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爭奪戰之印度:光伏組件商的“天堂”與“地獄”

寶萊塢、仿製藥、朝拜聖地……近年來,在中國市場上印度的知名度與日俱增。而具體至光伏產業,印度還是那個神奇的國度。

2018年12月,在光伏組件龍頭企業晶澳太陽能的生產車間裡,持續忙碌著一批規模高達200MW的單晶PERC訂單。據悉,該訂單須於2019年2月中旬前發往鄰國印度,而包含印度在內,晶澳2018年海外訂單比例高達63%。

晶澳的生產狀態可謂當下我國光伏組件企業的典型縮影。在國內需求持續疲軟之下,海外市場爭奪成為業績保衛戰的關鍵所在。其中到2022年懷揣100GW野心目標的印度市場更是必爭“天堂”。

不過,遵循國際貿易的發展軌跡,市場蜂擁之下貿易壁壘難以避免,印度於2018年7月31日開始實施的保障關稅政策給組件製造商的開拓之路佈下了溝壑。

競爭格局重新洗牌

作為政策驅動型市場,印度光伏產業在莫迪政府於2014年高調提出的2022年100GW“小目標”下快速崛起。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2017年,印度光伏新增裝機分別達2GW、4.5GW、9.6GW,年均增速超100%,2017年印度便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光伏新增裝機市場。截至去年底,印度光伏累計裝機容量28.05GW,完成100GW目標則意味著2019~2022年光伏年均裝機須達18GW。

充足的市場需求給光伏組件製造商帶來的是“狂歡轟趴”。不過,最終拿到豐厚“入場券”的並不是印度本土企業,而是國外企業。數據顯示,受產能限制,印度市場約89%的光伏組件都來自國外,其中85%來自中國。印度也成為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的第一大市場,2017~2018年佔比分別達29.8%、15.2%。

本國利益輸送斷層之下,政府貿易保護便接踵而至。在歷經反覆的“雙反”政策及一系列保障稅後,2018年印度政府又祭出一大殺傷性關稅政策:自7月30日起,對中國、馬來西亞及部分發達國家的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封裝為組件)徵收保障性關稅,持續兩年,第一年(2018年7月30日-2019年7月29日)稅率為25%,第二年上半年(2019年7月30日-2020年1月29日)稅率降至20%、下半年(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7月29日)再調降至15%。

新關稅政策之下,本就自帶“低價”標籤的印度市場對價格因素更為敏感。據一位駐紮印度的光伏組件企業銷售總監透露,印度開發商和EPC商的設備“白名單”一般有三、四家企業,大多是晶澳、晶科、天合、阿特斯等一線品牌商,但新關稅政策之後,更多的二、三線品牌擠上名單。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2017年和2018年印度市場上前十大光伏組件企業的“大變臉”也印證了上述變化。

海外市场争夺战之印度:光伏组件商的“天堂”与“地狱”

2018、2017印度市場上中國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

2018前十:正信、晉能、東方日升、晶澳、協鑫、隆基、天合、尚德、阿特斯、正泰

2017前十:天合、阿特斯、晶澳、東方日升、協鑫、晶科、韓華、騰暉、昱輝、正泰

從上表不難看出,2017年前十大光伏組件企業僅有5家仍留在2018年的排行榜上,而全球前三甲僅晶澳表現穩定,仍位列前五的位置。

產品需求生變

根據光伏組件企業的最新反饋信息,印度市場上的淘汰賽仍未完待續,此次促發因素則來自於產品需求的變化。

彙總多家光伏組件企業2018年印度市場的出貨情況可以發現,高效單晶的比例開始上升。從晶澳瞭解到,印度市場特別是大型地面電站對組件技術的選擇特別謹慎,由於多晶產品的技術成熟穩定、案例多且具備價格優勢,多年來一直是當地開發商的第一選項,對於其他新技術則會去了解,但距離接納采用時間相對漫長。不過,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印度越來越多的大型地面電站開始嘗試高效單晶PERC,這一趨勢在2019年更加明顯。晶澳率先在印度市場佈局並推廣PERC產品,2018年下半年出口PERC組件近90MW。

事實上,席捲全球的單晶PERC擴產潮也加速了印度市場上組件技術的更迭。縱觀當下市場,單晶PERC可謂光伏製造企業技改和擴產的不二選擇。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底全球單晶PERC電池產能超30GW,而2018年底這一數字已翻番。

“從2016年開始,單晶PERC組件開始在中國市場應用,歷時三年多的電站實證運行數據讓印度開發商逐漸認可單晶PERC的性價比優勢。”晶澳相關負責人表示,“但目前也僅限於PERC,其他新技術如半片、疊瓦等在印度市場的接受程度還很低。”

隨著印度市場向“高效”轉型,光伏組件製造商的新一輪淘汰賽已然開啟。

市場新機遇

儘管競爭激烈,但在更多光伏組件製造商看來,不變的電力短缺現狀、優越的太陽能資源以及當地政府的可再生能源規劃等,印度光伏市場仍是潛力巨大的海外市場之一。

在競標機制下,印度大型地面電站已實現平價上網,2018年最低中標電價來到每千瓦時2.44盧比(合0.24元RMB),與傳統火電相比競爭優勢明顯。

就市場發展現狀而言,如同歐美以及中國等成熟市場的歷史變遷,印度光伏應用市場逐漸由地面電站向屋頂分佈式電站轉移。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印度光伏新增裝機達8.26GW,其中屋頂光伏首次實現吉瓦級達1.655GW,超越前四年的新增裝機總和。

海外市场争夺战之印度:光伏组件商的“天堂”与“地狱”

印度2018年季度裝機數據

為實現2022年40GW的屋頂光伏裝機目標,印度政府最新批准了總額高達4600億盧比的財政支持計劃。其中3kW以下的屋頂光伏系統獲得成本40%的政府補貼;3~10kW將獲得20%資金補貼;集體住房協會和住宅福利協會可以獲得20%的補貼。

屋頂光伏無疑是接下來印度市場的主力增長點,由此也帶來了組件企業新的市場機遇。據悉,晶澳的相關佈局已於2018年底完成,今年將全力開拓工商業屋頂光伏市場。

眼下正值中國市場第一季度的傳統淡季,組價價格處於低谷階段,但這也恰恰促成了印度市場的裝機旺季。“印度開發商是非常精明的。” 晶澳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組件企業除了提高談判技巧外,還須特別注意防範回款風險等。”

更多光伏行業資訊請訪問https://www.solarbe.com/查看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水柒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