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鮮鋪:吃飽,就挺好的

攝影:羅健飛丨文:魚頭
編輯:微報老王
尊重原創,拒絕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

關於餐廳的定位,可以按“時尚餐飲”“商務宴請”等來分類,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更加簡單粗暴的方法:“吃飽飯”“吃菜的”“吃酒的”“消遣一下”(純屬作者主觀臆斷,不接受反駁)。而食在鮮鋪,就屬於第一種——“吃飽飯”。

食在鮮鋪:吃飽,就挺好的

.


食在鮮鋪:吃飽,就挺好的

.


食在鮮鋪:吃飽,就挺好的

.

食在鮮鋪位於馬王堆南路與東進路交匯處,一句“所有食材源自鄉間”,倒是給人一種親近感。店內八仙桌,紙燈籠,青瓦屋簷,外加掛在牆上的糧食等,這些帶著農家風味的一切設計與裝修,都貼合了一開始的“親近感”,是的,有一種“我吃得起”的親近感。老闆姓吳,大家管他叫新良哥,廚師出身,後自己開店,與朋友一同創立的餐飲品牌“老街流水席”“黃包車”等,都曾收穫不錯的反響。

大約老闆是個操心人,又或者新開業人手不太夠,新良哥一會兒是跑堂,一會兒是迎賓,忙得不亦樂乎。

食在鮮鋪:吃飽,就挺好的

.

“妹陀,點幾個什麼菜”

“老闆,你這裡年夜飯訂不咯”

“不好意思啊,借你的菜拍個照”

小店的優勢,在於大家都很隨意。人均40的消費,超高的性價比,也能讓你欣然接受,畢竟這是一個讓你吃下幾碗飯的地方,至於那些額外的服務,也就不用太挑剔了。即使偶有上菜耽誤,你也不會覺得惱火,喊一聲就行,像在家裡一樣隨意。

鄉里食材進城來,看上去很美好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翻閱各大美食公(ying)眾(xiao)號的人,或者乾脆本身就愛走街串巷嘗百味,也許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餐飲人開始重視健康,強調食材,這不禁讓人感嘆,真好啊,人民的生活質量節節高升。

食在鮮鋪:吃飽,就挺好的

.

於是,食材陳列櫃成了各大餐廳的重點“被關注對象”。有直接在店裡養魚養蝦的,有在門口種菜的……鮮鋪的做法是,將一些特色食材例如干辣椒、土雞蛋等用篩或簍悉數盛好,陳列在明廚前,順便在上方掛一塊黑板,手寫的菜品與單價,看起來十分接地氣。

“這個幹辣椒,收來的時候就是這樣,看起來油亮亮的,特別香……”

據介紹說,這店裡許多食材都是老闆去到鄉里跟農戶收的,遇上趕集時也能買一些。沒有工業化生產,如何保證穩定供貨?吳老闆攤攤手,表示沒法子,“收到什麼食材就賣什麼”,還挺“任性”。

大眾對於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的喜愛,華農兄弟憑著“一百個理由吃竹鼠”一夜爆紅……從這些現象裡我們可以看出,鄉間的一切對於久居在城市的普通人來說,都是那麼神秘。餐飲人也許更早的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鄉里食材”成為了他們的“標配”,似乎誰店裡沒有個土食材,就差了那麼點意思。“土”雖然意味著“無添加”“天然”“手工”,但同時也代表著“沒有穩定靠譜的食材供應”,如何解決?

如何保證每一批食材質量?是與農戶達成固定合作關係,還是建立自己的食材基地?看來選擇了“鄉里食材”這一步,需要面臨的問題還很多。哦,前提是,這一切的宣傳都是真的,如果只是當做噱頭,那又另說了。

明檔,解決食客的“食品安全”焦慮

近年來,媒體對於餐廳的“偏愛”持續增長,畢竟食品安全是人民的頭等大事。明廚亮灶成了不少餐廳“必殺技”,食在鮮鋪也自然不例外。傳說中擁有 “農村戶口”的豬被宰殺後,直接送到店裡,一大塊一大塊的生豬肉就這樣掛在明檔前。此外,還有廚師小哥現場操作切肉給你看。真的勇士,敢於正視暢快淋漓的剁肉現場。這場景讓人心中湧起一種莫名的悲壯“哦,生命誠可貴啊”。

食在鮮鋪:吃飽,就挺好的

.

明檔,現場操作,食材展示……這一切的動作,目的當然都是為了告訴你:這裡乾淨衛生,食材新鮮靠譜,可以放心的吃飯。畢竟,在眼皮子底下完成的事,總是覺得靠譜些。

食在鮮鋪:吃飽,就挺好的

鮮鋪大炒肉

好在最終效果也是不錯的。一道鮮鋪大炒肉,切成片的五花肉,搭配背裡脊肉、鮮排骨,與小米椒、土蒜苗等同炒,稍作調味,再撒點胡椒粉,下飯甚佳,下酒亦可。據說,一頭300斤的豬隻能挑出12斤好的背裡脊肉,也算是難得了。一道菜下來,讓愛吃肉的人直呼“到位”。

食在鮮鋪:吃飽,就挺好的

花石香乾


食在鮮鋪:吃飽,就挺好的

大盤雞

嗯,“人民對美好食物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