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想看看百年前的地下金庫長啥模樣?

想不想看看百年前的地下金库长啥模样?

施工人員正在進行修復工作。

想不想看看百年前的地下金库长啥模样?
想不想看看百年前的地下金库长啥模样?

聚興誠銀行舊址現狀。

百年前的地下金庫是個什麼樣子?不久,這一答案將會揭曉。21日,記者從聚興誠銀行舊址修繕工程施工現場瞭解到,經過2年時間的精心施工,今年年底,整個修繕工程將全部完工,位於負一樓的百年地下金庫也將重見天日,對公眾開放。

經歷過大轟炸,還曾被改做飯店

聚興誠銀行是四川最早成立的一家民營商業銀行,由重慶富商楊文光及其族人於1915年出資創辦,其舊址位於渝中區解放東路112號,建於1915-1916年間,地上四層(局部五層)、地下一層(局部地下二層防空洞),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2013年,該址作為“重慶抗戰金融機構舊址群”之一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抗戰時期,該建築曾作為國民政府外交部辦公大樓,經歷了重慶大轟炸,得以倖存。解放後,該樓被改做望江飯店。上世紀八十年代,又成為重慶第一家家電批發中心。直到2017年,我們都還在這棟樓裡辦公。”負責現場施工的重慶農聯家電市場責任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吳國平如數家珍地說道。

它是當時重慶城最大最新式建築

聚興誠銀行大樓仿造日本三井銀行樣式修建,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是當時重慶城最大最新式的建築之一。記者發現,大樓結構較為複雜,既有磚木結構,又有磚混結構,還有鋼結構,地下室為石材砌築的牆體,外立面為水泥砂漿抹面,豎向有壁柱,採用西方古典主義橫三段豎三段的構圖。

至今,該建築建成使用已有百年之久,出現了不少問題,大樓地基開裂滲水,一些木結構腐朽老化。為了加強聚興誠銀行舊址保護利用,重慶市文物局將該項目納入2017年重點抗戰遺址保護利用項目。當年3月13日,修繕工程正式啟動,預計今年年底能完工。

由於大樓結構複雜,使用年代久遠,給修繕工作帶來不小的難度。吳國平回憶說,去年6月,在施工過程中,突然發現大樓結構有問題,立即停工,並請來專家到現場查看,最後找到解決辦法,對大樓主體結構進行加固。

金庫由厚度超10釐米鐵門把守

作為民國時期西南規模最大的川幫民營銀行,在抗戰時期,聚興誠銀行也曾熙熙攘攘、賓客如雲。吳國平說,據史料記載,1930年時,聚興誠銀行自行設爐,將沙金和首飾用金煉成十兩重的金條,打上“誠記”的牌號。抗戰時期,法幣貶值,聚興誠銀行曾在重慶、萬縣(今萬州)、沙市、宜昌等地收購赤金,轉運申、漢謀利。

聚興誠銀行保管黃金和法幣的重地位於大樓的負一樓。在吳國平的帶領下,記者通過一個木梯來到負一樓,穿過一段婉轉曲折的通道,到達最深處,便有一道由重鐵製成的門廊,重鐵厚度超過10釐米,門廊兩邊各有5個圓洞。吳國平猜測,這些圓洞就是用來安裝地下金庫鐵門的,不過由於歷史原因,把守金庫的鐵門早已不見蹤影。

跨過鐵門就來到聚興誠銀行的地下金庫,兩名工人正在對地面進行施工。地下金庫大約有20平方米,四周和正中都有立柱支撐,十分牢固。吳國平介紹說,地下金庫是地下一層最乾燥的,為了防潮,以前地面放置著許多灰色的石塊,上面鋪著木板。

吳國平說,修繕完畢後,將開放地下金庫作為聚興誠銀行歷史的展覽地。該公司與文物部門進行合作,收集資料,並進行公開展覽,這也是整個抗戰金融舊址群的地下金庫中唯一一個對外開放的。

修繕過程中還發現它的不少秘密

“在修繕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聚興誠銀行的許多秘密,以前我們見到的聚興誠銀行大樓並非是它的本來面目,現在的大門只是它的一個側門,它原來的大門朝西,其外牆也不是包裹著石材和瓷磚,而是水泥砂漿抹面。”吳國平介紹,為了達到修舊如舊的目的,施工人員對石材、瓷磚等現代裝飾材料進行了拆除,恢復了它的本來面目。

其實,這回是聚興誠銀行大樓第二次大規模維修,早在抗戰時期大轟炸時,大樓就受損過,其高聳的穹頂被毀,當時就進行過一次修繕。吳國平指著大廳裡一些立柱和橫樑上加固的鋼板說:“這就是那時安裝上去的,鋼板厚約1釐米,現在都還很牢固,原來被包裹在裝修材料裡,直到此次修繕才被發現。”

此外,施工人員還在負二樓發現了一條逃生通道,出口通往解放東路。吳國平認為,這條通道可能是地下二層防空洞的逃生通道,靠近江邊,方便人員進出。

隨著修繕工程完工,這些秘密將一一呈現在市民的眼前。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韓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