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今麦郎“二公子”半月后,莱茵体育又迎新“接盘侠”

3月11日,莱茵体育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莱茵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公司控制权。本次权益变动全部完成后,成都体育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2年,莱茵达控股集团借壳辽房天上市,并更名为“莱茵达置业”(后再度更名为“莱茵体育”)。上市是莱茵达控股集团董事长高继胜立下的“军令状”,意在利用资本培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在经历转型未果、卖子求生未成后,这家曾经的浙房企最终选择卖出控股权退出资本舞台。

告别今麦郎“二公子”半月后,莱茵体育又迎新“接盘侠”

转型阵痛

对于自己,高继胜曾说,在相熟之人眼中“我是非常商人,商人没做好;非常文人,文人也没做好”。如今看来,似乎一语成谶。

虽然上市较早,但彼时仍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莱茵置业(现莱茵体育)并未快速借力资本抢占房地产市场先机。不被资本“牵着鼻子走”是高继胜的投资管理之道,然而,也许正是这种谨慎,让莱茵置业在借壳辽房天4年后,才决定通过定向增发实现莱茵达控股集团房地产业务整体上市。

“假设公司能在2007年6月30日前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及购买资产交易,公司2007年底的净资产将达到7.5亿元左右,较2006年底的净资产将增长300%左右,净利润将达到3000万元左右,较2006年增长约200%;2008年净利润将达到7000万左右,较2006年增长约600%。”

虽然织了一张美好蓝图,但直至2007年12月,莱茵置业才收到证监会的核准通知。而在等待期间,同为浙企的绿城在香港完成上市,截至2007年年底,其土储建筑面积同比增长81%至2222万平面米;还未上市的恒大相继从德意志银行等投资者手中接过银票以充实“弹药”;万科2007年销售金额已率先突破500亿元……

告别今麦郎“二公子”半月后,莱茵体育又迎新“接盘侠”

莱茵置业的重组并未大规模助其开拓 “疆土”。2007年至2010年期间,莱茵置业的净利润均不超过2亿元。2011年,莱茵置业的房地产营收同比下降61.91%,归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63.56%至0.62亿元。此后的3年里,莱茵置业的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再未超过1亿元。

告别今麦郎“二公子”半月后,莱茵体育又迎新“接盘侠”

莱茵置业不温不火的发展态势让高继胜意识到,转型迫在眉睫。2015年,以企业设计师自居的高继胜重新规划指出“公司未来的愿景是蓝天白云下让人们快乐的生活”,并表示,基于该愿景,公司将定位为一体两翼——能源和体育,因为“能源是让环境健康,体育是让人民健康”。

高继胜的设想中,公司将通过收购一些天然气企业去推动能源领域发展,而体育领域,则要构建以体育金融、体育地产、体育赛事、体育网络、体育传媒、体育教育等六大业务板为核心的完整生态圈。

竞争对手当然有,但莱茵达很快就能够成为第一。”彼时,高继胜对莱茵置业的转型信心十足。2015年,莱茵置业正式更名为莱茵体育,扬州绿茵广场置业有限公司、杭州枫郡置业有限公司、杭州莱茵达枫凯置业有限公司等住宅地产资产被相继剥离。截至2015年底,公司营收25.3亿元,同比减少31.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亿元,同比下降933.42%。

这场转型所带来的利润阵痛来得凶猛,且比外界预期得更加长久。

首次易主落空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前9个月,莱茵体育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25元、0.29亿元和0.2亿元。但是,若剔除非经常性损益,截至2017年和2018年9月30日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6亿元和-0.24亿元。

告别今麦郎“二公子”半月后,莱茵体育又迎新“接盘侠”

记者发现,转型至第三年,莱茵体育还未摆脱对于地产业务的盈利依赖。一方面,其提出的三大体育空间序列“产品生产线”,即体育特色小镇、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和全面健身中心均与地产相关,另一方面,体育IP的运营变现似乎还在孵化培育期。

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莱茵体育的房地产销售营收为3.6亿元,同期体育运营和能源及贸易销售营收分别为2584.6万元、1820.4万元,且体育运营业务对应的营业成本为3587.9万元,毛利率为-38.82%。

告别今麦郎“二公子”半月后,莱茵体育又迎新“接盘侠”

同时,莱茵体育还在继续剥离地产业务。2018年10月,莱茵体育公告称,拟以2.8亿元的价格出售总面积为1.06万平方米的房产。不过,此时出售的缘由已不再提及转型,而是为了回笼资金,盘活现有资产。

深谙审时度势之道的高继胜再一次做了决定。2019年1月24日,莱茵体育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莱茵达控股集团与自然人范明科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前者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的 373874945 股股份转让给范明科。转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范明科。

有意思的是,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次子姓名也为范明科,是重名还是同一人、今麦郎是否意在“曲线”上市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事实上,今麦郎在2017年就表露过其进入资本市场的意向,但此后并未传出有关具体落实的消息。此前,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收购莱茵体育股权的即为隆尧范氏控股实控人范明科,但工作人员对范明科及今麦郎的关系语焉不详。《国际金融报》记者通过企查查查询获悉,同为范明科持股33.33%的北京华龙商贸有限公司,其大股东为范明强,且资料显示,后者在今麦郎面品有限公司任职董事。

告别今麦郎“二公子”半月后,莱茵体育又迎新“接盘侠”告别今麦郎“二公子”半月后,莱茵体育又迎新“接盘侠”
告别今麦郎“二公子”半月后,莱茵体育又迎新“接盘侠”

不过,这场收购还是无疾而终。2月25日,莱茵体育公告称,自《股份转让协议》签署以来,经控股集团多次催促,但仍未收到交易对方范明科支付的股份转让价款,故终止控制权转让。

“通过借壳上市可以省去排队,但是在审核材料和力度上是一样的。”一位券商从业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

“以今麦郎的品牌、利润、体量等表现来看,上市或存有一定难度。从其面对的市场挑战来说,今麦郎目前尚缺乏自己的核心产品,基本都是模仿和跟随。”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记者表示。

对今麦郎来说,上市还处于等待良机的“酝酿”阶段,但对高继胜来说,寻觅下一个“联姻”对象已是其首要任务。在告别范明科的半个月后,成都体育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莱茵体育的新任接盘方。

新东家能否顺利入主、莱茵控股集团出让实控人位置又有何打算……种种问题还待市场去验证。

告别今麦郎“二公子”半月后,莱茵体育又迎新“接盘侠”告别今麦郎“二公子”半月后,莱茵体育又迎新“接盘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