过土块,恭敬的向上天拜了几拜,随即离开了,留下了这帮老农们在那里摸不着头脑。

逃难公子拉下脸面向老农讨饭吃,收到土块后大怒,有人却说:吉兆

获得土块大怒,赵衰劝阻

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见《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一路奔波来到齐国,齐恒公果然没有辜负重耳,于是他们在齐国待了五年,好景不常,齐恒公的突然去世,齐国朝政的内乱使得重耳不得不再次踏上逃亡旅程,在这几年内,重耳踏遍了中原的许多个国家,后来在秦穆公的帮助下,于公元前636年回到了自己的母国,当年离家的翩翩少年已经成为了一个历经磨难的栋梁之才,重耳即位后,晋国的实力大涨,后在城濮之战中奠定了晋文公春秋五霸的地位,晋国也因此称霸中原百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