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最喜爱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康熙皇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全名爱新觉罗*玄烨,作为满清第二位君主,他对大清帝国的贡献是巨大的。

康熙皇帝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最喜爱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有学者研究表明: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在1670年至1682年间,请了西方传教士给他讲西学,并曾经连续两年零5个月不间断学习西学。内容包括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音乐,甚至包括哲学,光听讲解天文学的书就有100多本。

康熙皇帝也是第一位演奏西洋乐器的中国皇帝。他聘请耶稣会传教士和科学家捷克人卡雷尔斯拉维切克(中文名字严嘉乐)KarelSlavíček担任宫廷音乐家,学会弹奏当时带有键盘的类似于钢琴的乐器。

下图是1696年来自耶稣会传教士法国人Louis le Comte路易斯·勒·康特的《新的回忆》(法语Nouveaux Memoires)中雕刻的32岁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最喜爱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康熙除了学习西方科技之外还会应用实践,其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在发现原来的地图绘制方法相对落后之后,用科学方法和西方仪器绘制北京地图和全国地图。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委任耶稣会士马国贤、雷孝思、白晋、社德美及中国学者何国楝、明安图等人走遍各省,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经纬图法、三角测量法、梯形投影技术等在全国大规模实地测量。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绘制成《康熙皇舆全览图》(见下图),其作被称为在当时世界地理学的最高成就,英国李约瑟亦称之为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的所有欧洲地图都要好、更精确。

康熙皇帝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最喜爱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严嘉乐根据康熙皇帝的命令,使用在布拉格地图上工作时获得的专有技术,制作了第一张精确的北京地图,准确描绘了北京的经纬度。

康熙帝虽然喜爱学习西方科学知识,但是他的学业成就被夸大了。在皇宫中供职三十年之久,并在1718年为康熙皇帝刻制一副中国地图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回忆道,康熙皇帝自负精通音律,更擅长数学,但实际上他对音乐一无所知,对数学和科学也只是略懂皮毛,他仅仅是对这些有兴趣而已。

康熙帝学习目的中含有较重的虚荣心。为显示自身的博学,让臣工欣羡,并以此表明胜过汉人臣子的学问,是作为满人皇帝在汉人面前文化自卑的异常心态的反映。马国贤讲:“康熙帝确实是一个知识广博的人,他相信他的国家的所有夸张的赞美,还带有一点孩子气的虚荣心”。说康熙帝享受被大臣“奉承的狂喜”。康熙帝炫耀西学知识,是要当科学问题上的最高“裁判官”,是有意“显示出渊博的学问。为此,康熙经常在臣僚面前炫耀自己,并以捉弄汉臣为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