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創造力”,千萬不能錯過這四套書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看點 想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最不能缺的就是閱讀。讀書是最容易啟發大腦、獲取知識的方式。那麼什麼樣的書,才是適合孩子的書呢?外灘君從哲學、科學、文學和想象力培養等幾個方面,挑選了四套書籍,它們在介紹知識的同時,注重表達方式,力圖讓孩子沉浸其中,更利於孩子們培養和保持閱讀習慣,供父母們參考。

熱鬧的假期即將結束,又到了要給孩子“收心”的時候。還有比給孩子一套一看就不能自拔的書籍更好的收心方式嗎?孩子沉浸知識、放飛想象時的狀態,大概是父母心中的快慰時刻吧。

那什麼樣的書,才能讓孩子不能自拔又收穫知識、啟發思考?外灘君從哲學、科學、文學、思維和想象力培養等幾個方向,挑選了四套書籍,供父母們參考。

這些書籍,在介紹知識和啟發思考的同時,都非常注重表達方式,力圖讓孩子沉浸其中,更利於孩子們培養和保持閱讀習慣。

1

《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著名學者吳伯凡提起過他本人一次震撼靈魂的經歷:他曾在巴黎街頭意外發現一本暢銷雜誌《哲學》,賣得和娛樂雜誌一樣好。儘管他學習哲學多年,也沒有想到像哲學這樣看起來深奧又無用的東西竟會在法國如此受歡迎。後來,他了解到,哲學是法國國民的基本素養,這讓他感嘆道:

“我們對哲學的漠視或認知無能,對我們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創造力、想象力來說也許是一種致命的戕害。”

哲學到底對孩子有多重要?

哲學能夠培養孩子對世界的基本認知力,給予孩子豐富且適度的感受力,提升孩子未來感知幸福的能力,幫助孩子發展自由創造的能力,以及建構認知世界的基本框架,這一切都指向未來社會的核心競爭力,也與每一個日常息息相關。

如何獲得哲學思維呢?通過大量的閱讀和經歷。沒有生活的哲學是乾燥的,努力生活的同時,再把書裡包含的智慧與生活結合,做對照,孩子的心靈將會從中獲得啟示和滋養,從而影響以後的生活。

為什麼選擇這套書?

哲學,如果直接說理,顯然對孩子來說過於枯燥。這套繪本精選了《給世界寫清單》《萬能原始人》《練習女巫祖祖》《整整齊齊小鎮》《特魯迪和琪琪》五個天馬行空又充滿哲思的小故事,配以幽默詼諧的插畫,讓孩子在輕鬆閱讀的同時,獲得生活的智慧。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方法是什麼?幸福是什麼?創造是什麼?變化是什麼?接納是什麼?五本繪本,用孩子能看懂的方式闡釋了這五個關於人生的命題。

該系列獲得素有“巴西的凱迪克金獎”之稱的雅布提獎“最佳繪本獎”和“最佳童書獎”;由巴西童書作家埃娃·富爾納裡創作,她在40年間推出60多部作品榮獲47個繪本大獎,作品全球銷量超過300萬冊。

對孩子而言,這五本繪本腦洞大開又充滿哲思。同時,父母陪伴閱讀的過程,也是重新發現孩子和自己的過程。已經習慣於思考“能教給孩子們什麼”的我們,也許更需要捫心自問:我們可以從孩子們那兒學到什麼。

點擊下圖 即可購買

2

《給小學生的科學課》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給小學生的科學課》是一套從英國名社布魯姆斯伯裡出版社引進的專門針對小學生的科普書,連續3年成為該社熱銷科普書,以讓全歐洲的孩子都能得到最感興趣、最新的科學諮詢,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的理念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推薦。

這套書裡包含五本分冊:《元素週期表》《電與磁》《地球生命》《基因的故事》《身體怎樣工作》。涉及到的知識點,對於小學生來說範圍恰當,難度適宜。同時,因我國的科學課教學也會參考歐美小學的課程,所以這套書與我國的教學內容相通,且有助於小學和中學的銜接。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除了內容質量有保證以外,這套書在編排時特別注重考慮孩子的特點。

30個科學實驗:隨時、隨處、隨手可做

這套書注重實踐,強調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最貼心的是這些實驗基本都無需特定儀器、設備,都很容易操作。舉個例子,人體各個部位的皮膚都一樣敏感嗎,怎麼驗證?

只需一個回形針,就能做這個實驗。把回形針掰成U形,兩個尖端相聚5毫米左右。先扎一下手指,再扎扎身體其他部位,看哪些部位能感覺出兩個針頭,哪些只能感覺出一個。孩子會神奇的發現,原來很多地方是感覺不出來有兩個針尖的!

300字講清一個知識點:簡短、明確,可跳躍式閱讀

為什麼人工呼吸時往病人嘴裡吹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還能救人,為什麼蘑菇不屬於植物,為什麼網球運動員喜歡吃香蕉……不超過300字就能講明白一個問題。

孩子的注意力時間並不像成年人,簡短明確的分層介紹讓孩子閱讀起來沒有壓力。此外,因為知識點的介紹較為獨立,所以孩子可以憑藉自己的喜好選擇閱讀的順序。

1500幅趣味插圖:讀圖學知識,快速又明白

這套書每頁都有多幅插圖,既有真實的照片,也有繪製的說明圖。一方面可以幫孩子快速理解知識,另一封面也能緩解閱讀帶來的枯燥感。有趣的配圖會讓孩子覺得既直觀又震撼。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系統性、前瞻性:讓孩子看到科學的來龍去脈、前沿的科學知識、可想見的未來

從達爾文的進化論到利用基因工程再生人體器官,科學的腳步越走越快。對科學的發展做系統性的梳理可以幫孩子理順科學發展的脈絡,讓他們更容易記憶和理解。

該書的作者吉爾·阿巴思諾特是一名教師。身處教學一線,她知道有些科學知識對孩子來說是枯燥的,所以在書中作者將知識和生活場景緊緊聯繫起來,穿插了各種小故事,好讓孩子對知識的應用場景印象深刻。潛移默化,學以致用,這或許是科學課的最好打開方式。

點擊下圖 即可購買

3

“中國繪本·文學經典“系列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立身於世,文化底蘊便是一個人的身份標籤。因此,傳統文化、古典文學素養的培養也越來越受到國家、家庭的重視。

但畢竟古典文學誕生的時代距今遙遠,很容易讓孩子不解其味,深感枯燥。因此,選擇合適的讀物,幫助孩子從小了解名著閱讀,親近古典文學十分重要。

這套“中國繪本·文學經典”系列,將大師級連環畫的表現方式和現代繪本的編排方式結合起來,呈現4篇古典文學名著中的精彩篇章,可謂是給孩子最合適最易入門的古典文學啟蒙讀物了!

這一輯精選古典文學名著精華,既有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中耳熟能詳的精彩故事《三打白骨精》《楊志賣刀》,也有從《木蘭詩》改編的《木蘭從軍》,更有“中國古典四大名劇”之一的《桃花扇》。這些篇章均是最膾炙人口的精彩名篇,也都被編入了不同年級的語文教材。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博物館殿堂級大師工筆經典,讓孩子感悟中國傳統之美

連環畫素有“大畫家畫小人書”的傳統,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本輯精選的4本更是工筆大家經典之作,有的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有的在收藏市場拍出天價。可謂每一頁都是藝術品,讓孩子感悟傳統文化之美,給孩子古典美學和古典文學雙重啟蒙。

比如,《三打白骨精》的繪者趙宏本和錢笑呆兩位先生均在連環畫屆“四大名旦”之列。趙宏本先生更有“連環畫祖師爺”的稱謂,錢笑呆先生是連環畫大師中的線描大師。

《木蘭從軍》《桃花扇》《楊志賣刀》也都是來自於著名的連環畫、國畫藝術大師。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放大的細節,幫助孩子輕鬆進入歷史

這套書十分注重細節的準確性。以《楊志賣刀》為例,任職於瀋陽文史館的王弘力先生,對書中北宋末年人物的服飾衣冠、店鋪瓦肆、房間陳設等均做了嚴謹地考察研究,儼然是一幅局部放大的《清明上河圖》,讓孩子輕鬆瞭解宋代市井風貌。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清明上河圖》 《楊志賣刀》

每個畫面無不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經看,也經得起揣摩。

繪本名家“蹲下來”講經典,點燃孩子閱讀興趣

本輯四個故事由獲得過多項兒童圖畫書獎項的童書作家、資深童書編輯唐亞明精心編寫。唐亞明先生活躍在中日圖畫書出版領域35年,對孩子們喜歡讀什麼、適合讀什麼十分了解。

他堅持立足於原著,去掉孩子生澀難懂、不適宜的部分,注重場景的描寫,擅長用孩子們熟悉的人物對話來描寫人物性格並推動故事發展。孩子的閱讀興趣瞬間能被點燃,輕鬆感受到文學名著的吸引力。

希望曾經帶給我們薰陶和啟蒙的“小人書”,也能幫助孩子們從小搭建古典文學名著閱讀框架,瞭解其中蘊含的文學典故、文化常識,為未來的閱讀、學習打好基礎,也從中國文化中攫取成長的養分。

點擊下圖 即可購買

4

《給孩子的科幻》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近期大熱的電影《流浪地球》引發了人們對科學和未來的諸多討論,這就是科幻作品的魅力,它既有來自於現實世界的觀察,又在現實世界的邏輯和科學規律的基礎上,創造出人們從未見過的世界。

那麼,科幻作品,尤其是科幻小說可以給孩子帶來什麼呢?

首先,孩子讀科幻小說可以發展人類最有價值的特質——想象力。

科幻小說是基於想象力的文學,正如劉慈欣獲獎時所說:“ 想象力是人類所擁有的一種似乎只應屬於神的能力,它存在的意義也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在未來,當人工智能擁有超過人類的智力時,想象力也許是我們對於它們所擁有的唯一優勢。”

社會上許多具有非凡創造力的人群都非常喜歡科幻小說。美國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曾表示,“我從小說裡得到的東西比非虛構作品要多得多。”SpaceX和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從小就痴迷科幻小說,“科幻小說給了小時候的自己一種渴望,渴望去改變世界。”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其次,科幻小說讓孩子對現實世界的科學和自然規律更有興趣。

科幻,是一種“前瞻性”的研究,有“科學幻想之父”之稱的儒勒·凡爾納一生創造了諸多科幻小說。小說中,能登月的大炮,能飛行的機器在一百多年以後真的被創造出來。

科幻小說讓孩子為未來做好思想準備,也激發孩子想要創造未來。這也正是很多人認為科幻小說“是最有價值的文學方式”的原因所在。

此外,科幻小說也讓孩子充滿對世界的探索欲。

科幻小說以想象的形式,探討對未來包括科學理論、社會形式等方面的預見。這勢必會給讀者,尤其是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帶來諸多問題和思考。而這些,就是孩子探索之路的最好啟蒙。

這套由北島主編,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韓松選編的《給孩子的科幻》,無疑是合適之選。

本書收錄15篇上佳之作,包括諸多

獲星雲/雨果獎的科幻故事,囊括阿瑟·克拉克、雷·布拉德伯裡、特德·姜、劉宇昆等數十位風格迥異的科幻名家,呈現科幻世界迄今為止最具影響力和地標意義的經典作品。

選編過程中,劉慈欣注重的是描述科技創造新世界的作品;韓松則注重的是具有地標性意義,中西方不同路徑呈現的科幻之作。兩相結合,給孩子更全面的認識。

给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能错过这四套书

韓松認為, “一個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有一段時間,是由科幻相伴的,這樣他才不會乏味,也不會孤獨,而且,他能比別人多擁有一個世界,比別人多用一雙眼睛來觀察人生,這既有趣又有用。”

點擊下圖 即可購買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少年書房智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