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可以“教”出來嗎?這裡有7個適合爸媽的指導原則

2、3歲的幼兒時期正是關注創造力的好時機,因為這基本是孩子一生中最具想象力的時期了。

但同時,2、3歲,也是孩子開始學習自我控制時期,這會阻礙創造力的發展嗎?確實會有一點兒。

不過,爸爸媽媽的目標,就是在培養孩子遵守規則以具備一定的社交技能,以及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之間找到平衡。

創造力可以“教”出來嗎?這裡有7個適合爸媽的指導原則

具體怎麼做呢?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指導原則:

一、鼓勵主動的思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

想象力也需要經常鍛鍊。就像肌肉一樣,長期不練,就容易萎縮。

同理,如果孩子長期從事一些被動的活動,比如看電視——總是被動接受別人的形象和想法,而不是主動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對於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肯定是不利的。

相反一些普通的活動,比如朗讀、戶外散步,就比電視更能發展孩子的創造性。

除此之外,爸爸媽媽們可以經常跟2、3歲的孩子們交談,提出問題,促使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允許他們自己編一個另外的結局,這都很有利於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要是跟寶寶聊天的時候,實在想不出問什麼問題孩子更喜歡,請參考:

創造力可以“教”出來嗎?這裡有7個適合爸媽的指導原則

二、提供充足的安全的用品

孩子很喜歡探索新鮮的事物、新鮮的玩法。

所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幼兒專用的無毒的手指畫顏料、水彩筆、麵糰,即便寶寶吃到嘴裡也不用太擔心。

以及易於穿脫的用於扮家家的衣服、帽子,注意保證沒有任何可能引起或窒息危險的小部件。

創造力可以“教”出來嗎?這裡有7個適合爸媽的指導原則

三、讓孩子有機會做出選擇

只要能保證安全,並且還比較好操作,不妨讓孩子自己思考並做出選擇。

例如,問問孩子:

是想要從綠色杯子還是藍色杯子中喝水?

你喜歡穿條紋褲子還是格子褲子?

想坐紅色的小板凳還是黃色的小板凳?

雖然這樣的選擇對於成年人來說微不足道,但這些小小的選擇,卻讓孩子覺得自己能控制自己生活,這簡直太令人振奮了。

創造力可以“教”出來嗎?這裡有7個適合爸媽的指導原則

四、做好“一塌糊塗的準備”

給孩子一個專屬的“藝術空間”,讓孩子可以自由地進行“藝術實驗”(弄髒也不要緊)。

比如,在一面牆上先貼上大塑料布,再貼上畫紙;

或是一個媽媽告訴我的獨家經驗:讓孩子拿著顏料在浴室的玻璃門和瓷磚牆上作畫,畫完了,正好浴室和孩子一起洗……

創造力可以“教”出來嗎?這裡有7個適合爸媽的指導原則

五、爸媽也參與孩子的創意活動

如果爸爸媽媽也參與到孩子創造性遊戲中去,孩子可以發展更廣泛的詞彙和更靈活的思維技巧。

所以,坐下來和孩子一起畫畫,編故事,或者和他一起扮家家吧。

創造力可以“教”出來嗎?這裡有7個適合爸媽的指導原則

六、父母對孩子的創造能力要有合理期待

千萬別指望一個2、3歲的小孩子能畫出一個規規整整的房子,能講出一個有開頭、有中間、有結尾的非常有邏輯的故事,這樣的期望是不現實的。

爸爸媽媽可以期待的是孩子們“想象力的自由飛翔”。比如沒有結局的邏輯不通的故事、濃墨重彩的大膽的塗鴉(完全看不懂畫的啥)、以及孩子更多的熱情。

哪怕孩子只是在紙上畫了一個點,也讓孩子感覺他創造的東西足夠了。

創造力可以“教”出來嗎?這裡有7個適合爸媽的指導原則

七、不強迫

如果孩子對某種創作不感興趣,比如孩子不愛畫畫,那就不需要強迫孩子。

因為即便強迫了,他的注意力也不會放在這上面。

所以,不如換上另一種需要創造力的玩法吧。比如講個新故事,玩遊戲的時候衍生出新規則,扮家家、玩沙子、麵糰……

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意識到:創造性過程是一種樂趣,是很享受的過程,而不是一件難以忍受的苦差事。

創造力可以“教”出來嗎?這裡有7個適合爸媽的指導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