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

昨晚我剛睡下,就接到閨蜜的視頻電話,看著她浮腫的眼睛,我斷定她受委屈了。結果她說事實恰恰相反:

我嚇壞我女兒了……她把我放在書桌上的一份重要文件撕了。剛好公司領導急著要這份文件,看著被她撕得七零八落的紙片,我怒不可遏,對她一陣吼罵。之後,便將她關在書房讓她撿碎紙。

半個多小時後,當她推開書房的門,看到女兒小小的身影一邊抽泣著,一邊在撿地上的碎紙片時,她心都要碎了:

我真是後悔得要死,她那麼依戀我,我卻那麼粗暴地對待她。我怎麼可以將自己的失誤和壓力都發洩在她身上,你說我是不是該死啊?

掛斷電話,回想自己,我何嘗不是和閨蜜一個樣呢?

孩子一個調皮的舉動、愛人一句不恰當的話語,或是工作中一件不順心的小事,都會點燃我心中積蓄多時的壞情緒。

而每逢事後追悔,我都記不清發火的原因。但孩子懼怕的眼神、愛人逃避的身影,都會在我腦中縈繞良久,揮之不去。

時間久了,我竟發現,我快樂,孩子也快樂,愛人也樂呵呵;我焦躁,孩子就恐懼,愛人就沉默。

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


1

媽媽的情緒

孩子的榜樣

周杰倫,這個紅遍大江南北的名字,無論是其歌曲還是其孝心孝行,都一度被人稱頌。

只是鮮少有人知道,自童年開始杰倫就生活在單親家庭中,不僅被老師定義為問題少年、“智障”的孩子等,他更是對父親懷恨在心,立誓要報仇。

所幸他的媽媽葉惠美,從未因此而發脾氣指責過他,反而用姐弟式的關心來引導他。

在杰倫成名後,更是悉心開導他原諒爸爸:“當初你爸爸也有他的難處,你不要記恨他。我們現在過得這麼好,應該感恩,應該寬容。你爸爸,是很疼你的……”

並安排了父子倆見面、和好。

周媽媽遇事冷靜剋制、不抱怨、不指責,就是杰倫最好的榜樣。

他對音樂的執著、對父母的孝心、對他人的友善,無不藏在媽媽良好的情緒裡。

媽媽善良有愛在先,孩子知恩感恩在後,大概就是母慈子孝最好的詮釋吧。

2

媽媽的好情緒

孩子的好運氣

莫言在《母親》一文中寫道:

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飢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那時候村裡很多女人都自盡了。 有次下工回來,母親沒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不由地大聲哭起來。 這時,母親從外邊走了進來。她追問我為什麼哭。 我不敢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對我說:孩子,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 母親的話雖然腔調不高,但使我陡然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對於未來的希望。 這是一個母親對她憂心忡忡的兒子做出的莊嚴承諾。

也正是媽媽的堅強和樂觀,才使得從小被歧視、被家暴、被迫輟學的莫言,有了與命運抗爭的勇氣和信心。

他不僅成為中國文壇上問鼎諾獎的第一人,還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與妻子伉儷情深、女兒事業有成。

反觀作家張愛玲,卻是在媽媽的陰影下過完了悲涼的一生。

16歲時,張愛玲逃往母親住處。本以為從此可以盡享慈母的溫柔,不料媽媽異常地暴躁。

時常衝著她咆哮,罵她是豬,甚至會口不擇言地說她“活著就是為了害人”。

這些,在張愛玲的自傳體小說《易經》中可以找到答案:“爸爸從來沒有傷過我的心,因為我從來沒有愛過他。可你(她的媽媽)不一樣。你比他還過分。”

媽媽的壞情緒可謂是折磨了她一生,從愛到恨再到惶恐與懷疑,最終導致她連生孩子都不敢。

如此睿智獨立的女人,最終也沒能擺脫母親壞情緒的影響,真是可怕。

事實證明,媽媽的好情緒,就是孩子的好運氣。只有媽媽自身是溫暖向上的,才能用愛點燃孩子的正能量,引領他的人生走向輝煌。

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


3

媽媽的情緒

家庭的風向標

在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就是他的全部,媽媽就意味著愛和安全感。

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在《幸福為什麼那麼難》的演講中說道:

當你的母親一輩子生活在哀傷痛苦當中,你敢快樂嗎?答案是很難。 就如同一個小偷家庭出了一個警察,那麼警察就是叛徒一樣。這時候的快樂形同一種背叛,我們沒有辦法忍受這樣的罪惡感,我們寧願賠盡了自己的幸福也不敢快樂。

我兒子班上就有一個極其內斂的小男孩,既不主動與小朋友說話,也不主動與他人玩耍。以致於到了中班,還有很多小朋友以為他是啞巴。

後來,從熟人那裡得知,他父母離婚了,他一直跟隨媽媽生活。

由於生活壓力大,加上遭遇背叛,他媽媽的情緒波動很大。

不僅逢人就訴說她的不幸,更是喜歡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時間久了,孩子就再也不喜言笑了。

相反,如果媽媽時刻保有一份溫和慈愛,不僅家庭和睦,孩子更是活潑快樂。

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


《小豬佩奇》裡天真活潑的佩奇和喬治背後,就站著一個溫暖有愛的豬媽媽。

不論佩奇和喬治多麼調皮,把屋子弄亂,把爸爸的球衣染色,把恐龍種到菜地裡……

豬媽媽總是一副春風和煦的模樣,很少衝著孩子大吼大叫,反而時常帶著佩奇和喬治呼嚕呼嚕地一起大笑。

孩子們喜歡看小豬佩奇,不止是佩奇和喬治的可愛,更是因為豬媽媽的溫暖樂觀,佩奇一家的和諧快樂。

媽媽的情緒,就是一個家庭氣氛的風向標,它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溫度和幸福度。

4

媽媽的好情緒

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

乳汁象徵母愛的第一個方面:對生命的關心和肯定,蜂蜜則象徵生活的甘美,對生活的愛和活在世上的幸福。大多數的母親有能力給予“乳汁”,但只有少數的母親除乳汁外還能給予“蜂蜜”。為了能給予“蜂蜜”,她不僅應該是一個好母親,同時也應該是個幸福的人,但這一目標只有少數人才能達到。

只有媽媽先做一個幸福快樂的人,孩子才會幸福快樂。

壓力重重下的媽媽,如何給自己減壓,管控自己的情緒,營造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呢?

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



  • 對孩子,慢一點

我兒子剛上小班那會兒,非常喜歡穿脫鞋襪,脫了穿,穿了脫。

我知道他是想在每天午睡起床的穿鞋比賽中,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並未進行任何干涉。

可有天早上,我起晚了,慌慌忙忙收拾整理完畢,卻發現他又將鞋襪脫了,還怎麼也穿不上。

眼看上班就要遲到了,我一氣之下撿起他的鞋就砸在他身邊:“讓你快一點、快一點,你反倒把鞋脫了,不穿了,走!”

兒子嚇得不知所措,呆愣愣的大眼睛裡盡是恐懼的淚花。

等我平靜下來,開始反思自己……其實兒子並不知道今天起晚了,他只是像往常一樣練習穿脫鞋襪。

我突然的情緒失控,不僅於事無補,更讓母子倆都不快樂。

很多時候,只要我們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允許他慢慢來、允許他犯一些小錯誤,快樂似乎就容易得多。

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


  • 對愛人,寵一點

伴隨著兒子的成長,我忽然發現每個老男人的骨子裡,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小屁孩。

他們時常會貪玩、會叛逆、會調皮、會開小差、會口出狂言……

但只要我們像對待孩子一樣率真一點、寵愛一點、要求清晰直白一點,他們就會和孩子一樣長大、懂事。

在我數次發脾氣被甩冷臉、遭回懟後,我終於摸清那個“叛逆老頭子”的脾性了。

有求於他時:撒個嬌,請他!想讓他積極主動做事時:拋個媚眼,誇他!

果真,“酒肉好吃不如話好聽”,從此一招制敵,狠準穩!

但凡撒嬌賣萌就能解決的問題,那就忍住別撒潑打滾啦!心情好了,壞情緒自然沒了。

  • 對自己,好一點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媽媽的世界裡,更沒有輕鬆可言。

餵奶、哄睡、換尿布,拖地、買菜、洗衣服,二十四小時全天待命,沒有下班時間。

然而,明明做著全世界最辛苦的工作,卻得不到應有的認可,反而常被認為是“應該的”。

於是,媽媽們不僅情緒壓抑,感覺憋屈,更容易陷入對生活的絕望之中。

這就需要我們適時的放手,告訴愛人自己的難處與需求,讓他懂得分擔。

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

每天給自己留一個小時,看看書、跑跑步、插插花、喝喝下午茶。

每個星期給自己放一天假,或是到養生會所裡,給自己的身體和心情美美容,或是約上三五好友登登山、眺眺遠。

哪怕只是短暫的離開了一成不變的繁雜,也會給自己的生活添一幅別樣的風景畫。

調整好自己再出發,媽媽的好情緒才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

以兒童發展心理學為基礎,專注於0~6歲孩子的早期開發和教育,為家長提供最科學最全面的親子教育知識,更好地培養寶寶行為習慣的發展和養成。

親寶寶APP,5000萬年輕家庭都在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