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破壞力”的反面是“創造力”,激發創造力家長要這樣做

今天喵叔來跟大家探討一下孩子的“破壞力”和“創造力”,實際上我們對於孩子來講,調皮搗蛋的孩子破壞力特別讓人討厭,但實際上這是孩子創造力萌發的一種體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

就讓喵叔帶領大家來看下。

喵叔經典語錄:孩子的破壞看似破壞了東西,但實際上換來的是思考力和創造力

我們很多家長都很鬱悶,自己小時候沒這麼不聽話啊,怎麼自己的孩子到了這裡行為出格,愛搞小“破壞”,並且頂嘴那叫一個頂兩個,並且在同齡的孩子當中被當做異類來看。

孩子的“破壞力”的反面是“創造力”,激發創造力家長要這樣做

其實,孩子愛搞破壞屬於天性使然,是創造力的一種體現,因為孩子會對陌生的事物產生好奇,這種好奇加上他們的動手能力,就會身體力行的用自己的雙手去探索新鮮的事物,這是他們的世界。而這種探索往往由於沒有正確的引導而變得“出格”,就在家長眼裡成為“破壞”,實際上家長如果能夠理解這種天性,加以正確引導和鼓勵,以及培養,就能讓孩子的大腦發展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在孩子的腦海種下創造的萌芽,培養出一個勇於創造的好習慣,為未來奠定基礎。

而喵叔發現,相反在家庭教育當中那些文靜的孩子,雖然被家長談論很聽話,屬於乖孩子,但孩子的天性被抹殺了,長大之後就會循規蹈矩,缺乏頭腦,依賴性強,缺少創新精神,這是在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喵叔舉栗子

美國家長特別注重孩子的創造力,也就是注重關注那些具有“破壞力”,行為“出格”的孩子,他們並不進行約束,反而進行一些開闊思維的活動。

孩子的“破壞力”的反面是“創造力”,激發創造力家長要這樣做

比如說,在中國式家庭教育當中,當孩子在自己的牆上進行塗鴉,立馬“@#¥&*@&”,而美國的家庭教育當中,就會對孩子加以鼓勵,他們會主動給孩子的牆上掛上小畫板,買一些彩色筆,讓孩子自己裝扮自己的臥室。

美國的孩子在家庭教育當中特別是遇到朋友之間送禮物的時候,中國的家庭教育幾乎是一種統一現象,孩子伸手向父母要錢,而美國的家庭教育當中,父母就會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一個什麼樣的新奇事物送給朋友,那樣顯得格外有意義,而我們中國的家庭教育當中,看到孩子自己在動手做什麼東西的時候,由於不學習,就會被父母認為浪費時間。

喵叔獻計策

喵叔哈哈一笑,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教育,特別簡單,許多父母有疑問,難道要讓孩子繼續破壞?使勁的破壞?且看如下對策:

1、用兒童的讀物和玩具創造一種環境,使兒童易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提出問題並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2、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去行動,從而樹立起自己對自己負責的信心;

3、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及時很荒唐,也應該給予重視和鼓勵;

4、允許孩子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標識後悔,鼓勵他嘲笑自己所犯的錯誤,這樣可以讓孩子養成吸取教訓的習慣;

5、給孩子佈置一定的作業,並提出具體的要求;

6、給孩子定位要高一個層級,高出同齡孩子的一個定位;

7、培養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比如說同一個問題,提供多種答案讓孩子的思維發散,自由挑選;

8、對於孩子任何想象力的事情要給予鼓勵,但要講清實際情況,讓孩子腳踏實地。

孩子的“破壞力”的反面是“創造力”,激發創造力家長要這樣做

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面對孩子在三觀不成熟的情況下,要發自內心的讚美孩子的創造力,而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天真幼稚,因為鼓勵可以讓孩子創造求新的腳步越來越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