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宜居的廈門,不該被“誤讀”

房子作為國人最為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一些媒體常常用房價收入比這一指標來衡量一個城市的房價健康程度,博取噱頭。

被譽為網紅城市的廈門,也難以倖免。有觀點認為,廈門人口少,房價收入比高,不宜居。

但我想告訴你的是,被稱為“東方夏威夷”的廈門,對於很多人來說,它承載著一個“度假的夢”。廈門的安居樂業,名副其實,它目前的“狀態”很好。

如此宜居的廈門,不該被“誤讀”

Part1

一座風光旖旎的“海上花園”

如此宜居的廈門,不該被“誤讀”

作為中國海濱城市的廈門,地理位置非常獨特。廈門六個區域都環饒著美麗的海岸線,可謂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

來過廈門的都知道,藍天、大海、沙灘、“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些乃是廈門的標配。

廈門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一年四季樹木常青、鮮花盛開並各具風采。不管是寧靜的鼓浪嶼、百年香火繚繞的南普陀寺,還是美出天際線的環島路,處處如畫,讓你忘卻時間和地點。

廈門規模雖說不大,但是也正是因為它的這種“小”,不僅讓廈門齊聚能量,迸發出極強的潛力。城市人居環境建設更是接連踏上新臺階。

數據顯示,城區規模從1983年的38.5平方公里,到2017年的348.23平方公里……廈門擴大的絕不僅僅是數字,更從一個匱乏落後的彈丸之地變成繁榮富裕的海上花園。

不僅如此,廈門是處於“江南”以南的閩南地區,在擁有南方的古典韻味之外,更添了幾許歐風海韻。

如此宜居的廈門,不該被“誤讀”

可以說,其它城市享受不到的那種小資情懷、大海、老閩南風味、歐風夢,在廈門完全可以體會到。

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僑鄉風情、閩臺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一體,景觀都屬於一流,顏值對得起“海上花園”美譽,可以說廈門是全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也難怪廈門不僅入選2018年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榜單,還上榜2019年全球最受歡迎的19個旅遊目的地中的第二名。

廈門在國際上取得的成績,得益於自身強大的綜合實力。在經濟上,2017年廈門不僅人均GDP位居福建第一,還取得了地均GDP全國第五的排名。在交通上,它擁有發達的交通體系,海陸空更是通達四周,全面覆蓋。

Part2

房地產市場進入平穩運行通道

如此宜居的廈門,不該被“誤讀”

對於廈門房價,不可否認,早前在廈門房地產的銷售當中,7成的外來人需求使得廈門樓市供應較為緊張,推動力房價的上漲。

但是隨著樓市調控組合拳政策的持續作用,以及廈門繼續貫徹落實中央“房住不炒”的定位,投資性需求得到明顯遏制,廈門的房價已經回調至一個比較合理且穩定的水平,外來人購房的比例已經下調至3成,市場趨於理性,剛需、改善型購房群體更是得到有效釋放,本地客群成交佔比近七成。

在此期間,廈門所做的努力不僅僅於此,除了沿用2017年出臺的相關政策外,還進一步推出了一系列的廈門市住房公積金便民利民舉措、人才引進及調整廈門市落戶條件等舉措。

在住房公積金方面,原政策規定,廈門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為單職工50萬元、雙職工100萬元。政策調整後,提高了職工家庭特別是單職工家庭的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其中職工家庭首次申請最高額度為120萬元,第二次申請最高額度為100萬元,並取消申請人的戶籍限制。

如此宜居的廈門,不該被“誤讀”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還擴大了住房公積金繳存範圍,增加了受益群體,使自由職業者和個體工商戶也能享受到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紅利。

在人才引進方面,比如廈門火炬高新區聯合集美區政府今年修訂出臺的《關於鼓勵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獎勵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將於2019年開始實施兌現,軟件園三期符合條件的企業和人才將獲更高的獎勵和補貼。

不僅如此,廈門還調整完善該市有關落戶政策。放寬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留學歸國人員落戶限制,放寬在我市居住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落戶條件。

根據統計,此輪政策調控自2016年第三季度起,到目前為止已持續兩年多,調控成效顯著,房地產市場進入平穩運行通道。

Part3

圓宜居夢暖百姓心

如此宜居的廈門,不該被“誤讀”

如今的廈門不僅是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更是已經蛻變為共享發展的安居樂業城市。

這些喜人的成績與廈門的“用心”不無關係。

不管是從醫療、住房、養老等方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還是從教育、文化、體育等方面豐富百姓日常生活,一項項民生新政、一樁樁民生實事的落地生根,廈門民生保障水平顯著提升,切實發揮了社會政策的託底功能,讓發展成果真正惠及群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個多層次、廣覆蓋的住房保障體系在廈門已基本建立。財政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6年啟動保障房項目建設至今,市級財政共投入建設資金136億元,廈門累計竣工交付的市本級保障性住房近5萬套,平均一年交付約5000套;至今,各類保障性住房實際配租配售5.47萬戶,已解決15萬人的住房困難問題。

如此宜居的廈門,不該被“誤讀”

為了徹底解決“居者有其所”的問題,廈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除了為居民提供比較穩定的住房來源,廈門的保障房政策還在全國首次提出了從“福利性”向“保障性”轉變,因此屢屢被媒體稱為是全國房改的“廈門藍本”。

與此同時,通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廈門住房保障體系從“保低”向“保基本”轉變。特別是面向非中低收入人群推出銷售型保障性商品房,既滿足“夾心層”的住房需求,也為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起到“穩定器”作用。

陸地面積僅為1699.39平方公里的廈門,寸土寸金。然而為了讓老百姓住在交通便利的區域,廈門卻很“捨得”拿出好地塊來建設保障房——現在規劃的四個保障房地鐵社區,選址均毗鄰地鐵站點,盡享得天獨厚的交通資源,且每個項目規模均超過1平方公里。

保障房地鐵社區的開工拉開了廈門探索保障房建設新模式的大幕:不僅要讓住房困難家庭“住得進”,還要慢慢升級為“住得好”,共享發展成果。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廈門全市還將計劃投資超400億元,滾動建設43個保障性住房項目,推進翔安新店地鐵社區、同安祥平地鐵社區、馬鑾灣地鐵社區等保障性住房建設,至2020年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10萬套以上。

如此宜居的廈門,不該被“誤讀”

如果您在廈門,一定會愛上廈門。廈門的美好,不僅僅是島在海中,湖在島上,山在海島之上,更是這個城市為圓百姓的宜居夢所體現出來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