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成都平原被水淹沒過嗎?

隨風飄揚的記事本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蜀地那些事兒。(約400字,閱讀需2分)


四川是盆地地形,盆地西側的岷江,自北向南,因為落差大,水流迅猛,同時受我國季風氣候的影響,夏季降雨集中,盆地地形本來就排水不暢,再加上這個兇猛的岷江。因此在古代,成都平原的水災可謂非常的常見。

這是先秦時期,也就是都江堰這個著名的水利工程還沒有修建的時候,四川盆地裡的貴族死後所用的棺槨——船棺。這種奇怪的棺材,充分反映了當時洪水的頻繁,給當地人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陰影。

蜀太守李冰修築了都江堰之後,成都的水患大大緩解。雖然這個工程創設之後,歷代屢次維修,甚至還專門制定了歲修的制度,每年都會去維護。但是也並不是能保證成都可以永遠的遠離水患。

都江堰示意圖

唐人岑參就曾說:“江水初蕩潏,蜀人幾為魚”。到唐代,蜀地都還是洪水常見。

就在上個世紀,成都平原就爆發幾次載入史冊的大洪水。

1933年成都大洪水,把離堆旁邊十幾噸重的大石犀都衝倒了,近千人遭難。1947年,成都平原在連續十七個小時的暴雨後,洪水倒灌入成都,受災近三萬戶,淹死近百人。1981年7月,同樣是因為成都又遭水害,近兩百條街道被淹,平均水深一米半。

成都81.7洪水中的受災群眾

成都81.7洪水記憶

成都歷史上多水災,這與其地理環境息息相關,夏秋水患,至今是懸在成都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場,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成都平原地處岷江水系與沱江水系之中,兩條水系都是四川境內的大流量河流,水源充沛。此外,成都平原西垂相鄰即為川西高原,海拔高、冰雪覆蓋多,是典型的高原水塔之地。且成都平原四面為群山環抱,平原內地勢平緩。因此,成都平原歷史上曾多次被水淹過。

成都平原在都江堰水利以前,即是一片澡國,洪水肆掠,並不適宜居住。鑑於此,以成都為中心的古蜀國曾多次遷都,每一次遷都都是因為成都平原水患橫行。現在的成都市區、郫都區、雙流區等地等曾經是古蜀國的國都。而這些國都,都是拜水患所賜。

秦滅蜀以後,成都平原曾先後修建兩大水利樞紐,一個就是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該工程位於今都江堰市境內,以疏解水流為主,主要解決了岷江水域的水患問題,從此岷江水系成都段水旱從人,成都由此成為西南的魚米之鄉。都江堰水利解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都江堰、新繁、新都以南的平原區域,這也是當今成都市的主要轄區,也是成都得以繁榮千年的前提保證。

另一個水利工程則是與都江堰齊名的湔江水利,該工程是在西漢文翁(文翁石室先祖)的主持下修建的,當然,文翁以前,古蜀先民也已開始多次湔江的改造。湔江屬於沱江水系,位於現在的彭州市境內,該水系疏通以後,成都平原北部從此也遠離水患,併成為千里沃土。湔江水系區域主要集中在彭州、什邡、廣漢、金堂乃至德陽這一帶。

都江堰、湔江的先後完成,成都平原才徹底遠離水患。後世雖然也不同成都出現過洪水的情況,但是基本上只是水流過境而已,洪峰一過即恢復,不再存在大面積的淹沒問題。

上世紀,成都平原整體有過三次大水的歷史。第一次是1933年的府河大水,起因是川西高原的疊溪地震,該震造成成都府河、南河漲水,成都地勢較低的東邊被淹,灌縣即成都東南區域影響較大。

第二次是1947年大水,該年四川爆發全省性洪水,尤其以岷江、沱江流域水勢最為嚴重,成都同時位於兩水域之中,影響尤其較大,成都平原周邊各縣無一倖免。該年水勢漲幅達到3米,交通斷絕,貿易中斷,萬籟俱寂。

第三次是1981年大水,該年四川境內多條主要大河悉數漲水,主要是連日強降雨所致。成都城區接近20%的區域被水淹沒,最大水深1.5米。府河、南河沿岸和低窪地帶未能倖免。金堂、雙流一帶也影響較重,成都九眼橋上游的老安順橋即在該次大水中被沖垮。

 當然,總的來書,秦朝以後,成都歷史上出現的洪水相比較而言還是可控的,沒有出現特別嚴重的洪水情況,對成都的影響總的來講並不是很大。


蘇綻



成都平原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各區縣及德陽、綿陽、雅安、樂山、眉山等地的部分區域,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總面積1.881萬平方公里 ,是中國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成都平原由發源於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個沖積扇重疊聯綴而成複合的沖積扇平原。岷江出岷山山脈,對整個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懸江,而且懸得十分厲害。在古代每當岷江洪水氾濫,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災,又是赤地千里,顆粒無收。

1933疊溪洪水暴發,將重達十幾噸重的石犀沖走。所幸的是,這次洪災時間並不長,很快消退。

在這次洪災中慘死的人,成千上萬。洪水消退後,人們在灑壩、麻溪、白沙、映秀,漩口的河床河灘裡看見無數的男女老幼的死屍,男女老幼都有。數以千計。整個洪災受災人有上萬。剩下無人認領的死屍被慈善會的用闆闆車拉到北門外靈巖山(今廢棄的成汶鐵路二王廟隧道口附近),分男女埋了兩座大墳,這男墳女墳,民間稱之為“萬人坑”。

1947年6月30日至7月6日,特大範圍、特大雨量的洪水再次衝擊成都平原,使成都城區、府河沿岸、岷沱兩江嚴重受災。 

據媒體的報道,成都市區全城停電、停水、停市;各種城市設施被沖毀。安順橋被沖塌時,橋上幾百人“順水而逝”,一片“呼救之聲”,“慘不忍睹”。7月10日的《新新新聞》報道稱:“全市(市區)受災總計27652戶、82762人,傷198人,死86人”。

1947年8月4日《新新新聞》刊登今日新聞社特寫《洪水浩劫的府河》寫道:“無家可歸的災民,在兩萬人以上”。

1981年,成都市是“81.7”洪水的重災區,全市絕大部分縣(區)被災,68個場(鎮)、243個鄉(公社)被淹,其中:金堂縣趙鎮、雙流縣黃龍溪、新都縣石板灘3個鎮被洪水圍困,成為孤島。全市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元以上。

好在城區範圍擴展,所以淹沒範圍也跟著擴大,城區淹沒面積佔全城面積17.6%,共有198條街道被淹,最大水深1.5米,受淹沒居民27000戶,房屋倒塌2501間,525個企業被迫停產,其中108個企業受重災。


力哥說歷史


歷史上成都被淹過N次。

君不見,三星堆、金沙,寬窄巷子、水井坊,哪一處歷史文化遺蹟不是埋在地下?

為什麼會埋在地下?因為曾經被水淹了唄。

最早有記載的成都被淹,是大禹治水。

大禹本是汶山(汶山,包括南至都江堰北至汶川的廣大區域)人氏,他治的是湔江流域的沱江水系,疏通了龍泉山至金堂的河道,成就了三星堆古蜀文明。大禹將治水經驗應用到全國大小流域。

大禹治水之後,才有秦時李冰父子治水,治的是都江堰岷江流域之水,成就了現今的成都市區。

現在的,都江堰水利樞紐,都還保留有禹王廟和二王廟(李冰父子為二王)。

從此以後,成都地區就有了沱江,和岷江兩大水系。

之後的2000多年中,成都也遭遇了多次被淹,主要原因,是川西高地堰塞湖作用於虹口(岷系)和關口(沱系),形成沖積扇,進一步抬高了平原地勢,將原來的城市覆蓋在砂石之下。

2011年,成都普遍215毫米特大暴雨,但持續時間只有兩小時,洪水很快就過境了。

2018年6月至7月,一個多月來成都市降雨不少於500毫米,多條水系水位全面上漲。

其中,沱江的咽喉金堂,重現了1954年特大暴雨水位,導致沱江上游的水系水位全面超限。

成都市主城區的受災顯然要輕得多,作為一個學習給排水的人,個人以為,暴雨重現期參數需要重新計算修改了,大型水利工程,也需要修繕了。

可以預見,近年,在川西高地地氣逐年升高的趨勢下,西部山地——平原交匯地,還會出現持續強降雨。

擴大成都平原咽喉金堂的排洪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措施。

我是 奔向地球d賽恩思,歡迎關注,更多資訊為您解讀。


奔向地球d賽恩思


對於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成都平原被水淹過,而且還不止一次。古代蜀地(今四川)非澇即旱,有“澤國”、“赤盆”之稱。從遠古時期開始,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鬥爭。

《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亦即大禹治水始於長江上游的岷江流域地區。當然了,一直以來人們對大禹治水的具體位置存在爭議,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古時候,岷江對成都平原上,古人的生產生活有多大的威脅。



而成都平原地區,人們所熟知的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其文明中斷的原因,史前大洪水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古時候人們的生產力低下,面對突如其來的大洪水,往往會顯得無能為力。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秦國攻滅蜀國之後,蜀郡守李冰,才會帶領四川人民修建了後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也正是都江堰的修建,使得成都平原遠離了水患的威脅,從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汶與川


紅軍長征路過茂縣那年就在較場壩發生大地震而形成堰塞湖,後人稱它為海子。不久壩體崩塌淹沒了當時的成都市,民國時期人們用土辦法就是鑄造了大量鐵球倒入壩體內側利用水流的力量將壩體掏出裂隙使湖內的水能夠不停浸出就避免了崩塌的危險!以後汽車進出阿壩必經較場壩,但是當年的較場壩整個村子已經在那次地震中沉入湖底!


謫仙子


要說整個成都平原被水淹沒過,最近一次發生在1923年(民國12年),史稱“癸亥年漲大水”。據《新都縣誌》記載:7月7日平地起水三尺,僅清白江、毘河沿岸即淹死數百人,死絕戶有40多戶。


龍門許


成都?成都是衝擊平原,當然經常淹,不是怎麼會沖刷成,成都平原呢?無需考證,平原的砂石面就是明證。以前挖兩尺就是水挖三尺就有鵝卵石,當地老少都知道的。前段時間,才淹過難道忘了?現在城市建設已經將原有自然滲透系統破壞,不久的將來成都還會被淹,還會被大淹。府河人家說的不是假話。這是沱江河,也會發水災。



郫郫蟲阿佩


成都壩子歷史上被水淹過嗎?這個問題沒有考研過。不過成都金堂縣在三,四十年前幾乎年年水澇,給當地人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後來對河流的礙物進行了治理後,洪澇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這幾十年幾乎沒有聽說有重大災情發生。另外,八十年代初,成都也發過一次大水,很多地方都被水淹,甚至洪水沖斷橋樑,安順橋被洪水沖斷就是例證。總的來說,成都地區重大洪澇不多見,局部小洪災幾乎年年有。


順良9


成都平原就是岷江、沱江等河流洪水沖積沉澱形成的沖積平原,歷史上當然有過大洪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