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心自問:從小就學習的英語究竟有幾個人用得上?

近日,隨著王思聰和某位網絡作家的“撕逼大戰”持續升級,“英語是不是廢物技能?”這個話題又成為了一個爭議的焦點。大家都知道王思聰屬於那種心直口快、看不慣就懟的人,也許他的生活經歷讓他懂得了英語的重要性,但是他忘了王思聰只有一個,而後他將沒有出國過的人比做XX,更是引起很多人的不滿。他們的是是非非咱們暫且不論,咱們就談一下英語是否真的有必要繼續推廣和普及

捫心自問:從小就學習的英語究竟有幾個人用得上?

在我們上學那時候,只有到初中,才開始接觸英語。背單詞、學語法、糾讀音,一節課下來,真是好累好累,覺得比漢語難學太多了。之後一直持續到高中,英語都被大家當一門主課來學習,而且還在考試中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可是現在回頭看一下,真正能用到的英語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有些同學在家裡成為地地道道的農民,說學過英語的話,簡直就是一種諷刺。如果當時沒有英語,或者說沒有學習英語帶來的壓力,完全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喜歡的科目上,也許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再看如今的孩子,比我們當時更嚴重。雖然按照規定,只有到了小學三年級之後,才可以接觸英語。但在現實裡,很多學校都是在一年級,就開始讓孩子們學習英語。小學一年級,既要學好漢語發音,又要學好英語單詞,孩子們的壓力可想而知。最主要的一點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孩子們這麼努力學習的東西,將來是否真的有實用價值,甚至說,是否會能用上?

捫心自問:從小就學習的英語究竟有幾個人用得上?

我們得承認,這些年英語依然是國際上的一種通用語言,出國留學、國際貿易等,都要用到英語,但是,又有幾個孩子能真正涉及到這個領域?一個年級500學生,將來使用到的能達到10%嗎?為了這10%,就讓其他90%的學生也狂學狂讀,這不公平。即使將來我的孩子在這10%裡,我依然覺得不公平。學習的真正目的就是“用”,就像學了語文懂得說話,學了數學懂得數錢一樣,不學不行。如果總是學那些用不到的東西,說實話,還不如不學。

學英語我並不反對,多一門知識是好事,但是,英語在成績裡所佔的比重太大的話也不好。一方面是加重了家長和孩子的負擔,另一方面,我覺得把精力放到這些將來都未必用得著的科目上,是一種浪費。可能會有槓精說“照你的意思,只用學好語文和數學”,其實我就是這個意思,其餘英語、物理、化學等等都應該作為輔科,應該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去選擇。喜歡英語了,就加大對英語側重力度,減少在其他科目上耗費的時間。“不怕百行通,就怕一行精。”也許就是這個道理。整天喊著要讓孩子“全面發展”,什麼是全面發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書畫、刀槍劍戟嗎?對不起,“全面發展”出來的孩子毫無特色,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孩子成為某一專科上的佼佼者

捫心自問:從小就學習的英語究竟有幾個人用得上?

英語是不是“廢物技能”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學以致用、因材施教才是最應該貫徹到學習上的東西,為了追求所謂的“全面”而抹殺掉孩子固有的興趣和特點,這不是教育,而是屈才,更是一種對資源的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