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领兵的李建成为何突然主动请缨,都是魏征搞的鬼!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大一统王朝。在唐王朝的建过程中,李世民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最终他也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成为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创造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王朝的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君臣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凝练了思想家荀子在《荀子·王制》中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提出了:"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封建统治者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而唐太宗对于这一思想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久不领兵的李建成为何突然主动请缨,都是魏征搞的鬼!

武德三年,唐王朝以李世民为帅统兵消灭洛阳的王世充,而王世充此时已经称帝,国号为郑。王世充知道唐王朝平定了薛仁杲和刘武周以后,下个目标就是自己,所以早早征集兵马、囤积粮草做好了长期战争的准备。唐军统帅李世民每每亲自率兵侦查敌情。经过长期苦战,终于将王世充包围在洛阳,打的王世充龟缩不出。无奈之下,王世充只得向河北地区的夏王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与王世充虽然互有嫌隙,但他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领兵十几万来救援王世充。

窦建德本是农民,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候窦建德曾经参军并担任低级军官。后来见百姓民不聊生、士卒苦不堪言,在隋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窦建德也带领一批抗拒东征的士兵,聚集附近百姓在河北、山东地区起义,窦建德待人和善,重情重义。在河北山东地区深得民望。当王世充被围困在洛阳之时,亲自带领军队救援王世充。而唐军此时即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李渊也要求退兵,李世民则力排众议,坚持让李元吉围困王世充,自己则率领部分军马抢在窦建德之前据守军事重地虎牢关。双方在虎牢关对峙,经过长期对峙,窦建德的兵马锐气逐渐消磨殆尽,有人建议窦建德放弃直接救援洛阳而北上渡过黄河攻击唐王朝山西地区,伺机进取长安。却被窦建德拒绝了。窦建德的军马整天在城下叫战,一连数十日,唐军就是坚守不出。一日,窦建德又来叫战直至中午,士兵饥渴难耐,窦建德去军营歇息,接受群臣朝拜,李世民趁此发动突击,双方杀得昏天暗地,唐军十分英勇。窦建德军队大败,窦建德也被活捉。

久不领兵的李建成为何突然主动请缨,都是魏征搞的鬼!

李世民把窦建德押送到洛阳城下,王世充见援军无望,开城投降。王世充与窦建德一起送往长安。可是王世充被流放,深孚民望的窦建德却被杀。不久,因为唐王朝在河北地区政策失误,已经投降唐王朝的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徐圆朗在河北山东地区聚集数百兵马反叛,当地百姓纷纷响应,短短数月叛军已占领窦建德原来统治的所有地区,唐王朝大为震惊。无奈之下,李渊意欲派遣李世民平定叛乱,此时太子李建成却在魏征的建议下主动请缨,承担起平叛重任。

久不领兵的李建成为何突然主动请缨,都是魏征搞的鬼!

那么,一向安静的李建成为何要求出战呢?

一是因为李世民军功威望远远超过了太子。深刻的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而太子虽然在唐王朝建国之初有一些军功,但远远不如李世民。而一个帝王地位的稳固,军权很重要,所以李建成需要建立功业,掌握一定军权。

二是李世民杀了深孚民望的窦建德,河北、山东地区民心未附。这是一个收拢民心的绝好时机。窦建德在河北地区深孚民望,甚至几百年后的晚唐,河北仍有人祭祀窦建德,而李世民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在安抚民意上却是失败的,这就给李建成留下了机会。

久不领兵的李建成为何突然主动请缨,都是魏征搞的鬼!

不过,窦建德余部的降而复叛和太子的平叛招抚也给李世民深深地上了一课,这对于李世民日后关于君民思想、执政理念的形成有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正是对于这一事件的不断反思,成就了一代著名君主!(图源网络)(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