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歷史的不是事實而是事件,此人一死,害苦湖南人廣東人浙江人

對於歷史而言,在現代人的眼中,似乎事實與真相顯得尤為重要。故而,歷史給人的感覺是由事實所導向的,但在當時的歷史情形下卻不是如此。對於歷史決定性的因素,其實是事件,而並非是事實。或許有人對此會有疑問,但這些對於清朝來說,卻是實打實的存在。對於清朝的衰敗,很多人將其歸咎於老妖婆慈禧的腐敗統治。但事實上,清朝的沒落,是某些歷史事件所決定的。

決定歷史的不是事實而是事件,此人一死,害苦湖南人廣東人浙江人

1875年,英國駐華使館隨行翻譯馬嘉理,奉使館之命,前往邊境地區迎接英國駐印度的探華隊。在馬嘉理的一路上,清朝政府的相關官員,也是給予了相應的庇護。但讓任何人沒有想到的是,在馬嘉理抵達雲南邊境後不久,就被人打死,頭顱被砍下懸掛於城牆之上。馬嘉理的死亡,瞬間引起清朝政府與英國人的高度重視,雙方各執一詞。英國認為是清政府謀害,而清政府則認為是盜匪猖獗。

決定歷史的不是事實而是事件,此人一死,害苦湖南人廣東人浙江人

在日此情形下,清朝與英國走上談判桌。英國藉口馬嘉理之死,開始在華利益極度擴張。事實上,因為此次談判之事。有三個人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甚至還對其相應省份的人造成一定的影響。當時負責談判的靈魂人物是李鴻章,廣東人張蔭恆輔佐,湖南人郭崇燾赴英國道歉,而郭崇燾搭乘的船隊便是浙江人許景澄的負責人。這三人的命運,隨著馬嘉理的死亡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甚至還連累廣東人、湖南人以及浙江人。

決定歷史的不是事實而是事件,此人一死,害苦湖南人廣東人浙江人

郭崇燾,生於1818年。張蔭恆,生於1837。許景澄,生於1945。郭崇燾,身為湘軍創始人之一,但他卻不以軍務聞名,而是以洋務運動聞名於世。郭崇燾的洋務眼光,可不是李鴻章等人可以比擬的。當郭崇燾把所有的洋務心得寄回國內的時候,卻被扣上“崇洋十宗罪”的稱號,不得已之下告老還鄉。許景澄的仕途之路也不太順利,雖說他曾在中俄談判之時據理力爭,駁斥沙俄侵略行徑,但終究無法改變什麼。

決定歷史的不是事實而是事件,此人一死,害苦湖南人廣東人浙江人

八國聯軍侵華前夕,慈禧不顧許景澄的勸阻,肆意殺害他國使臣,結果引發八國聯軍侵華。而許景澄也被慈禧,以“妖言惑眾,挑撥離間”為由害死。而張蔭恆,因被慈禧賞識,但也因戊戌政變流放新疆。這三人的命運,事實上,都是從馬嘉理被殺後,才是有所改變的。這三人基本上可以說是,晚清時期走在最前端的人,但最終因為慈禧落得個悲慘結局。而慈禧也因這三人的“胡亂作為”,記恨上湖南、廣東以及浙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