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天的週期,美國也經歷過”,橋水董事長達利歐講述大國興衰

3月23日,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瑞·達利歐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 要關注包括債務週期、信貸週期、技術進步、貧富差距在發展中的產生的諸多問題。

《現場直擊: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9年》

“中国今天的周期,美国也经历过”,桥水董事长达利欧讲述大国兴衰

達利歐指出,商業週期和債務週期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應當得到關注,而中國今天面臨的週期,美國也曾經經歷過。

“債務週期、信貸週期非常重要。有兩種債務週期,一種是短期週期,我們也把它稱為商業週期。比如,進入衰退週期,央行就注水,提升流動性,經濟就發展起來了,央行再次緊縮,等於是給經濟的發展踩剎車,這是幾年的短週期,美國就經歷了這樣的週期。” 達利歐表示,“此外,還有長期的債務週期。所以,信貸、錢、資金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在生產率的討論和經濟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還有一種影響,政治。政治家以及包括政治對經濟活動、經濟週期也會有影響。”

“中国今天的周期,美国也经历过”,桥水董事长达利欧讲述大国兴衰

達利歐舉例稱,美國在1932年有這樣的債務週期,當時的特點是利率接近於0,央行通過大量的傳統方式來激勵和刺激市場,通過降低利率、印大量的鈔票、購買金融市場的方式來提振市場。因為這樣,市場開始往上走,尤其是貨幣市場。

“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的特別之處是利率已經降到了0,不可能再出現市場擴張,央行買了15萬億的金融資產。” 達利歐說。

此外,科技快速進步下貧富差距的加大,也是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問題。

“央行購買金融資產,導致貧困差距的加劇。加之科技的驅動,代替了人工,利潤率上升,而利率又很低,這個時候是低利率環境,企業認為借錢回購股票很划算,這個時候,世界上充滿了流動性。”達利歐表示,“如果你可以無限制的借錢,你就可以拿到很多資金,這就導致了貧富差距的擴大。”

“中國的經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和增長,中國的人均收入上升了24倍,而中國的貧困率下降了88%,人均壽命增加了10歲,嬰兒死亡率下降了85%。這是歷史上少見的僅有的一次經濟奇蹟,這就是中國,所以中國現在就成為了美國的競爭對手。” 達利歐說。

“中国今天的周期,美国也经历过”,桥水董事长达利欧讲述大国兴衰

達利歐在比較歷史上強國的興衰路徑後,指出,技術進步仍然對全球競爭產生重要影響。

“荷蘭是發明了船,可以到全球航行。因為這個技術,荷蘭的經濟佔到世界貿易的1/2,給荷蘭帶來了財富和技術,而且打造了軍事力量,因為需要軍事力量來保護經濟利益,這就是大國崛起和興衰的過程,他們必須建立全球的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當時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後來是倫敦,然後是紐約,現在我們看到中國的金融開放也建立了中國以及全球的金融中心,它不僅能夠帶來繁榮,而且能夠促進競爭。”

會上,達利歐也對中國的經濟崛起進行了強調,並提出諸多問題。“從1500年開始,中國原來是第一名,或者幾乎是第一名。從1800年開始衰退,直到中國再次改革開放。中國的改革開放又帶來了中國經濟的崛起。所以,我們要問的重要問題就是這些問題是內部衝突還是外部衝突?是通過沖突的方式來經濟還是通過合作的方式來解決,以取得共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回答的問題,這個問題非常重要。” 達利歐說。

3月22日下午,瑞·達利歐在中信出版集團主辦的活動中與中國投資者分享他的一套危機模型以及應對原則。以下為活動現場對話精華。

圓桌對話:2019中國金融風險與應對策略

話題一:中國為何至今還沒經歷過債務危機?

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首先,中國經濟正在不斷增長,第二,中國的實物資本是相當豐富的,第三,中國有龐大和穩定的金融系統。儘管如此,中國市場仍然需要理解債務風險。

著名經濟學家、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部分原因在於政府的干預,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來接管國有銀行的壞賬。

達利歐:中國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債務重組是做的非常好的,現在中國比其他國家好的地方有幾個理由:第一,中國在利率方面還有進一步調整的空間,還可以進行更多量寬。我前幾年來中國時,信貸更多地是面向國企,但現在更多地給到了實體經濟,流動性更高了。其次,不同的政策工具之間正在進行更好的協調,2008年經濟危機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協調各種金融工具。第三,目前中國的收入增長率還是很高的,儘管可能不像以前那麼高。現在的生產力是改革開放前的22倍,而且還具有很大的潛力。

話題二:市場的共識一般認為美聯儲不會再加息了,你是否同意?你在達沃斯論壇談到美國經濟增速將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進入衰退。市場定價中是否已經包含美聯儲的鴿派信號?

達利歐:美聯儲自去年12月以來的路線就出現了問題。現在不加息是更合適的,我們不應該關注他們說了些什麼,而應該關注他們應該怎樣做。

現在全球的經濟增長都有所放緩,利率不太可能繼續提高,在下一次美國大選之前可能美聯儲的利率都存在35%的下降概率。

另外,在未來兩年內,會有一些國家進行大選,不同政黨之間會產生衝突,會帶來一些政治方面的影響。

話題三:您認為中國處在您在《債務危機》中提到的模型的哪個階段?

達利歐:中國從五六年前開始進入了泡沫階段。資本正在流入中國,從股市來看,私募股權市場價格增加,債務也在增加,有一點看到泡沫階段的意味。中國政府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經意識到泡沫狀態的存在,並且開始採取措施。

我認為中國當前的經濟基本接近平衡水平,如果把傳統行業的產能引入其他行業,那麼就不會帶來過熱的增長,這也是中國政府正在進行的實驗,如果取得成功,那麼中國就可以在這一階段達到平衡。

圓桌討論:2019最好的投資機會依然在中國?

話題一:您認為哪些中國資本市場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地方?

達利歐:一個投資組合中應該既有股票、也有債券和大宗商品等等。有一些資產是受到監管限制的,例如期貨,這對於對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資產。中國的定價和市場效率是低於其他國家的,一方面可能是一種限制,另一方面也存在著發展的機會。

話題二:2019年的投資理念是怎樣的?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有一部分行業是賺錢不辛苦的行業,一部分是辛苦不賺錢的行業,大多數是賺辛苦錢的行業。

我們要投的就是賺錢不辛苦的行業。他們的第一個特點是時代的產物,第二個特點是有行業紅海,第三是有優秀的團隊。2019年還是應該投資能夠代表中國未來的行業。

達利歐:首先找到均衡的,也即是戰略性的資產配置,我們稱之為Beta,然後我們才要尋求Alpha。我們和專業人士同時進行投資,這是一個零和遊戲。市場是情緒化的,很多時候在頂點的時候買入。中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應該是尋找一個均衡的,最低成本的投資組合。

話題三:量化基金是否會比基本面基金表現更好?

達利歐:二十五年前我們把我們的投資原則寫成算法輸入計算機,機器學習能夠幫助我們完成很多工作。過去的原則在未來不一定奏效,評估風險的過程中人腦也是完全不夠用的。因此我們非常需要電腦來幫我們分析歷史經驗,對決策的過程進行模擬,最終得到一個普遍適用的決定。

相關閱讀:

中財辦原副主任楊偉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迎來升級版

三大關鍵詞讀懂達利歐經濟學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