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個皇帝不愛美人愛和尚,大臣無奈到去寺院“買皇帝”

自古以來,封建王朝的皇帝可謂是無數人的夢想,即擁有萬里錦繡江山,無數珍奇異寶,奢華到令人豔羨的生活,還有那個時代的後宮三千,自然是令無數人眼紅。

歷史上,這個皇帝不愛美人愛和尚,大臣無奈到去寺院“買皇帝”

可是皇帝這個位子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文韜武略權術制衡都是需要心力,不過要是不作為的昏君,倒也不在意這些,也只要能在臨終之前不敗光祖宗家業,不遇到造反成功,無疑過的還是非常舒爽的,明君的想法是海晏河清,四方昌平,昏君倒是各有各的風格。

歷史上,這個皇帝不愛美人愛和尚,大臣無奈到去寺院“買皇帝”

有喜歡美女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紂王為妲己挖了比干的心,西施憑藉美色讓勾踐復國,還有魏晉時期的一位皇帝,特地排遣工匠融化了金子,打造成一朵朵蓮花的形狀,讓美女在上面走路和跳舞,這些沉浸美色的君主不出意外都遭遇了沉重的後果。

歷史上,這個皇帝不愛美人愛和尚,大臣無奈到去寺院“買皇帝”

除了美色之外,還有脾性驕淫暴虐的昏君,這也算是昏君的一種,他們已經不是脾氣暴躁的程度了,曾經南齊的一位皇帝蕭寶卷,本身是個結巴,說話磕磕絆絆,但是殺人卻是非常流利,眼都不眨,而且也不是別人惹到這個皇帝了,蕭寶卷平日裡喜歡帶人出宮,走在街上,看到他的百姓都被他殺了。

歷史上,這個皇帝不愛美人愛和尚,大臣無奈到去寺院“買皇帝”

林林總總,可見中華五千年,各朝各代出過非常多品種的昏君,但是今天要講的這個皇帝,昏庸的地方和別的帝王都不太一樣,他不是沉溺美色,也不是暴虐無常,年輕時候甚至還當過一段時間的明君。可惜他上了年紀之後行事就非常奇葩了,我們知道,一個人智力處於巔峰的時候,往往都在青年時代,年輕的時候耳聰目明,不能確保老了也會清醒理智,幸好大部分皇帝勞心勞力,都活不了很長時間,可是梁武帝是難得長壽的皇帝。

歷史上,這個皇帝不愛美人愛和尚,大臣無奈到去寺院“買皇帝”

人活的時間一長,年紀一高,腦袋就容易不是那麼清醒,往往會做出很任性的一些事,梁武帝晚年突然就迷上了佛學,建造了很多座寺院,在全國都推崇佛學,後人有句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就是說的梁武帝時候的事。

歷史上,這個皇帝不愛美人愛和尚,大臣無奈到去寺院“買皇帝”

當時他年紀已經七八十左右,仍待在皇帝的位置上,具有手握權勢的能力,提倡佛學還不算,自己突然就覺得紅塵煩擾,一心想出家,脫離世俗,大臣苦心相勸也攔不住他,梁武帝到底是做了一輩子的皇帝,行動力驚人,死活跑去了寺院,寺院內的和尚是萬萬不敢收留這位皇帝的,只能推脫梁武帝紅塵未斷,不適合修行,勉強沒給梁武帝剃度。

歷史上,這個皇帝不愛美人愛和尚,大臣無奈到去寺院“買皇帝”

大臣又不能放著不管,只能跑去寺院苦苦哀求梁武帝回去主持朝政,甚至要花費巨資捐給寺院,把皇帝“贖”回來,梁武帝一共出家三次,大臣就去贖了三次,幾乎把南梁的國庫都掏空,日後有人造反時,南朝的衰落也是情理之中。

(本文由平兒說歷史發表,謝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