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继续轰炸加沙,实现巴以和平到底有多难?

小言微意


这一轮加沙交火和戈兰高地的归属有关。

◎25日以色列特拉维夫一处民房遭遇火箭弹袭击。

3月21日,特朗普对中东丢出了一枚震撼弹—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国将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此言一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惊喜之余,也不忘用社交媒体和特朗普响应:”在伊朗企图藉叙利亚摧毁以色列之际,特朗普总统勇敢承认了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主权。特朗普总统,谢谢您!”

然而,巴解秘书长赛义卜•埃雷卡特(Saeb Erekat)就发了一条推文回击:”特朗普昨天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今天他说戈兰必须在以色列入侵者的统治下才能保持安稳,明天又会是什么?是我们的动荡不安与血流成河!”

25日,特朗普签署公告正式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也就是在这一天,哈马斯从加沙方向向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发射了一枚火箭弹。


特朗普签署公告正式承认戈兰高地归属。

火箭弹打中了特拉维夫北部一处农场,7人受伤。

再之后,便是以色列的报复式打击,据悉以色列对加沙地点到处哈马斯目标进行了打击,导致加沙地带7人受伤。

实际上这次冲突的爆发,就是因为美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要知道基本上这块地区主权属于叙利亚,这是国际社会认定的。美国承认戈兰高地属于以色列的举动,势必将加剧阿拉伯世界,尤其是叙利亚盟友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对撞。
◎冲突现场。

基本上当前巴以问题已经复杂化,外界如伊朗、土耳其、沙特等各种势力怀着不同目的介入其中,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巴以恐怕还将继续冲突下去。


中评中语


实现巴以和平非常难,如果可能早就解决了。

现在的事实是,巴勒斯坦已经错失了解决巴以问题的最佳时机,如今的以色列基本已经没有生存威胁,他们根本没有动力再去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巴勒斯坦内部的分裂导致“巴以和平进程”实际上已经无法推进。

咱们不在这里讨论历史上的孰是孰非,只从现在的环境分析这个问题。

以色列的目标;

如今的以色列已经不将实现“巴以和平”当做其努力的主要方向,在以色列国内,关于“和平共处”、“巴以和解”已经变成了投降、失败的代名词。

1995年拉宾被极右翼分子暗杀后,代表着“右翼”、“强硬派”的利库德集团一直就把持着以色列政坛,这么多年下来,以色列政坛基本已经没有“和解派”思想的生存空间。谁流露出“和解”的意愿,那他的政治生命也就彻底终结。

也就是因为这种舆论环境,利库德集团的竞争对手们,宁愿面对被碾压的选情也不愿与阿拉伯人政党结成竞选联盟。那可是占着以色列20%的人口,但非常可惜,他们并非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享有完整的公民权利,以色列国内的社会环境就已经决定了他们将是被忽略的那部分。

以色列没有意愿和解,因为其内部弥漫着极为浓重的“右翼情绪”,以色列人已经习惯了胜利,而“和解”就代表着懦弱的失败。

与此同时,以色列所处的地缘环境已经在这些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911以后,美国已经不愿意只利用平衡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关系的方法来影响中东政治,他们更倾向于将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政权牢牢抓在手里。

基于这种转变,美国在中东地区开始变得更为激进,曾经高举“阿拉伯民族团结”旗帜的国家都成为美国的重点照顾对象,从而导致了阿拉伯国家的内部分裂,“阿拉伯国家的内部团结” 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色列的地缘环境得到了空前改善,加之其明显高于周边的军事实力,一直困扰他们的生存危机已基本解决,虽然还是被阿拉伯国家环视,但失去团队的阿拉伯国家根本对以色列造不成任何威胁。

如今的阿拉伯国家自顾不暇,根本没有热情再去为他们的巴勒斯坦兄弟伸张正义,同时,美国已经有能力控制中东政局走向,也就懒得再去维系那个经常给自己弄得里外不是人的所谓“阿以关系”,而失去几乎所有外部压力的以色列政府也就更没有意愿再去真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就如今的以色列看来,只要能将巴勒斯坦人控制在狭小的加沙地带或者支离破碎的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国内安全就不会出大问题。至于哈马斯这类的组装组织,虽然没办法消灭但也没必要消灭,留着他们搞搞事情,正好可以激起国内以色列人的激烈情绪,这显然对利库德集团的执政地位有利的。(加沙与约旦河西岸)

如今以色列的目标压根就不是解决“巴以问题”,与其想办法解决和巴勒斯坦人谈判,不如加紧扩建定居点,继续蚕食巴勒斯坦,彻底将五次中东战争的胜利果实消化掉,这才是他们的现实目标。

巴勒斯坦人的分裂;

“巴以问题”的另一个主要障碍源自巴勒斯坦方面。

如今的巴勒斯坦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分裂,哈马斯所代表的加沙地带与法塔赫所代表的约旦河西岸形成了极为严重的对立。

法塔赫是最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其成员普遍都是在国外进行多年武装斗争的巴勒斯坦政治精英,经历数次重大挫折后,他们的诉求变得比较务实,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但阿拉法特离世后,其内部贪腐问题被大量曝光,极大的影响了他们在巴勒斯坦人心中的形象。

因为加沙地带长期遭到以色列的压迫和封锁,加沙地区民众反以情绪更为激烈,受到的宗教影响也更为严重,其创始人亚辛曾接受过“穆斯林兄弟会”的培养,这使得哈马斯的宗教色彩更加浓烈,并且政治主张也非常极端。他们一直奉行三不主张,即不承认以色列的建国权、不承认以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订的任何和平协议、不放弃消灭以色列的武装斗争。

(阿拉法特与亚辛)

失去阿拉法特的“法塔赫”根本无法让巴勒斯坦内部达成统一,而“哈马斯”的政治诉求又缺乏起码的可操作性,双方意见分歧严重,却又都不愿意将巴勒斯坦分裂成两部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以色列愿意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他又能和谁推进呢?与“法塔赫”?如今他们根本无法代表全部巴勒斯坦人。与“哈马斯”?这群人甚至不愿意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其政治主张也没有谈判的可能。

巴勒斯坦的内部分裂本身就已经将“巴以和平进程”的路给彻底堵死了。

巴勒斯坦的内部分裂现象实际上在阿拉伯国家极为普遍,阿拉伯社会一直就存在这截然不同的两种政治倾向。一面是世俗的民族解放运动,一面是政教合一的极端宗教运动,双方观点南辕北辙、势同水火。

当伊拉克和叙利亚代表世俗化的民族解放的政府被动摇后,极端宗教运动就会蓬勃兴起,ISIS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同时期的埃及也是如此。


以上就是小编认为的,影响“巴以和平进程”推进的两个最主要原因。

借用中东一位时政评论作者的感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和平进程”早已经死亡,但葬礼至今都未举行”。


听闻知事




(在克林顿见证下,拉宾和阿拉法特摈弃前嫌,但之后不久巴以间又有冲突)

俗话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即使当年在克林顿的撮合下,当时的以色列领导人拉宾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握手,并签署和平协议,以色列也从不相信,和平之鸽会常驻在巴以这块土地上。

后来的事实一再证明,停火只是偶然的,是短暂的,而巴以间的交火和冲突是长期的,是必然。为何?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中东甚至是世界的出气筒,外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会在这里掀起波澜。


有一种理论,说地球表面有火山活动是好事,它可以释放因地壳运动积累的能量,可以避免因为能力聚集而造成更严重的地质事件。我们把这个理论引入到人类社会,就可以证明在一些特定地区,存在持续性军事冲突在所难免。

很不幸,受政治地缘说的影响,巴以所在的这块土地,就是这样的地区。另外还有中亚地区和高加索地区,也存在同样的风险。

几次中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都在用事实证明,巴以之间和平与否,已经不再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国能说了算的,一定还和外界诸多因素的博弈结果有关。

都说:万事皆有因和果。但巴以间的冲突,其起因都是一笔糊涂账,往往可以追溯很多年前的一件小事件,经过漫长的酝酿,最终演变成一次突发的袭击,一个大的火并,一场大的屠杀,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

如果过去还试图探究谁对谁错的话,那么现在依然失去了意义。每一次打斗,都在为下一次打斗积攒仇恨和借口。每一次轰炸和挨炸,都在为下一轮攻击和防守积攒能量。



曾经被视为绝对安全的特拉维夫,遭受到哈马斯火箭弹的袭击,让以色列上下震动。而以色列对于加沙地带的轰炸,看似是对这次袭击的正当防卫,而死者的亲人不这样想,他们会在哈马斯的号召下,冲向下一个战场。

我们可以试着追问:

哈马斯的火箭弹是从哪里来的?

法塔赫与哈马斯的长期内部矛盾,何时可以完结?

以色列能否不再驱赶阿拉伯原住民?

美国能否停止迁移驻以色列大使馆,不再给巴以和中东添乱?

美国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把戈兰高地赠予以色列?

难道叙利亚内部的冲突,就不会在巴以之间体现?

这样的问题很多,但都不会有答案。而一旦都有了答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也就有了和平的一天。


新文化街男孩


从事态发展形势看,哈马斯和以色列右翼政府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哈马斯是宗教色彩很强的伊斯兰抵抗组织,内部也有很多小的派别。哈马斯2007年通过武力的方式夺取了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后,就采取了更加极端激进的政策。

以色列右翼政府对待哈马斯的方式也是简单粗暴,首先对加沙实施了全面的封锁。这种封锁也和哈马斯在以色列定居点发动暴力袭击事件有关。在封锁之后,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以暴制暴”的循环就开始了。哈马斯向加沙地带周边的区域发射火箭弹,造成了以色列定居点人员的伤亡。以色列在袭击事件发生后会对加沙哈马斯的军事设施发动袭击,双方你来我往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其次,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上试图孤立哈马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将哈马斯列为恐怖组织,但其他地区的国家尤其是穆斯林世界还将哈马斯视为抵抗组织。此外,以色列还和巴解组织、埃及塞西政府相互配合,彻底切断加沙地带和外界的额联系。 哈马斯和法塔赫在2007年之后就分别控制加沙和西岸,两个组织之间也存在一种竞争关系。法塔赫对以色列采取相对温和的政策,而哈马斯主张采取暴力的政策。这也意味着在以色列采取高压政策的情况下,哈马斯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同时,与法塔赫相比,哈马斯更加关注民生议题,在加沙地带有很高的民众支持度。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轰炸造成的人员造成的人员伤亡,巴勒斯坦人会将罪责归咎于以色列右翼政府对加沙封锁政策的后果,这也会加重其反以的情绪。 通过以上分析,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会保持一种“以暴制暴”的敌对关系,同时,二者之间又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哈马斯制造的袭击会加重以色列国内的恐惧情绪,增加右翼力量继续掌权的概率。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打击也会强化哈马斯在加沙和巴勒斯坦人中的影响力。


丛培影博士


美国特朗普政府刚刚承认以色列占领的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为以色列领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联动效果,中东地区新的一轮反以浪潮随即展开,这充分说明美国的阴险,明明是美国的颠倒黑白的搅混水行为,以色列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很明显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进行空袭与本次美国承认戈兰高地为以色列领土有关,但并非是主要原因,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矛盾并非一朝一夕那么简单,从以色列建国开始,巴勒斯坦就在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逐步的被以色列蚕食鲸吞,从以色列占据少数土地到巴勒斯坦被压缩在几块相互被分割的小块难民营中,建国遥遥无期,经济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在巴勒斯坦人种就有了抵抗以色列的准军事组织哈马斯,在一些对以色列不满的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之下,哈马斯拥有一定的对以色列军队和平民的攻击能力,尤其是在以色列冷战后接收了数百万来自华约和苏联的犹太人后,需要更多的土地和住宅进行供应,因此在一些巴以有争端的土地上兴建居住区,当然一方面可以安置自己的人口,另一方面还是出于对争议地区的控制权!



很显然如今的巴以局势已经难以让巴勒斯坦建国,尤其是以色列背后的支持国美国及西方盟友对巴勒斯坦建国的态度,已经让巴勒斯坦建国无望,当然巴勒斯坦若独立建国,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就有可能转变性质成为巴勒斯坦的国家军队,巴勒斯坦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通过军购对其进行武装,这要比如今被以色列全面封锁监控的哈马斯要难对付的多!



如今看来以色列即没有接纳巴勒斯坦成为以色列国民的考虑,也没有允许其在巴以地区建国的想法,以色列或许是打算通过以色列的国家体系逐步的吸纳巴勒斯坦部分年富力壮的温和派,其它的迫使他们离开巴勒斯坦,进入临近的阿拉伯国家!


泾水书生


巴以和平必须要有极其强势的一方才能做到,就如同印度的穆迪当年对待穆斯林闹事的处理态度才可以做到,当年穆斯林闹事,引发流血事件,穆迪下令说,如果穆斯林杀印度教徒一人,印度教徒就杀穆斯林十人,如此强硬的支持下,毕竟穆斯林是少数,经不住多少时间,穆斯林就服软不在闹事,也承认了自己非主体民族的事实,而以色列不同于印度,是小国寡民,规模根本无法与阿拉伯世界相比,所以也无法做到像穆迪那样的程度,中东那帮人跟他们讲仁义道德根本行不通,只有穆迪那样的的手段才能让他们彻底老实。


福缅科历史发明


巴以和谈已严重倒退,当年阿拉法特在美国实现于以色列的合解早已成为一张费纸。如今特朗普对以色列的力挺使内塔尼亚胡更加大胆更加激进对领土的索求。此次对加沙巴勒斯坦领土的轰炸,已显示出以色列对有争议地区的强势态度。近日戈兰高地应归属于以色列的特朗普言论,正在刺激着该地区的不稳定加剧,美国在叙内战得势不多,因此想以此来打压叙利亚及巴勒斯坦,一方面给以色列打气支持以色列的领土索求,加剧该地区更加不稳定,这才是美国所需要的。


文韬武略64


有美国在,巴以永远不会和平,只有战争,,


椰子树120


必须消灭哈马斯才会有和平


照影吹笙


巴以不会有和平。因为小美国鬼子出于自己的私利永远不会让中东和平。中东和平了,美国霸权的恩和威到哪里发泄呀?谁还会跪舔他美国人的屁眼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