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迷人难劝,今日临危可自省——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执迷人难劝,今日临危可自省——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执迷人难劝,今日临危可自省——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不论是天潢贵胄还是普通百姓,谁家的孩子都是父母眼中最优秀的骄子,哪管在他人眼中,这个宝贝儿是不是让人牙痒的“熊孩子”。幸好,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被血缘深情蒙蔽了双眼,战国时期的触龙就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中国古代的礼制也非常讲究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儿童开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元杂剧中也有一位父亲,在弥留之际把顽劣的儿子托付给至交,请他教导护佑。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中对纨绔子弟扬州奴的刻画入木三分,他无识人之明,整天与狐朋狗友胡作非为,目无尊长,不听良言,懒惰成性。平生最大的怵头就是父亲这个不苟言笑的好友——东邻李茂卿,人称东堂老。知子莫若父,赵国器心知自己死后,扬州奴定会挥霍家产,惹人笑谈。因此死前逼子签下文书,托孤于东堂老。

执迷人难劝,今日临危可自省——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东堂老对扬州奴的管教自有一套方法。先是冷眼旁观,不曾插手。扬州奴自父亲去后,典卖家中物业,挥霍干净。又忍不住佞友撺掇,想要变卖唯一的家产祖宅。但此事必须得获得东堂老的认可。扬州奴带着损友扭扭捏捏的上门扯谎,谎称要做买卖没有本钱,将房子卖了好充当本钱。东堂老也不戳破他谎言,只自己拿现钱将他家祖宅买下。再好言相劝,分析利害。在明月楼当面戳穿无赖柳隆卿和胡子传的腌臜心肠,无奈扬州奴油盐不进,东堂老只得随他去了。等柳隆卿、胡子传剥光扬州奴家财,从此也不再兄弟相称了。扬州奴带着妻子寄身破窑,连米粥也难以为继。含羞忍臊来东堂老家寻顿饱饭,讨了一贯钱安安生生的去做生意了。先卖炭,再卖菜,这才双脚落地,识得了人间的柴米油盐贵。东堂老细细地盘问他每日营生,知道扬州奴终于迷途知返,步入正途。则在寿辰当日设宴邀请街坊邻居并扬州奴夫妻。宴会中以众街坊为证,公开了赵国器生前托孤与他定下的契约。原来是:今有扬州东关里牌楼巷住人赵国器,因为病重不起,有男扬州奴不肖,暗寄课银五百锭在老友李茂卿处,与男扬州奴困穷日使用。每逢扬州奴变卖祖产物业,东堂老都暗地托人转买而来,好生替他经营着。今看扬州奴改邪归正,便将这物产完璧归赵。

执迷人难劝,今日临危可自省——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东堂老劝扬州奴不仅是口头之教,更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花费了无数心血,只为完成好友生前的嘱托。

忠肝义胆之人,千金一诺之信,浪子回头之心,一出《东堂老劝破家子弟》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