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与《汉武帝内传》

西王母与《汉武帝内传》

西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家在平山县王母村

在西汉诸帝中,汉武帝刘彻与西王母的交往际遇,情形殊异,姿彩独具,端赖江湖上流传的一部缥缈之作——《汉武帝内传》。

《汉武帝内传》,又名《汉武内传》,共一卷,作者不详,有说是西汉历史学家班固,有说是东晋道学大师葛洪。以班固为文之拘谨,为人之严谨,断无可能;葛洪耽于玄幻,长于炼丹,并不擅忽悠,似无可能。《隋书·经籍志》著录此书,却不注撰者;《宋史·艺文志》则称,不晓得作者是谁。《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此书乃魏晋年间士人所作,清代《守山阁丛书》集辑者钱熙祚猜测,此书应是东晋后期文士所作。总之,此书作者,至今存疑。

《汉武帝内传》从汉武帝刘彻出生写起,直至死后殡葬事宜,概述其一生行迹,然而,对于武帝那些彪炳史册的军政大事,基本无从涉及,而对于他痴迷求仙问道,尤其西王母自昆仑山下降旨会武帝之事迹,却绘声绘色,极尽渲染铺排,其文字错采缛丽,摇曳生姿,汉赋排偶如天阶,仙迹雕镂如浮铜,追风攀月,豹吼虎啸,嗤嗤生烟,极具文学性。且看武帝出生时之情形——

汉武帝,汉孝武皇帝,景帝子也。未生之时,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下,直入崇芳阁,景帝觉而坐阁下。果有赤龙如雾,来蔽户牖。宫内嫔御,望阁上有丹霞蓊蔚而起。霞灭,见赤龙盘回栋间。景帝召占者姚翁以问之。翁曰:“吉祥也,此阁必生命世之人,攘夷狄而获嘉瑞,为刘宗盛主也。然亦大妖。”景帝使王夫人移居崇芳阁,欲以顺姚翁之言也,乃改崇芳阁为猗兰殿。旬余,景帝梦神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十四月而生武帝。

景帝先梦见赤彘,乃一猪也;再看见赤龙,不过妖雾也;最后才是“神女捧日”,武帝降生——这一连串神乎其神的变幻,其实不过是作者的玄想而已。对于西王母的闪亮登场,作者大费笔墨,极尽铺排。那是元封元年四月戊辰日,武帝与东方朔、董仲舒在承华殿聊天,忽见一名青衣女子飘然而至,自称“墉宫玉女王子登”,乃王母贴身侍女小妖怪也,她今日奉王母之命,特意从昆仑山下来为武帝降旨传话:“闻子轻四海之禄,寻道求生,降帝王之位,而屡祷山岳,勤哉有似可教者也。从今日清斋,不闲人事,至七月七日,王母暂来也。”

西王母与《汉武帝内传》

汉武帝巡行天下,拜会西王母

西王母说,我听说刘彻你贵为皇帝,轻死海之禄寻道求生,“勤哉有似可教者也”!演绎一下,就是:刘彻呀,你这等作为,好像孺子可教啊!对西王母如此居高临下的“革命导师”口吻,武帝如闻天籁,“下席跪诺”。堂堂大汉皇帝,如此跪拜听令,堪称古今罕有。到了七月七日,武帝传令迎接西王母,“以紫罗荐地,燔百和之香,张云锦之帏,燃九光之灯,列玉门之枣,酌蒲萄之醴”,武帝盛装立于陛下,恭候圣驾,直到半夜时分,忽闻云中仙乐阵阵,箫鼓齐鸣,王母与麾下众神驾到,“或驾龙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鹤,或乘轩车,或乘天马,群仙数千,光耀庭宇”——

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眼前的西王母,端庄雍容,天姿绝世,炫目生辉,俨然女皇,武帝仰视片刻,惊为天人,深感惊悚,于是轰然跪拜。王母摆摆手,说声罢了一起坐吧!邀请武帝升座,传令将仙桃摆上来,侍女王子登应声而出,端了一个圆如月轮之玉盘,盛着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色青,香气袭人,“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西王母与《汉武帝内传》

王母娘娘蟠桃会,各路神仙纷纷来

王母呕心沥血培植的昆仑仙桃——蟠桃,第一次惊艳亮相,就震惊了天界与人间,武帝打算自己种植,可惜土地贫瘠,只得作罢。食罢仙桃,观赏仙乐,“乃命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灵之簧,婉凌华拊五灵之石,范成君击湘阴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钧。”

这一番仙乐表演,可谓十八般武艺齐出:王子登的“八琅之璈”,董双成的“云和之笙”,石公子的“昆庭之金”,许飞琼的“震灵之簧”,婉凌华的“五灵之石”,范成君的“湘阴之磬”,段安香的“九天之钧”——如此精妙灵妙绝妙的一席仙乐,把一干听众听得如醉如痴,武帝兀自呆愣了好久,好久,心底不禁暗自嘀咕:神仙之乐,居然如此动听?——望着痴痴迷迷的武帝,西王母轻启朱唇,开始对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她说:

夫欲修身,当营其气,《太仙真经》所谓行“益、易之道”。“益”者益精;“易”者易形。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离死厄。行益易者,谓常思“灵宝”也。“灵”者神也;“宝”者精也。子但爱精握固,闭气吞液,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神,神化为液,液化为骨。行之不倦,神精充溢。为之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形易”则变化,变化则成道,成道则为仙人。吐纳六气,口中甘香。欲食灵芝,存得其味,微息揖吞,从心所适。气者水也,无所不成,至柔之物,通至神精矣。

西王母与《汉武帝内传》

西王母说,我听说刘彻你贵为皇帝,轻死海之禄寻道求生,“勤哉有似可教者也”!

西王母言罢,“驾龙严车欲去,帝下席叩头,请留殷勤,王母乃止”,于是派遣侍女郭蜜香,前往邀请已经四千年不见的闺蜜、上元夫人阿环,前来闲话叙旧。两个色彩缤纷神采奕奕的仙界圣女,一唱一和,训示武帝,时而耳提面命,时而循循善诱,并授武帝《灵光经》、《六甲灵飞》、《五岳真形图》等仙界典籍,帝视若珍宝,一再叩头拜谢:“彻下土浊民,不识清真,今日闻道,是生命会遇。圣母今当赐以真形,修以度世……既蒙启发,弘益无量,唯愿告诲,济臣饥渴,使已枯之木,蒙灵阳之润,焦炎之草,幸甘雨之溉,不敢多陈。”对于王母所赠宝书,“皆奉以黄金之箱,封以白玉之函,以珊瑚为轴,紫锦为囊,安著柏梁台上”。

至此,这次绮丽炫目的“王母武帝七夕会”,圆满落下了帷幕——“王母与上元夫人同乘而去,人马龙虎,导从音乐如初,而时云彩郁勃,尽为香气,极望西南,良久乃绝。”

西王母与《汉武帝内传》

汉武帝之茂陵,千秋英雄气,至此尚凛然

文章至此,本该结束了,然而作者意犹未尽,其情感跌宕骤然爆发,行文也由绚烂转为哀戚,谈到了武帝之死——

至元狩二年二月,帝病,行周至西,憩五柞宫。丁卯,帝崩,入殡未央宫前殿;三月,葬茂陵。是夕,帝棺自动,而有声闻宫外,如此数遍,又有芳香异常。陵毕,坟埏间大雾,门柱坏,雾经一月许日。

书中记载,武帝冢中有一只玉箱,一支玉杖,乃西胡康渠王所献之宝物。后四年,有人在扶风市场上购得此二物,有昔日武帝侍者见了,连忙报告官府,官府查明,买者乃商人一枚,自关外来,从一小巷中购得此物,花了青布三十匹、钱九万,并不知卖者姓名,其结果是:商人放行,宝物没收,交付太庙。正是:宝物归陵寝,黄叶犹飘忽。魂归知何处,至今酹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