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醉酒说错话,引起西晋全体官员大讨论,司马炎如此处置他

庾纯,字谋甫,博学有才义,是个纯正的儒教徒,跟权臣贾充不和。一次贾充请吃饭,庾纯姗姗来迟,贾充问,你平常走路都在别人前面,现在为啥却走在别人后面?庾纯说,我早上去市场遇到点事,比较麻烦,处理完来的迟了。(充谓曰:"君行常居人前,今何以在后?"纯曰:"旦有小市井事不了,是以来后。")其实这是两人在互相嘲讽。原来庾纯祖上有干过仪仗队的,每次都走在队伍前面开道;贾充祖上有干过市场管理员的,每天跟市井之徒打交道。这些工作都不大体面,所以成为笑柄。(纯之先尝有伍伯者,充之先有市魁者,充、纯以此相讥焉。)

到了敬酒时候,贾充觉着自己比庾纯牛逼,因此庾纯敬他酒不喝,庾纯说,我给你敬酒你为啥不喝,给脸不要啊。贾充说,你连自己父母都不供养,你还有脸说我。庾纯被戳中要害,直呼其名道,贾充,天下凶凶,由尔一人。你就是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贾充说,我侍奉二主(指司马昭司马炎),荡平巴蜀,何罪之有?庾纯说,高贵乡公曹髦咋死的(高贵乡公曹髦是贾充奉司马昭之命派成济刺死的)?众人一听,这么犯忌的话都说了出来,赶紧散了。


此人醉酒说错话,引起西晋全体官员大讨论,司马炎如此处置他


贾充手下想抓住庾纯法办,庾纯的朋友赶紧把他拉走了。贾充又羞又怒,给晋武帝上书,要求辞职。庾纯也怕了,上表辞职。并且自我检讨道:臣不自量,饮酒过多。醉乱行酒,重酌于公,公不肯饮,言语往来,公遂诃臣父老不归供养,臣不服罪自引,而更忿怒,厉声名公,临时喧饶,遂至荒越。一切都是我的错,贾充骂我是对的。我喝醉了信口胡言,请求皇上治罪。晋武帝说,汉武帝时灌夫喝醉酒大骂宰相田蚡,结果被杀头。庾纯托醉肆忿,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陵上无礼,悖言自口,宜加显黜,以肃朝伦。遂免纯官。

再议庾纯不孝之罪。太傅何曾说,按照大晋法律,父母上了八十岁,一个儿子不得当官;父母上了九十岁,全家人不得当官。庾纯父亲八十一岁,庾纯兄弟六人,三人在家侍奉老父,因此庾纯不违法。司徒石苞说,庾纯贪图官位,忘了家中老父,还不听人劝,口出大逆不道之言,纯属不忠不孝之徒,应该削去爵位。司徒西曹掾刘斌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如果每个人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那么皇帝跟前就没有大臣了。所以一个人如果为官,就得听皇帝的话,把父母放在一边;如果为民,就得听父母的话,不能为了做官把父母丢下不管。现在庾纯身在朝廷,自当以国家大事为重,听从皇帝调遣。


此人醉酒说错话,引起西晋全体官员大讨论,司马炎如此处置他


大臣们把皮球都踢到了司马炎手里,司马炎下诏:庾纯喝醉酒说错话,这是人之常情,不能按照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一个俗人。再说贾充也醉了,如果他没醉,也不会在众人面前责问庾纯为啥不辞职回家孝敬老父这样的荒唐之语。古人云:由醉之言,俾出童羖。一个人醉酒说错话,就得罚他一只没角小公羊。我之所以免了庾纯的官,就是让他引以为戒,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没多久庾纯父亲去世,庾纯回家守孝,年六十四卒。


此人醉酒说错话,引起西晋全体官员大讨论,司马炎如此处置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