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公主:不是漢人,卻是隋朝的和親公主

歷史上有許許多多因和親遠嫁塞外的公主,著名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還有王昭君等等,都是為了國家的和平和民族的團結而遠走他鄉,履行著自己的使命,盡職盡責。而她們的功績也得以千古傳唱,經久不衰。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中原民族或者多數都是漢族的公主嫁給番邦的王子或頭領,而今天的主人公——千金公主,則是以外族公主的身份,去與突厥和親的。

千金公主:不是漢人,卻是隋朝的和親公主

千金公主名宇文芳,大家一看她的姓氏就知道,一定是外族無疑了。宇文芳是北周宣帝的弟弟——趙王宇文招的女兒。自由飽讀詩書,而且在藝術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當時的北周定都長安,雖是鮮卑族,但是實際上與漢族已經沒有什麼太大差別,在文化和生活上已經趨於統一。宇文芳既有鮮卑族人的矯健身手,又有漢族女子的溫婉才情,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千金公主:不是漢人,卻是隋朝的和親公主

但是好景不長,很快北周王權內部就出現了動盪。當時的皇帝宇文贊覺得當皇帝實在是太辛苦了,日理萬機還沒有時間消遣娛樂,於是一拍屁股就不幹了,把王位直接傳給了兒子宇文衍,自己跑去花天酒地去了。而且這宇文贊不當皇帝也就罷了,還先後廢立了五位皇后,如此胡作非為最後終於遭到了報應——在他最後一次立皇后時,楊後上位了。這位楊後是誰暫且不表,她的父親大家一定知道:隋國公楊堅。在宇文衍繼位後,楊堅見他年幼少不經事,便以國舅老的身份輔政,當仁不讓地把持了軍政大權。不久後楊堅便相繼誅殺了宇文氏諸王,逼宇文衍讓位,正式建立了隋朝。

千金公主:不是漢人,卻是隋朝的和親公主

經歷了這一系列的皇朝更迭之後,楊堅才想起來,當年在開始篡位之前,北周曾與塞外突厥國有過一次和親婚約。當時突厥國已經坐擁百萬騎兵,兵強馬壯,給北周造成了很大威脅,為了安撫他們,宇文贊就把千金公主許配給了突厥國王沙缽可沙。但是經過一系列的混亂與殺戮之後,這件事就一擱再擱,無人問津了。現在楊堅終於登上帝位,也面臨著突厥國的威脅,而且他也深知自己目前的實力無法與之抗衡,何況南朝大片土地也沒有落入自己手中,不可腹背受敵。於是他就馬上操辦了這次和親,賜千金公主楊姓,並派遣千名精兵護送千金公主帶著嫁妝遠走突厥。沙缽可沙雖然等了這麼一陣子,但是眼見千金公主貌美如花,也就接受了隋朝的璽書,同意稱臣。

千金公主:不是漢人,卻是隋朝的和親公主

但是這裡就有了一個矛盾:千金公主是宇文族人,楊堅殺盡了她的叔伯兄弟,可謂是國仇家恨的罪魁禍首,她為何還要受封楊姓併為楊堅遠走突厥結兩國之好呢?這不是助紂為虐了嗎?顯然不是,這一切都是她早就計劃好的復仇之路的開端罷了。

千金公主:不是漢人,卻是隋朝的和親公主

作為一個弱女子,無兵無將,談何復仇?於是千金公主索性就服從了楊堅的安排,來到突厥後對沙缽可沙施盡柔情,將他徹底迷住。不僅如此,千金公主還把漢族文化帶到突厥,大大加快了當地的文化與生活發展速度。此外,她還把中原的建築技術與製造技術傳到突厥,讓突厥從一個遊牧民族很快發展出了自己的文化,贏得了突厥人民的愛戴與擁護,沙缽可沙更是對她疼愛有加。

千金公主:不是漢人,卻是隋朝的和親公主

於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千金公主開始了自己反攻的計劃——她先是提議讓沙缽可沙向楊堅提出貿易要求,開放一部分邊關讓雙方互通有無,楊堅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隨後沙缽可沙又提議讓突厥人部分南遷,以逐水草放牧,楊堅也是一口應下,毫不猶豫。眼看這些試探都被楊堅一一應允,千金公主覺得復仇計劃已經成熟,這時候她慫恿沙缽可沙與隋朝斷交,直接就翻了臉,發兵攻打隋朝邊關,由千金公主親自出徵,帶兵火速攻下了隋朝的邊關重鎮王城,打開了隋朝邊防的缺口。

千金公主:不是漢人,卻是隋朝的和親公主

這時候的楊堅正在厲兵秣馬準備攻下南朝,眼看勝利在望,卻聽到北方邊關失守的消息。如果此時撤兵回防恐怕就前功盡棄了,於是他就先派人前往突厥議和,向沙缽可沙許下承諾將給予很多好處,同時又派人面見千金公主,楊堅一眼就看出突厥的翻臉和千金公主有關了。但是千金公主根本就不理會使者的說辭,對於她來說,兩國的穩定根本無法和國仇家恨相提並論。但是她卻同意了暫時撤兵的請求,因為她還沒找到宇文家族的血脈——也就是將來複國後的正統皇位人選。

千金公主:不是漢人,卻是隋朝的和親公主

後來還真的讓她找到了北周皇族倖存的皇子,於是千金公主就秘密設立了一個基地,招兵買馬,組建了一支親兵隊,計劃將來有朝一日收復中原,重建北周王朝。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時,沙缽可沙病逝了。而他的繼任者業護可汗沒坐幾天王位又去世了,千金公主又第二次轉嫁給都藍可汗。經過這麼一來二去的折騰,千金公主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可以左右局勢的人。加上楊堅又派出使節來面見都藍可汗,私下提醒他要提防千金公主,假如她復國成功,恐怕突厥也會受到牽連。

千金公主:不是漢人,卻是隋朝的和親公主

本就已經陷入僵局的千金公主,眼見隋朝日漸強大,滅了陳國,拿下了南方的領土,無法再利用首尾夾擊就可以取得一城一池,千金公主此時已是心灰意冷,作下一首長詩: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

榮華實難守,池臺終自平。

富貴今安在?空自寫丹青;

懷酒恆無樂,絃歌詎有聲。

餘本皇家子,飄流入虜廷;

一朝睹成敗,懷抱忽縱橫。

古來共如此,非我獨中名;

惟有明君曲,偏傷遠嫁情。

不久之後,在千金公主去往秘密基地的路上,遭到了都藍可汗派出的殺手伏擊,就這樣倒在了自己一手編織的復國路上,悄無聲息。

千金公主:不是漢人,卻是隋朝的和親公主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千金公主復國的決心與毅力,為了自己的目的忍辱負重,甚至為仇人接受異姓遠嫁他鄉,這樣的氣魄和膽識比絕大部分男子都要強上幾倍,堪稱女版勾踐!誰說巾幗不讓鬚眉,在千金公主身上,巾幗更勝鬚眉!

(本文由平兒說歷史發表,謝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