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漠北”成了匈奴的代名詞

《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最近上映,用宣傳文上的話說就是——“《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主要講述公元74年,一代戰神耿恭率三百大漢將士,歷經200余天,死抗兩萬漠北外番的圍困進攻,最終僅13人生還獲救的歷史壯舉。”

這是一部讓很多網友翹首以待的電影,就憑它是一部罕有的弘揚我大漢軍威的史詩級影片,就值得買票進場了。


當“漠北”成了匈奴的代名詞



不過等看完電影,有網友感覺自己彷彿被雷劈了一下,因為該影片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漢軍的敵人“匈奴”兩字,代之以“漠北大軍”。網友就納悶了,不知匈奴算尊者還是長者,還需要避諱?


當“漠北”成了匈奴的代名詞



匈奴,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近代西方主流歷史學家一般認為,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歡以馬征戰並相互結盟的混合遊牧民族,只是民族集團而非同種族群。

匈奴人披髮左衽,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在秦末漢初強大起來,並控制了西域,《史記》、《漢書》等書均留有記載。

強盛時,他們曾把西漢政權,欺負得不要不要的。

漢開國時期,漢高祖劉邦就被匈奴人圍在白登,差點把命丟在那兒,其後的文景兩帝也在匈奴的威壓下,不得不採取一系列綏靖政策。

天佑中華,出了漢武帝。漢武帝裹挾著前朝幾代君王攢下的家底去找場子,終於揚眉吐氣地把匈奴打退到漠北。

之後便是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冠軍侯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漢軍發動了漠北大戰,大獲全勝,“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今貝加爾湖)”。


當“漠北”成了匈奴的代名詞



公元前53年,王昭君的夫婿,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率眾投降西漢,此後60餘年,漢與匈奴保持了和平。

東漢時匈奴再次分裂為南北匈奴。由於北匈奴叛服不定,東漢王朝被搞煩了,決心要滅了它。

公元89年,燕然大戰爆發,漢將軍竇憲大破北匈奴,班固在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麓勒石,銘刻《封燕然山銘》。這就是燕然勒功,一個可以和封狼居胥相提並論的中華武將最高境界。

這次燕然大戰,加之後來同樣由竇憲組織的金微山(今阿爾泰山)之戰,漢王朝徹底解決了持續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


當“漠北”成了匈奴的代名詞


北匈奴在大漠上無法立足,殘餘部眾西遷,差不多歷時三百年,遷到四千公里之外的黑海北岸,在那裡引發了多米諾骨牌式的民族大遷移——當地原住民西歌特部落,受不了北匈奴的威壓,向西侵入了多瑙河上游。原住多瑙河上游的汪達爾部落,又受不了西歌特人的逼迫,繼而向西侵入了羅馬帝國,最終導致羅馬帝國土崩瓦解。

自此,北匈奴從中華家的歷史中消失了,故土也被逐漸西移的鮮卑人佔據。南匈奴雖曾數次叛漢,都被一一平定,南匈奴的單于也由東漢政府所立、或經東漢政府認可,已經同內地諸侯王沒有區別。

東漢末年,南匈奴最後一任單于(42任),到鄴縣拜見當時的丞相曹操,曹操把他留在了當地,匈奴汗國名存實亡,之後社會生產與生活方式逐漸變得與漢族一樣了的匈奴民族,最終為漢族融合。

就這麼一個在中國消亡了近2000年的民族,現在突然成了禁忌,連電影上都不給提名字,網友們不風中凌亂才奇怪了。

看大家是怎麼說的:

“寧願不做也不願做錯,官僚文化導致電影審查無擔當。”

“新時代的文字Y而已。”

“我們納稅太多了,轉移支付太多了,官僚集體太冗餘了,他們吃飽了撐的。”

“反正再怎麼我都不相信那時戰場上的人會擔心破壞民族團結,叫什麼‘漠北大軍’,簡直能笑死人,也太荒唐了。”

“一些少民沒有自己文字記載的歷史,到漢人的史書裡亂認祖先,sha匈奴某某委害怕少民不滿破壞民族團結,採取迴避的辦法。”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看門的大爺也要把自己手中的權利發揮到極致,套用到XX委和XX總局頭上,似乎再恰當不過。”

“抗日劇,以後也改成‘東海大軍’劇吧。”

……

出現這樣的情況,想必與當初製片方的設想,相距甚遠吧。

製片方美視眾樂副總裁葉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對電影《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的期待值非常高,作為積極響應國家文化政策的《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承擔的不僅僅是一瞬間的熱點,希望能撬動更多人關注歷史,關注英雄,找回屬於中國人的那份血性和剛性。

可影片中連消亡已久的敵人名字都不敢直呼,何談血性和剛性?

看來昔日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大漢天威,如今要讓步於“民族團結大於天”的政治需要了。

默哀三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