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531後併網戶用光伏,可申報2019年額度!

2月18日下午,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召集相關企業舉行座談會,就2019年光伏發電建設管理相關工作徵求企業意見。

明確531後併網戶用光伏,可申報2019年額度!


會議透露出今年我國光伏發電建設管理工作將有重大機制創新:

一、“量入為出”,以補貼額定裝機量。財政部、發改委和能源局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即就2019年光伏發電相關工作進行了多次協調,打破了以往三家單位“各自為政”導致補貼總量和裝機規模脫節的情況。

二、明確將光伏項目分為需要國家補貼和不需要國家補貼項目。不需要補貼項目由各省按平價低價項目政策組織實施。將需要補貼項目劃為5類:

1、扶貧項目;

2、戶用光伏;

3、普通光伏電站(地面電站);

4、工商業分佈式光伏;

5、領跑者、特高壓通道配套等專項項目。

三、首次將戶用光伏單列並給予單獨規模,實施固定補貼。國家能源局年初發布國家補貼支持的戶用光伏年度裝機總量,由電網公司每月公佈上一個月的裝機量,當公佈的上一個月裝機量已突破總規模限制時,本月最後一天為本年度可享受國家補貼的戶用光伏併網截止時間(即戶用光伏有一個月緩衝期)

四、解決去年戶用光伏531政策的遺留問題。明確戶用光伏在去年5月31日後併網未納入國家補貼規模的,可以申報2019年額度。

五、除扶貧、戶用和原已批准的特殊項目外,分佈式和地面電站全部採用競價的方式獲取補貼指標。

根據項目所在的資源區劃分,以申報上網電價報價(以釐為最小單位)較各資源區招標上限電價下降額評比,降幅大的排前,以確定納入補貼範圍的項目,直至入選項目補貼總額達到國家規定的當前新增項目補貼總額限額為止。

六、不再將項目規模以“撒胡椒麵”的方式分配到各地方,招標由各省組織申報,但由國家統一排序,補貼申報和競價原則上一年一次。

七、項目競價是以投產的季度即併網結點算,如因種種原因沒有建成,則可以延後兩個季度,同時電價按相關規定退坡,如兩個季度後還沒有建成,則取消補貼資格。

在去年政策出現較大變動的情況下,我國光伏裝機仍實破44GW,創歷史第二高,遠超業界預期。今年政策怎麼定才能避免行業大起大落,達到支持我國光伏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目的,確實是門技術活,這也是為何2019年光伏政策遲遲未出的最重要原因。

小編初步看,這次2019的光伏新政,是主管機構反覆醞釀的結果,體現了穩中求進的思路,值得期待,如能順利實施,今年光伏裝機量將超2018年:

——以補貼額度定裝機規模,或改變以往光伏項目建成數年仍遲遲得不到補貼的窘況。

——響應行業呼聲,考慮到戶用光伏也是類似於光伏扶貧的民生工程,對戶用光伏給予“單獨指標,固定補貼”的“優待”。同時解決了去年531的遺留問題。

——能源局充分聽取行業“降價保量”的意見,借鑑此前“領跑者”和國際上的先進經驗,通過競價來發現價格,有利於進一步降低補貼強度,從而將增加裝機量。

——競價以全國排名的形式公開進行,避免了一些暗箱操作,有利於降低項目的非技術成本,一批能力強,有競爭優勢的開發企業將從中獲益。

——將工商業分佈式和集中式電站放在一個盤子中競價,中東部地區真正自發自用的分佈式光伏將獲利,同時光照資源好,土地價格便宜的地區也能發揮地面電站規模效應的優勢,“宜分佈式則分佈式,宜地面電站則地面電站”,兩種項目將保持一個相對平衡。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分佈式光伏單個項目體量從幾十千瓦到數兆瓦不等,業主數量巨大,能否同時應對如此數量級的項目報價評比,是能源局和相關機構的重大考驗。

考慮到此次競價是首次推出,同時分佈式和地面電站在同一平臺競標,我們以江蘇為例說明:

按之前發改委價格司對外徵求意見的價格看,分佈式光伏固定補貼0.1元,江蘇所在的三類資源區標杆電價為0.55元。因此江蘇的“自發自用,餘量上網”的分佈式光伏項目標杆電價為:當地脫硫燃煤標杆電價0.391+0.1=0.491元。

如A企業開發的分佈式電站,以自發自用模式報價0.461元,則較招標上限電價下降了0.03元,如以全額上網模式報價0.52元,同樣較招標上限電價下降了0.03元。如果B企業在江蘇開發的地面電站,報價0.53元,則A企業的降價額0.03元,B企業的降價額0.02元,A企業在排名中就要靠前。如A企業自發自用的分佈式項目在全國大排名中中標,則不論自用的電價是多少,國家將給該項目固定補貼0.461-0.391=0.07元/度。

據悉,本週能源局新能源司除會徵求企業意見外,還要廣泛徵求行業協會、相關專家、金融機構的意見。我們希望相關方能再加一把力,抓緊時間儘快出臺政策,畢竟今年一季度時間已經過半,留給光伏企業開發項目的時間已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