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期”就倆禮拜 想吃榆錢太不容易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雅)萬物回春,榆樹上又要結出一串串嫩綠的榆錢。榆錢其實就是榆樹花,因為形狀酷似銅錢,故被叫做榆錢。此外,它又是“餘錢”的諧音,被賦予了“富裕”的吉祥寓意,因此更受到老北京人的喜愛。

“档期”就俩礼拜 想吃榆钱太不容易

榆錢入菜 真正的季節限定

榆錢香甜可口,用它做的菜餚更是春天飯桌上的一大特色。

每到三月底四月初,是榆錢剛剛長出嫩芽的時候,一串串摘下來。綠油油的放在大盆裡,倒滿水,撒上些鹽,反覆洗上幾次,瀝乾水分,就可以開始用來做美食了。

“榆錢窩窩”、“榆錢炒肉”、“榆錢小米飯”、“榆錢雞蛋”等都是招牌做法,吃一口,立刻找回小時候的感覺。

可惜的是,全年滿打滿算也就倆禮拜能吃到榆錢,是真正的季節限定美食,再加上榆樹在北京相對來說越來越少,如今想吃口榆錢真心不容易。

“档期”就俩礼拜 想吃榆钱太不容易

榆錢窩窩 吃的就是個回憶

老北京最常做的是榆錢窩窩。今年72歲的魏老太每年春天必做榆錢窩窩,家裡人愛吃,親戚鄰居有時候也來討要幾個。老人說,她每次都是先用鹽將榆錢揉一遍,再放進蔥姜使勁揉,“揉狠點,入味,好吃”。

然後,老人將麵粉、棒子麵陸續加入榆錢,繼續搓揉。“讓麵粉跟榆錢摻和均勻了就行,面量自己定,只能說揉著看,感覺黏合度很好了就行了。”

魏老人說,糰子不散就是黏度合適。揉好糰子,上鍋蒸十五分鐘就成了。等榆錢窩窩出鍋,一掀鍋蓋,一股清新的香味撲面而來,伴隨著米香,讓人食慾大增。

老人說,小時候長在農村,那時候榆錢樹隨處可見,榆錢隨處可摘。現在,城市裡榆樹少了,也害怕有殺蟲藥,想要吃口新鮮乾淨的榆錢太費勁。“如今能吃上一頓榆錢窩窩那可是很稀罕的。其實,不止是為了吃個稀罕,更多的感覺是過去的一種回憶。”

榆錢炒肉 熗完鍋炒啥都香

一些打著回憶牌的飯館,更將榆錢作為季節限定美食,在春天重點推出。在一家農家樂,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看到,榆錢炒肉已經出現在了新的菜單上,售價38元,但還沒有現貨。

“档期”就俩礼拜 想吃榆钱太不容易

榆錢小米飯。受訪者供圖

老闆說,每年春天,都有人專門過來吃榆錢,今年三月初就有人來,可是那會兒榆錢還沒有下來,“只要一過了春分節氣,就能吃到了,到時您可得嚐嚐,因為就這倆星期才能吃到,不嘗可要後悔啊,榆錢炒肉別提多香了。”

老闆介紹著榆錢的菜餚,有榆錢炒肉、榆錢雞蛋、榆錢炒河蝦、榆錢小米飯等,“都是村裡自己種的榆錢,乾淨,味道香甜。只要蔥薑蒜一熗鍋,把榆錢往鍋裡一放,不管是什麼肉片,放進去炒都很香。”

校對 何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