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成都平原被水淹没过吗?

随风飘扬的记事本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蜀地那些事儿。(约400字,阅读需2分)


四川是盆地地形,盆地西侧的岷江,自北向南,因为落差大,水流迅猛,同时受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降雨集中,盆地地形本来就排水不畅,再加上这个凶猛的岷江。因此在古代,成都平原的水灾可谓非常的常见。

这是先秦时期,也就是都江堰这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还没有修建的时候,四川盆地里的贵族死后所用的棺椁——船棺。这种奇怪的棺材,充分反映了当时洪水的频繁,给当地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蜀太守李冰修筑了都江堰之后,成都的水患大大缓解。虽然这个工程创设之后,历代屡次维修,甚至还专门制定了岁修的制度,每年都会去维护。但是也并不是能保证成都可以永远的远离水患。

都江堰示意图

唐人岑参就曾说:“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到唐代,蜀地都还是洪水常见。

就在上个世纪,成都平原就爆发几次载入史册的大洪水。

1933年成都大洪水,把离堆旁边十几吨重的大石犀都冲倒了,近千人遭难。1947年,成都平原在连续十七个小时的暴雨后,洪水倒灌入成都,受灾近三万户,淹死近百人。1981年7月,同样是因为成都又遭水害,近两百条街道被淹,平均水深一米半。

成都81.7洪水中的受灾群众

成都81.7洪水记忆

成都历史上多水灾,这与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夏秋水患,至今是悬在成都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成都平原地处岷江水系与沱江水系之中,两条水系都是四川境内的大流量河流,水源充沛。此外,成都平原西垂相邻即为川西高原,海拔高、冰雪覆盖多,是典型的高原水塔之地。且成都平原四面为群山环抱,平原内地势平缓。因此,成都平原历史上曾多次被水淹过。

成都平原在都江堰水利以前,即是一片澡国,洪水肆掠,并不适宜居住。鉴于此,以成都为中心的古蜀国曾多次迁都,每一次迁都都是因为成都平原水患横行。现在的成都市区、郫都区、双流区等地等曾经是古蜀国的国都。而这些国都,都是拜水患所赐。

秦灭蜀以后,成都平原曾先后修建两大水利枢纽,一个就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该工程位于今都江堰市境内,以疏解水流为主,主要解决了岷江水域的水患问题,从此岷江水系成都段水旱从人,成都由此成为西南的鱼米之乡。都江堰水利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都江堰、新繁、新都以南的平原区域,这也是当今成都市的主要辖区,也是成都得以繁荣千年的前提保证。

另一个水利工程则是与都江堰齐名的湔江水利,该工程是在西汉文翁(文翁石室先祖)的主持下修建的,当然,文翁以前,古蜀先民也已开始多次湔江的改造。湔江属于沱江水系,位于现在的彭州市境内,该水系疏通以后,成都平原北部从此也远离水患,并成为千里沃土。湔江水系区域主要集中在彭州、什邡、广汉、金堂乃至德阳这一带。

都江堰、湔江的先后完成,成都平原才彻底远离水患。后世虽然也不同成都出现过洪水的情况,但是基本上只是水流过境而已,洪峰一过即恢复,不再存在大面积的淹没问题。

上世纪,成都平原整体有过三次大水的历史。第一次是1933年的府河大水,起因是川西高原的叠溪地震,该震造成成都府河、南河涨水,成都地势较低的东边被淹,灌县即成都东南区域影响较大。

第二次是1947年大水,该年四川爆发全省性洪水,尤其以岷江、沱江流域水势最为严重,成都同时位于两水域之中,影响尤其较大,成都平原周边各县无一幸免。该年水势涨幅达到3米,交通断绝,贸易中断,万籁俱寂。

第三次是1981年大水,该年四川境内多条主要大河悉数涨水,主要是连日强降雨所致。成都城区接近20%的区域被水淹没,最大水深1.5米。府河、南河沿岸和低洼地带未能幸免。金堂、双流一带也影响较重,成都九眼桥上游的老安顺桥即在该次大水中被冲垮。

 当然,总的来书,秦朝以后,成都历史上出现的洪水相比较而言还是可控的,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洪水情况,对成都的影响总的来讲并不是很大。


苏绽



成都平原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各区县及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等地的部分区域,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总面积1.881万平方公里 ,是中国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成都平原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岷江出岷山山脉,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1933叠溪洪水暴发,将重达十几吨重的石犀冲走。所幸的是,这次洪灾时间并不长,很快消退。

在这次洪灾中惨死的人,成千上万。洪水消退后,人们在洒坝、麻溪、白沙、映秀,漩口的河床河滩里看见无数的男女老幼的死尸,男女老幼都有。数以千计。整个洪灾受灾人有上万。剩下无人认领的死尸被慈善会的用板板车拉到北门外灵岩山(今废弃的成汶铁路二王庙隧道口附近),分男女埋了两座大坟,这男坟女坟,民间称之为“万人坑”。

1947年6月30日至7月6日,特大范围、特大雨量的洪水再次冲击成都平原,使成都城区、府河沿岸、岷沱两江严重受灾。 

据媒体的报道,成都市区全城停电、停水、停市;各种城市设施被冲毁。安顺桥被冲塌时,桥上几百人“顺水而逝”,一片“呼救之声”,“惨不忍睹”。7月10日的《新新新闻》报道称:“全市(市区)受灾总计27652户、82762人,伤198人,死86人”。

1947年8月4日《新新新闻》刊登今日新闻社特写《洪水浩劫的府河》写道:“无家可归的灾民,在两万人以上”。

1981年,成都市是“81.7”洪水的重灾区,全市绝大部分县(区)被灾,68个场(镇)、243个乡(公社)被淹,其中:金堂县赵镇、双流县黄龙溪、新都县石板滩3个镇被洪水围困,成为孤岛。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元以上。

好在城区范围扩展,所以淹没范围也跟着扩大,城区淹没面积占全城面积17.6%,共有198条街道被淹,最大水深1.5米,受淹没居民27000户,房屋倒塌2501间,525个企业被迫停产,其中108个企业受重灾。


力哥说历史


历史上成都被淹过N次。

君不见,三星堆、金沙,宽窄巷子、水井坊,哪一处历史文化遗迹不是埋在地下?

为什么会埋在地下?因为曾经被水淹了呗。

最早有记载的成都被淹,是大禹治水。

大禹本是汶山(汶山,包括南至都江堰北至汶川的广大区域)人氏,他治的是湔江流域的沱江水系,疏通了龙泉山至金堂的河道,成就了三星堆古蜀文明。大禹将治水经验应用到全国大小流域。

大禹治水之后,才有秦时李冰父子治水,治的是都江堰岷江流域之水,成就了现今的成都市区。

现在的,都江堰水利枢纽,都还保留有禹王庙和二王庙(李冰父子为二王)。

从此以后,成都地区就有了沱江,和岷江两大水系。

之后的2000多年中,成都也遭遇了多次被淹,主要原因,是川西高地堰塞湖作用于虹口(岷系)和关口(沱系),形成冲积扇,进一步抬高了平原地势,将原来的城市覆盖在砂石之下。

2011年,成都普遍215毫米特大暴雨,但持续时间只有两小时,洪水很快就过境了。

2018年6月至7月,一个多月来成都市降雨不少于500毫米,多条水系水位全面上涨。

其中,沱江的咽喉金堂,重现了1954年特大暴雨水位,导致沱江上游的水系水位全面超限。

成都市主城区的受灾显然要轻得多,作为一个学习给排水的人,个人以为,暴雨重现期参数需要重新计算修改了,大型水利工程,也需要修缮了。

可以预见,近年,在川西高地地气逐年升高的趋势下,西部山地——平原交汇地,还会出现持续强降雨。

扩大成都平原咽喉金堂的排洪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措施。

我是 奔向地球d赛恩思,欢迎关注,更多资讯为您解读。


奔向地球d赛恩思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成都平原被水淹过,而且还不止一次。古代蜀地(今四川)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从远古时期开始,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

《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亦即大禹治水始于长江上游的岷江流域地区。当然了,一直以来人们对大禹治水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古时候,岷江对成都平原上,古人的生产生活有多大的威胁。



而成都平原地区,人们所熟知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其文明中断的原因,史前大洪水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古时候人们的生产力低下,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洪水,往往会显得无能为力。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秦国攻灭蜀国之后,蜀郡守李冰,才会带领四川人民修建了后来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也正是都江堰的修建,使得成都平原远离了水患的威胁,从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汶与川


红军长征路过茂县那年就在较场坝发生大地震而形成堰塞湖,后人称它为海子。不久坝体崩塌淹没了当时的成都市,民国时期人们用土办法就是铸造了大量铁球倒入坝体内侧利用水流的力量将坝体掏出裂隙使湖内的水能够不停浸出就避免了崩塌的危险!以后汽车进出阿坝必经较场坝,但是当年的较场坝整个村子已经在那次地震中沉入湖底!


谪仙子


要说整个成都平原被水淹没过,最近一次发生在1923年(民国12年),史称“癸亥年涨大水”。据《新都县志》记载:7月7日平地起水三尺,仅清白江、毘河沿岸即淹死数百人,死绝户有40多户。


龙门许


成都?成都是冲击平原,当然经常淹,不是怎么会冲刷成,成都平原呢?无需考证,平原的砂石面就是明证。以前挖两尺就是水挖三尺就有鹅卵石,当地老少都知道的。前段时间,才淹过难道忘了?现在城市建设已经将原有自然渗透系统破坏,不久的将来成都还会被淹,还会被大淹。府河人家说的不是假话。这是沱江河,也会发水灾。



郫郫虫阿佩


成都坝子历史上被水淹过吗?这个问题没有考研过。不过成都金堂县在三,四十年前几乎年年水涝,给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后来对河流的碍物进行了治理后,洪涝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这几十年几乎没有听说有重大灾情发生。另外,八十年代初,成都也发过一次大水,很多地方都被水淹,甚至洪水冲断桥梁,安顺桥被洪水冲断就是例证。总的来说,成都地区重大洪涝不多见,局部小洪灾几乎年年有。


顺良9


成都平原就是岷江、沱江等河流洪水冲积沉淀形成的冲积平原,历史上当然有过大洪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