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减负,投标保证金到底该如何处理?

投标保证金该不该成为企业减负的“眼中钉”?这一直是企业及政策在努力化解的事儿。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保证金被认为是必须要缴纳的。但是如果碰到大金额时,难免给投标企业造成现金流上的压力,因此,关于投标保证金的规则也一直在不断优化管理。某些地区明明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决定强制不收取保证金的做法也受到多方投诉,认为这一举动不合规。其实,为企业减负有多种渠道,投标保证金不应成为应有之义。

要减负,投标保证金到底该如何处理?

投标保证金可以起到,约束投标人行为的作用

要求投标人缴纳投标保证金很有必要,可以约束投标人的行为,使其遵守承诺,必要时可以采用不予退还、没收等处罚措施,对规范投标人行为、净化投标环境、提高采购效率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投标保证金本身不会对企业的成本造成很大的提升(一般只要及时退还),而且成本应当综合考虑整个项目的成本,投标保证金的取消可能会增大围标串标或放弃中标的几率,间接增加了采购成本。

要减负,投标保证金到底该如何处理?

投标保证金的收取,应由采购人决定

收取投标保证金是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赋予采购人的合法权利,实践操作中,绝大多数采购人为保障其自身利益,往往都会选择收取投标保证金。近年来,国家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不断强化采购人的主体责任,给予采购人更多权利,以充分体现采购人在采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部门文件形式禁止采购人收取投标保证金,实际上剥夺了采购人的合法权利,既违背了法律法规,也不符合国家政策精神,有越位嫌疑。

要减负,投标保证金到底该如何处理?

某项目投标保证金金额

应该多渠道为企业减负,投标保证金不应成为应有之义

为企业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采购大有作为。如实行全流程电子化,采取网上报名和网上不见面开标让企业少跑路,取消标书收费和采用电子标书以降低企业投标成本;大力推行政采贷、投标保证金保险等金融业务,释放企业流动资金,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对技术标准统一、市场货物充足、价格波动较小、服务标准无准入限制的通用产品,可以降低保证金收取比例等等。

要减负,投标保证金到底该如何处理?

投标保证金的金额是多少才合适?

投标保证金的金额通常有相对比例金额和固定金额两种方式。相对比例是取投标总价作为计算基数。为避免招标人设置过高的投标保证金额度,不同类型招标项目对投标保证金的最高额度均有相关规定。

1.工程建设项目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和《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均规定,投标保证金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2%,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

要减负,投标保证金到底该如何处理?

2.勘察设计项目

《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第24条规定,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保证金数额一般不超过勘察设计费投标报价的2%,最多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

3.政府采购项目

《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33条规定,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的2%。投标保证金应当以支票、汇票、本票或者金额机构、担保机构出具的保函等非现金形式提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