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古宫古县知多少


临渭古宫古县知多少

临渭区南依秦岭北麓,北临泱泱渭水,地处关中东府要冲,是关中东出潼关的必经之地,也是西联古都长安的纽带,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

从发现的遗址来看,在一万至八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今天我区已经查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北刘、北庄、史家、紫杨、蒋家、徐家堡、白庙、白党、腊杨、西杨、望岗岭、姜河、花园遗址等。

发现了秦汉时期的灰堆、上太庄、渭阳村、北袁窑、三孝村、来化(莲勺县)、蒲阳等等遗址。迄今也有两千余年。分布在区内的名人墓葬,如金日磾(衣冠冢)、张禹、王忠嗣、张仁愿、寇准、石亨、王松年等等更是不计其数。临渭三贤,庆安寺塔,慧照寺宝塔更是全国知名。

临渭区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自商周至明清时期,政权更迭纷云,县治变迁频繁,各个朝代的帝王行宫建造众多。愚致力考古事业,凡三十有年,今天就我区历史上存在过的帝王行宫和县治提作个框架,以便于研究者探讨和后来者深入。

一,宫殿

1,步高宫

时代,秦。遗址位于临渭区阳郭镇张胡村。东距湭河西岸黄土台塬前缘300米,遗址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保护区范围4万平方米。遗址内开阔平整,呈正方形置,中心夯土台基略高,残留夯有窝,长100米,宽80米。遗留有大量夔纹瓦当,陶水管道,龙凤纹空心砖,绳纹板瓦、筒瓦等。

2,祟宁宫

时代,秦。遗址位于崇宁镇靳尚村,面积约18万平方米。1988年10~11月渭南文物普查时被发现。遗址中心区域残留有大量陶水管套,井圈,空心砖,夔纹方砖残片,秦戈,箭头,秦板瓦等,台地断崖处暴露有大口径陶制排水管道。

3,步寿宫

时代,秦。遗址位置不详,概于今天东原塬头之下的西张,东张,蒋家村一带。《水径注》‘湭水出石楼山,北径步高宫东……出新丰原北,流步寿宫西……’。石楼山即石鼓山,详其义,步高宫在湭河之西(张胡村),步寿宫在水之东。则又‘出新丰原北’,也就是说己过了风门,当然是指东原的龙头之下了。查明版《渭南志》,南大吉在境内古迹图上标注的步寿宫位置亦在此处。故,祟宁宫实为秦五大行宫在渭南的另一行宫,而非步寿宫,这一点,左忠诚老师在《渭南文物》15期‘渭南崇宁靳尚秦行宫遗址的发现’一文中也提到了两者并非同一宫殿的论证。具体位置有待于以后的发现了吧。

4,甘泉宫

时代,秦。《渭南志》载,位于渭南老县城东门外之南,神川原北麓,俗称‘南潭’。传为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故宫。宋学士程大昌在《雍录》中说,故宫以甘泉而名者有三。一在渭南,秦建。二在云阳(淳化),汉建。三在鄠(户县),隋建。而渭南甘泉宫在明代就己考证清楚,‘步高宫,步寿宫,渭南甘泉三宫则本皆秦建……汉,隋,唐皆龚其旧耳’。也就是说后来历朝充分利用了秦建的宫殿,具体位置待考。

5,莲勺宫

时代,汉。位于官路镇吝家村以南。村南有一处近万平方米的大型高台耕地,此处地表下多遗留有汉代砖瓦残片,半圆形陶制残片,周围多汉墓。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常发现有盗墓现象,只是未被重视,未被考证而矣。具志载,汉高祖元年(前206)在今交斜镇来化村建莲勺县(见莲勺古县一文),辖今临渭区,蒲城,大荔部分地区。五凤三年(前55)正月,在莲勺县北部筑皇帝行宫‘莲勺宫’。另一说法莲勺宫在交斜镇渭阳村,该村也有一8000平方米汉遗址,但在莲勺古县(今庆安寺塔)之西,与志载在县之北不符,故而并非此地。

6,祟业宫

时代,隋。遗址位于渭南老城以东15里处,即今天向阳办康家沟附近,详址待考。隋炀帝大业二年(606)筑皇帝行宫~祟业宫。大业十三年(617)九月,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西进长安,途经下邽时,令释放崇业宫守卫及所有宫女。

7,游龙宫

时代,唐。遗址在今恒基商城对面,东风街以南的市人大楼位置。据载‘游龙以黑龙饮渭河水取名~游龙宫’。龙为中华民族的吉祥之物,象征着帝王。古人在描绘龙麟甲色彩时作赤、玄、白、凝黛。凝黛即黑色。《临渭区志》载‘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在渭南县城西十一里处(今双王办白杨村附近)筑皇帝行宫游龙宫’。查明版志古迹图也多驱向于市人大楼之处。1993年夏秋时节,市人大盖楼时,做地基钻探,在该搂基下东西向横贯有一段宽度6米的城墙墙基。夯层结构明显,并发现唐代完整板瓦。我与考古队毕永平,史修治报告给市文管会左忠诚老师,后认为发现的城墙为游龙宫北城墙,城池应在楼基之南,西不过杜桥驿(杜桥化路,杜桥在唐时有一支流由南向北过境)。当时,文化局李明贤老师在渭南报上发表了‘渭南发现唐游龙宫遗址’一文。因为特殊原因,此项发现受当时市领导压制,未被公开。

8,泰宁宫

时代,建于宋,名出于元。遗址位于今渭南高速东入口处的毕家村。在村道与西潼公路交叉处以西,面积2万平方米。泰宁宫原为后土祠,宋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崇信道教,大搞封禅祭祀活动。先立后土祠于华山脚下,后迁渭南明光原(老城东南之上称明光原)。元代改后土祠为泰宁宫,并铸有1400斤大铁钟悬于山门内右侧,大钟一鸣,方圆十里皆可得闻。故,又成了渭南八景之‘泰宁晨钟’。

二,县治

1,下邽

春秋时期(公元前688)秦武公在今临渭区的故市村设下邽县。登国元年(公元386)将下邽县移到今天故市镇巴邑村的原雄霸城。曾一度称夏封,公元605年恢复原名下邽县。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将下邽迁至今临渭区的下邽镇。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撤下邽并入渭南县。

2,莲勺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在今临渭区交斜镇的来化设莲勺县。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废止,历时811年。

3,密畤

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刘彻割郑县(华州区)、新丰部分地设密畤县(待考)。

4,蒲阳(暂名)

今天临渭区吝店镇蒲阳村40万平方米汉遗址是汉朝时的一个未知名的县城(各称待考)。

5,渭南

前秦苻坚甘露二年(公元360)在渭河以南设渭南县。孝昌三年(527)设渭南郡时,渭南县改称南新丰县。开皇十四年(594)隋文帝将明光原上的县城移于今天渭南老城位置。始建至今历时1650余年。

6,7,中源,灵源

废帝二年(公元553),在今临渭区西塬阳郭镇的张胡村与高家村间段设灵源县;在东塬丰原一带设中源县。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撒灵源、中源并入渭南县。

8,延寿郡

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在今临渭区故市的巴邑村雄霸城设延寿郡,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废止。

9,五一

公元1927年5月1日,在今临渭区故市镇设五一县,八个月后撤销县治。

纵观历史,在临渭区境内设立县一级行政机构的有:下邽县,莲勺县,密畤县,蒲阳(暂名),渭南县,灵源县,中源县,延寿郡,五一县,共九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