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棉花惹的祸——土库曼人从沙俄控制到走向独立的进程!

在土库曼人丰衣足食的时候,身边的一个强盗正垂涎欲滴。 邻居沙皇俄国崛起于19世纪上半叶。工业资本得到迅速膨胀的沙俄政府,迫切需要向南扩张以寻求新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市场。1818年至1821年间,俄国向土库曼地区派出了两支探险考察队,掌握了土库曼矿产、商业、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尤其是土库曼的长绒棉花使从遥远的美洲进口棉花的俄国人如获至宝,这也许是日后俄国入侵土库曼的直接原因。 建立了世界上疆域最广阔的帝国的俄罗斯人绝非盲目的进攻者,他们在准备工作未做好前是不会轻易出兵的。

都是棉花惹的祸——土库曼人从沙俄控制到走向独立的进程!

1859年至1871年,俄国先后派出了由资深军人组成的考察探险队和侦察部队,在里海东岸的克拉斯诺沃茨克湾建立了要塞,并实地侦察了萨雷卡梅什盆地和阿特列克河流域的大片地区。 一切准备就绪后,沙俄于1873年初开始,用了八年时间,占领了整个土库曼人聚居区。 在布哈拉和希瓦,俄国仍在名义上保留着埃米尔和汗王的头衔,这两个地区的土库曼人依然受布哈拉埃米尔和希瓦汗王的统治;而这两个地区之外的土库曼人则受俄国政府设立的外里海州的直接管辖。土库曼人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相对独立性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从此,土库曼人被迫屈从于这个强盗,并在大炮和刺刀的监督下大量种植棉花供给俄国,甚至棉花种植畸形发展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今天。 不要认为土库曼人没有血性,在敌强我弱的历史关头,历史应该允许一个民族选择示弱和沉默并耐心等待东山再起的机遇。 让梦想成真的最佳方式,就是从梦中醒来。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震碎了沙皇的独裁梦,土库曼地区纷纷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经济、文化、国防建设和外交斗争在客观上要求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起来。

都是棉花惹的祸——土库曼人从沙俄控制到走向独立的进程!

1922年10月,俄共中央全会根据列宁的建议,通过了各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联合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决议。时隔两月,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宣布发起组成苏联。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规定,苏联是各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联盟国家,各加盟共和国具有主权国家地位。除外交、国防、对外贸易、交通、邮电等方面的权力归联盟中央行使外,其他方面的国家管理权力均归各加盟共和国独立行使。之后,苏联发展为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15个加盟共和国。

都是棉花惹的祸——土库曼人从沙俄控制到走向独立的进程!

由此,苏联在世界历史上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奇特的国家结构形式,即以民族划界设立联邦主体的苏维埃联邦制国家。 看来,这是一个凑热闹和归大堆的时代。根据土库曼人民的意愿,1924年召开的苏联第二届特别执行委员会批准了成立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次年,全土库曼苏维埃大会宣布成立了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以共和国的名义加入了已经无限庞大的苏联。

好运气肯定还会再来。即便是一块不走的表,每天也有两次是准的。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发生后,苏联这个世界上最为幅员辽阔的国家联盟轰然坍塌,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大潮一浪高过一浪。1990年,土库曼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国家主权宣言,改行总统制,土库曼共产党(后更名“民主党”)第一书记尼亚佐夫当选为首任总统。土库曼经过全民公决宣布独立,土库曼语被宣布为国语。 独立后的土库曼斯坦西濒里海,北邻哈萨克,东北、东部与乌兹别克接壤,东南部为阿富汗,南部与伊朗交界,人口466万,首都阿什哈巴德。

都是棉花惹的祸——土库曼人从沙俄控制到走向独立的进程!

土库曼斯坦五分之四的国土处于图兰低地南部,是中亚地区最平坦的国家;因卡拉库姆沙漠积聚在境内,所以它又有“沙漠牧场”之称。 民族独立运动的先驱尼亚佐夫被人民委员会授予了“土库曼巴希”(祖国之父)称号,1994年的全民公决将他的任期延长到2002年,时隔五年人民委员会和议会又联合授权他“无限期行使总统权力”。

世纪之交的土库曼,对于领袖的崇拜丝毫不亚于“文革”中的中国。首都的大型建筑上无一例外地悬挂着总统的巨幅画像,主要街道上矗立着总统母亲怀抱小尼亚佐夫的雕像,官员们胸前佩戴着总统的纪念章,他的著作《鲁赫纳玛》在清真寺里和《古兰经》放在一起,同时还是中小学和大学的必读书目。学生们每天早上都要宣誓效忠于他。 他于2006年12月21日突发心脏病逝世。2007年2月11日,土库曼举行总统选举。代总统别尔德穆罕默多夫当选新一任总统。 “新领袖还要搞个人崇拜吗?不信仰伊斯兰教就会受到歧视吗?俄罗斯族如果不加入土库曼国籍财产一定会被国家没收吗?巨大的天然气资源只能输出亚洲邻国吗?”对此,西方世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无论如何,世界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