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來世界最富有的50人,6位華人入選,只有他是純粹的商人


一千年來世界最富有的50人,6位華人入選,只有他是純粹的商人

封面圖不是本文主角,是同時代畫家林呱的作品

通過誇張的手法,表現出對世界的無奈

伍秉鑑的晚年生活基本也是這麼被摧殘的

01

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個名為“縱橫一千年”的專輯,統計出了一千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

其中,有六位華人入選,他們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宋子文和伍秉鑑。

(沈萬三呢?沒時間參加?)

這六個人當中,前五位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們或是皇帝,或是權臣,唯有最後一位伍秉鑑,是以純粹的商人身份入榜的。

而且,他不但入了榜,還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伍秉鑑是清末時期的廣州商人,祖籍福建,在鼎盛時期,他的家產達到了2800萬兩白銀之多,而當時美國最富有的人,資產是700萬兩,連伍秉鑑的零頭都沒有趕到。

可能咱們現在對白銀到底值多少錢沒啥概念,就舉幾個例子吧:

當時清朝全年的財政收入四千萬兩左右,伍秉鑑富可敵國之一大半;

李鴻章當時的俸祿是每年一萬六千兩白銀左右,屬於清朝官員最高收入階層之一,如果他不貪汙不搞副業單拿死工資,要不吃不喝攢上一千七百五十年才能攢到伍秉鑑的錢。

伍秉鑑有錢,不僅僅是揣著銀子花不完,那個年頭,西方殖民者鉚足了勁兒要從中國人身上掙錢,伍秉鑑卻是反過來掙他們的錢。

他是中國第一批把生意做到歐美國家的商人,他創辦的怡和行是專門跟外國人做生意的。

當時大名鼎鼎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就是伍秉鑑。

英國人每年都要從他手裡購買大量的瓷器茶葉絲綢,欠他的錢也就越來越多。

他投資的生意遍佈東南亞,還跨越了大洋彼岸,投資了美國的鐵路建設。

美國鐵路大王約翰・穆瑞・福布斯本來只是一個賣茶葉的小販,自從來中國認了伍秉鑑當乾爹,生意是蒸蒸日上。

福布斯回國時,伍秉鑑給他揣了五十萬墨西哥銀元,就是靠著這筆錢,福布斯成為了橫跨北美大陸和泛美大鐵路的最大承建商。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伍秉鑑的怡和行是一個跨大洋的國際大財團!

一千年來世界最富有的50人,6位華人入選,只有他是純粹的商人

02

雖然在今天的中國,伍秉鑑的名字並沒有那麼多人熟知,但在西方,他是最著名的中國人之一,連max都在專著中提過他的名字。

沒辦法,畢竟當時的西方世界,有太多人在跟伍秉鑑做生意了,而且連東印度公司這樣的大佬企業都欠著他的錢。

伍秉鑑的先祖本是在福建種茶葉的,後來遷至廣州,一直做著廣州和泉州之間的茶葉貿易。

到了伍秉鑑的父親伍國瑩這一代,他一開始在廣州首富潘振承家裡做賬房,後來參與運營元順商行。

伍秉鑑長大後,這個商行就被交給他來打理,並被他改成了怡和行。

這一年是1801年,清政府正處於閉關鎖國中,僅僅開放了廣州一個口岸來跟洋人做生意。

生意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必須得有官府的特許,稱之為“行商”。

伍秉鑑就是這樣一個行商。

當時西方各國想要和中國做生意的商人,都只能通過伍秉鑑這樣的行商,於是行商們從西方人的身上狠狠賺了一筆。

怡和行賺得盆滿缽滿。

他一邊對外出售茶葉,一邊低價購入西方的小商品

憑藉著比別人更活絡的心思和更聰明的倒賣方法,怡和行成為了廣州十三行的老大,積累起鉅額財富。

而這些財富,他也沒有像別的守財奴一樣拿去囤地窖了,而是繼續擴大自己的投資,買房買地買鋪子,錢生錢生錢生錢。

廣州口岸的生意已經滿足不了他了,他就把生意一直伸到了美國和英國的本土。

伍秉鑑的成功,不僅僅靠他的生意手段,還有他的慷慨大方,講究誠信。

有一次,一個波士頓商人索薩欠了他7萬銀元的鉅款無法歸還,而大洋彼岸卻拍來了電報說索薩的父親病危了。

伍秉鑑瞭解了他的難處後,一下就把那欠條撕了,讓索薩放心回國。

索薩十分感動,回國後向很多人介紹了這位善良慷慨的中國商人。

於是,伍秉鑑在美國的生意開始打開了通路。

原來他當時打聽到,索薩的父親是波士頓當地的望族,於是伍秉鑑以這樣的方式在美國人的腦海中留下了好印象。

當時的美國商人都急於開闢東方市場,伍秉鑑自然就成了他們的首選合作伙伴。

美國皮毛業大亨約翰·雅各布·阿斯特,就是靠和伍秉鑑做大清朝的買賣,一路混到了美國頂尖富豪的位置。

一千年來世界最富有的50人,6位華人入選,只有他是純粹的商人

03

1835年,廣州地區開始有一種傳染性眼病爆發了,很多老百姓都已經窮而看不起病,最終失明。

伍秉鑑立刻招徠醫生,開了一家眼科醫院,對普通百姓一律免費看診。

當時,大家都覺得他這筆生意不做太可惜了。

但伍秉鑑卻花巨資請來了西洋醫生,讓他們免費看病,治好了無數百姓的眼睛,甚至還救治了林公。

伍秉鑑不收看病老百姓的錢,只要求他們傳播一句話:“君眼明亮,怡和伴你。”

怡和,就是指他的怡和行,老百姓們自發做起了商行的廣告,大家夥兒都知道了怡和行在免費給人看病,口碑和生意風生水起。

馬爸爸曾說過,企業家拼到最後都是拼做人,此言不虛。

一千年來世界最富有的50人,6位華人入選,只有他是純粹的商人

伍秉鑑年輕時曾做過鴉片生意,跟外商做生意的過程中,他們也有不少夾帶鴉片的,為了生意能夠繼續,伍秉鑑對此事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鴉片戰爭爆發前後,林公嚴抓禁菸事宜,令伍秉鑑受挫不小。

他讓兒子伍紹榮將外商上繳的1037箱鴉片交給林公,希望能就此結案,林林公卻認為,這幾箱鴉片是十三行和英國商人串通起來欺騙官府的。

林公抓了伍紹榮,要按律將其處斬。

不過,伍秉鑑所在的十三行,畢竟是廣州經濟命脈所在,樹大根深。

再加上來自林公上峰的極大壓力,最終伍秉鑑願意妥協,罰款十六萬兩白銀了事。

這件事不僅伍秉鑑顏面盡失,還成了人人唾罵的漢奸。

一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明白,在重農抑商的大清朝,掙再多的錢,也沒有尊重,商人的地位始終是那麼低。

即便你坐擁萬貫家財,住在豪華大園林裡,有五百家僕伺候。

英國商人看見十三行的人時,曾說過一句話:“行商見了官府最低的小吏也會發抖…...”

“在海關官員面前——行商們從來都行跪拜禮,跪倒在地,叩首多次。即使某位驕傲的官員允許他們起身,他們的眼睛也從不會超過他的官服的第九粒釦子,疏忽了這項嚴格禮節,行商就會遭到最嚴厲的亂棒責打,如同處罰一個普普通通的轎伕。”

一千年來世界最富有的50人,6位華人入選,只有他是純粹的商人

04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伍秉鑑等十三行的行商都積極募捐,為國出資出力,購買軍餉和軍備。

但清政府還是連連敗退,當英軍長驅直入廣州城下時,守城的奕山不敢相抗,竟然讓行商出面代為談判。

伍秉鑑的兒子伍紹榮臨危受命,和英軍統帥義律展開了談判,最終簽訂了《廣州和約》。

和約中有一條要求賠償600萬兩白銀,伍秉鑑一人就出了110萬兩,並因此得到了大清賜予的三品頂戴花翎。

但這並沒有改善伍秉鑑的社會地位,反而令他是漢奸之名在民眾心中根植。

心灰意冷的伍秉鑑,興起了移民的念頭。

只是那個時候,他已經70多歲高齡了,恐怕是折騰不動了。

在給美國朋友羅伯特·福布斯的信中,他真情實感地寫道:“如果我現在是青年,我將認真地考慮......在你附近的某處定居。”

在他寫完這封信的半年之後,伍秉鑑溘然長逝,享年73歲。

一千年來世界最富有的50人,6位華人入選,只有他是純粹的商人

他直到去世,也沒有洗清自己頭上“漢奸”的罪名,在1959年的一部老電影中,伍秉鑑的形象依然是個反派。

作為一個商人,即使他是世界首富,也依然無法擰得過世界劇變的潮流,改變不了民族的命運。

《南京條約》簽訂以後,中國被迫開放了五個通商口岸,廣州十三行的壟斷優勢迅速消失,怡和行和其他商行都走向了沒落。

一千年來世界最富有的50人,6位華人入選,只有他是純粹的商人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十三行街發生了一場大火。

據說,熔化的白銀順著水溝流出了幾里,這場火災後,曾經的世界首富的家族神話,也隨之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