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國綠泥,全網最客觀的介紹

經常在一些論壇、聊天群裡見一些壺商帶著神秘又詭異的語氣不無得意地炫耀自己的原礦民國綠泥是賣了多少人情、面子、通過多麼繁雜的手段、艱難萬分地從一個多麼位高權重的大神手裡求得。每見此景,我都知趣地退避三舍,免得擋人財路,招來血光之災。今日斗膽,藉著古樹茶的茶力,在此大放厥詞一番,如有得罪——好漢饒命!

有史可查,明萬曆十七年王世懋《窺天外乘》記載:“……官窯,我朝則專設於浮樑縣之景德鎮,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萬曆十九年高濂《遵生餘箋》亦有“宣窯之青乃蘇渤泥青”的記載,隨後的數百年,關於蘇麻離青屢有著錄。

關於民國綠泥,全網最客觀的介紹

著名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

從元代以及明洪武、永樂、宣德等中國早期青花瓷特殊的髮色,並結合文獻及現代化學分析可以明證——蘇麻離青即是來自伊拉克薩馬拉(Samarra)的鈷藍料。蘇麻離青又稱蘇泥麻青、蘇勃泥青、蘇泥勃青等,簡稱“蘇料”,其實就是薩馬拉(Samarra)的音譯。蘇麻離青屬低錳高鐵類鈷料,青花呈色濃重青翠,色性安定,因為蘇麻離青含鐵高而含錳量低,在適當的火候燒造下呈現出藍寶石般的鮮豔色澤,還會出現銀黑色四氧化三鐵結晶斑,即“鐵鏽斑痕”,俗稱“錫光”。元代景德鎮與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繪製花卉枝葉,明成化以後,漸被回青等代替。

關於民國綠泥,全網最客觀的介紹

回青效果

紫砂壺用到的這種原料應該在清末了,當時在宜興出土了大量的六朝青釉陶瓷,紫砂從業者們覺的如果將這個顏色放到紫砂壺上,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喜歡,於是他們在段泥中加入這種顏料,使得紫砂呈現出非常靚麗的色澤效果。然而由於這種原料比較精貴,所以在當時並未能得到推廣。直到民國後期,上海城隍廟古玩經營者,應收藏家的要求,聘請了一批丁蜀的制壺高手到上海做壺,在普通的段泥中添加了這種顏料,民國綠泥就這樣在大上海誕生了。這種泥料做的壺會呈現淡綠偏藍的肌理效果,是仿古紫砂壺的好材料,在當時就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

關於民國綠泥,全網最客觀的介紹

吳雲根-傳爐

1949年以後,紫砂進入了另一個特殊的發展時期,從1956年紫砂合作社成立,到1966年文革開始,紫砂分粗貨和細貨兩類,粗貨就是日用的普通茶壺,細貨就是工藝品,當時,做的好的工手把粗工細做,一般都是出口或各家友誼商店的定貨。民國綠泥是絕對不會用於粗貨的,只能用於細貨,而且一定是提供給手藝特別高的人做。

關於民國綠泥,全網最客觀的介紹

吳雲根-線圓

到了80年代中期,由於民國綠泥壺的定量越來越大,於是,就開始用德國生產的氧化鈷。氧化鈷CoO,成色為深藍,是最穩定的呈色劑之一。不管是重複燒,還是在任何的釉料下,它都呈現穩定的藍色。0.25%的氧化鈷在釉中呈現出豔麗的藍色,1%的氧化鈷在釉中呈現出非常深的藍色,氧化鈷稍高於1%時,則會呈現藍黑或黑色。進入2000年以後,人們在添加氧化鈷的同時,還會添加少量的氧化錳,鐵等使紫砂表面的呈色更加豐富多彩變幻莫測。

關於民國綠泥,全網最客觀的介紹

俞國良-漢君

近現代,許多大師都出過這類綠泥作品,比如吳雲根,朱可心,顧景舟,蔣蓉等。我在前面的篇章中講過,看問題應該站在當年特定的歷史背景跟社會環境下才公平,那個年代沒有“化料影響健康”這類概念,所以拉大師站臺來為化料壺搖旗吶喊,未免不公。而更有一些壺商,直接化身天才判官,在沒有一張實驗室檢測報告的情況下,直接宣判大師所用民國綠泥綠色無毒環保健康,而“不良商家”所用的民國綠泥則嚴重危害人體健康。至於誰是良家、誰是無良奸商,怎麼區分,憑何依據區分,天才判官們沒說。

關於民國綠泥,全網最客觀的介紹

顧景舟-如意仿鼓

以民國綠泥、天青泥這類名稱出現的紫砂壺現在市場上可以說隨處可見,並且繼續消費著它們的“珍貴”和“罕見”。我一直跟壺友說,如果真的喜歡紫砂,把注意力放在形跟工上就好,泥固然重要,但不要去過度追求“稀有品種”,因為這種追捧,很容易讓你投入化料的懷抱。與其追求遺患無窮的一時刺激,何如享受淡泊寧靜的當下?

關於民國綠泥,全網最客觀的介紹

蔣蓉-荷葉青蛙壺

【往期內容回顧】

歡迎交流探討,學海無涯,文章如有疏漏敬請不吝指正。

覺得不錯就請分享給您的朋友,讓謠言止於智者,讓買壺少花冤枉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