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朝代名臣如過江之鯽?這和包拯鍘駙馬後平安無事有關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文字和歷史真是個神奇的東西,能讓我們穿越幾千年,去結識那些雕刻在時光長河中的人。讓我們在陌生與熟悉之間得以走近,得以瞭解。《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等,那些名字魚貫而入,名人志士如過江之鯽,甚至那些“白臉奸臣”們也泥沙俱下。歷史之筆,從來如“男人說話,毛筆寫下”。以包拯為代表的名臣,因為為民間的秦香蓮母子維權,有幸在宋仁宗時期留下於國於民於自己的精彩和燦爛。

為什麼這個朝代名臣如過江之鯽?這和包拯鍘駙馬後平安無事有關

包拯、晏殊、歐陽修、范仲淹、韓琦、蘇軾、黃庭堅、司馬光、沈括、王安石等,適逢其時,如金榜題名、如他鄉遇故知,如久旱逢甘霖,在宋代那個繁華的舞臺上,演繹出史詩一般的過往,與那些生不逢時的憾事悲催相比,包拯等人是何其幸福。

為什麼這個朝代名臣如過江之鯽?這和包拯鍘駙馬後平安無事有關

包拯是有多“命好”?有一次,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請求宋仁宗給自己的叔叔張堯佐一個三司使的官位,宋仁宗答應了。可是到包拯這裡卻遭到反對。此時的包拯官任御史,類似最高檢察長或副丞相,包拯說,三司使是個重要的職位,掌管財政事關國家大計,張堯佐才智平平,不堪此任。宋仁宗沒有堅持,可是他需要給張貴妃一個交代,就說,讓張去做一個粗官節度使吧。包拯還是沒有妥協。他說,粗官不是個虛位,節度使也是個有具體工作的位置。爭論中,包拯的吐沫星子都噴到宋仁宗的臉上,宋仁宗知道他是為了朝廷,所以也沒有怪罪他。回到後宮,張貴妃不依不饒,說你是皇帝,怎麼能然包拯改變你的主意?宋仁宗關鍵的時候真是不含糊,告誡張貴妃:不要只考慮你的叔叔,包拯是為了大宋,他是御史,提出合理建議是他的職責,如果我這次駁回他的建議,他會認為我任人唯親,就會心涼。寫道這裡,純度也是忍不住想給宋仁宗趙禎先生大大點個贊!

為什麼這個朝代名臣如過江之鯽?這和包拯鍘駙馬後平安無事有關

文化是一個朝代的表象,也是內在綜合格局的反映。宋仁宗在歷史的版圖上向來被稱為“聖人之治”。“為無為,則無不治”。看似無為,實則政治清明,國君只負責創造好風調雨順的環境,減少苛捐雜稅,不輕易發動戰爭,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無為而治”是治理國家的最高境界。正是在這種模式下,宋仁宗時期,在位將近40年,是北宋九個皇帝中在位最長的一位。

其實,登上高位的趙禎並不是一個天下太平的環境。內部,多年的官位體制積澱下很多弊病,冗員問題體現在很多方面,都是官,因為戰事多,全民皆兵的現狀也是有的,這期間,大大小小的戰爭也沒有消停,那個叫党項的部落族雖然稱臣,但邊患危機並沒有徹底消除。

但宋仁宗的英明在於,對於文武百官,他懂得四個字:信任、愛護。

宋仁宗作為一國之君,沒有風聲鶴唳,沒有草木皆兵,而是寬以言路,禮賢下士,認認真真黨好伯樂,即使說錯了,也不加罪,做錯了事,最大的懲罰就是降職,或者發配到偏遠的地方。但宋仁宗體恤下屬,需要人才的時候,立馬又把你調回來,從來不一棍子打死,等到想起再用時,大錯已經鑄下。所以,宋仁宗基本上沒有後悔不及的糾結,文武百官也不會擔心被冤死。這樣的環境誰不好好幹?

為什麼這個朝代名臣如過江之鯽?這和包拯鍘駙馬後平安無事有關

包拯在歷史正典上和在民間都是一個廉明清正之人,上上下下口碑極好。學者胡適就說:歷史上有許多有福之人。一個是黃帝,一個是 ,一個是包龍圖。·他的有福,是因為他的清正和偵破才能。這個時期,包拯與范仲淹相遇,也與陳世美相遇,當然也與秦香蓮相遇了。包拯對秦香蓮說;“這是紋銀三百兩,拿到家中度荒年”。但秦香蓮要的不是錢,是要一個說法。陳世美背信棄義,忘妻遺子,被招為駙馬,秦香蓮帶兩幼子前來相認,但被陳世美用盡各種手段想殺人滅口。這件事事關皇室,又事關人命,包拯就接了過來。這個時候,南俠展昭出現在包拯身邊,為秦香蓮一案立下大功。

不管秦香蓮的命運在民間和歷史上有多少版本,陳世美在歷史上有無其人,但在人們的感知中,陳世美這個負心漢,也是謀害親人的罪魁禍首是被鍘了,陳世美在《開封府》中,為了掩蓋他已經結婚生子的事,還殺了他的三位同鄉。他的被鍘符合人們最樸素的良知和報應安慰。

當然包拯的故事太多了,關於一頭牛的案件,包拯不過是讓牛的主任傻了牛賣肉,就引出了“嫌疑人”。而關於他侄子包勉的故事,在《開封府》中,也是和陳世美的官司聯繫的,為了殺陳世美,包拯面臨這要處理包勉的事,據說是貪贓枉法的事。殺陳世美,就要殺包勉。包拯好糾結,因為包拯是嫂子養大的,養育之恩,包拯不能忘掉。深明大義是嫂子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用李娘娘交給她毒死秦香蓮的毒藥給包勉喝下。陳世美也自然伏法。

宋仁宗給了包拯極大的信任和支持,並沒有怪罪包拯,他知道包拯也痛失親人。試想,如果宋仁宗龍顏大怒,包拯會是什麼結局?

為什麼這個朝代名臣如過江之鯽?這和包拯鍘駙馬後平安無事有關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開明的宋仁宗時期,也給了像范仲淹這樣的有志之士家國情懷的機遇。當然,畢竟政朝之事波瀾起伏,當好一國之君也是一門學問。宋仁宗的理政才能還是被值得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