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從來都不是你的驕傲

媽媽,我從來都不是你的驕傲

前段時間回老家跟發小阿蓮聊天,說到我們另外一個發小阿芳現在混得不錯,自己覺得挺好,父母也表示很滿意,並且得到了親戚朋友的一致認可。

說完阿芳,話題又回到我身上,阿蓮說其實我是我們幾個發小當中混得最好的。可是,不管是我自己,還是我的家人,從未有過如此的感覺。阿蓮的一句話,一下子又喚起了我多年以來對父母的“不公平情結”......

01 “我不是親生的嗎?”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是啊,這麼多年我一直很努力,一直想證明自己,不管結果如何,卻從未得到過父母的肯定和認可,我從來都不是父母的驕傲。

家裡兄妹三個,我是中間最不被重視、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一個。為了被看見,為了被接納,我一直努力地學習,爭取做個乖乖女,貌似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從未令父母操過心,甚至連青春期都未曾叛逆過。

從我記事起,我和哥哥就是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爺爺愛哥哥,奶奶愛我,父母對我倆的愛倒沒有感覺有太大差別。哥哥是爺爺的掌上明珠,是爺爺的心尖子,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我沒有什麼可抱怨的,因為我有奶奶疼。

後來有了妹妹,她跟著父母生活,父母對她的愛多一些也是正常的,本來我也無感。直到我9歲那年,奶奶去外地照顧剛出生的表妹,那段時間我簡直是度日如年。

爺爺愛哥哥,爸媽愛妹妹,唯一愛我的奶奶卻不在身邊,沒有了奶奶的陪伴,我像是個無家可歸的孩子一樣無助。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我第一次有了自己是“非親生”的想法,直到多年以後,即便知道了自己是親生的,卻一直覺得父母對我不公,對我不夠愛。

02 “媽媽真的不愛我”

雖然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可是有了孩子之後,我這種想法卻有增無減。媽媽在身邊幫我帶孩子的日子裡,心裡卻一直惦記著哥哥、妹妹。

不管離得有多遠,媽媽都想要去看望哥哥,看著她那股見子心切的勁兒,我不由又心生嫉妒,不想讓她去。可是老公卻每次都毫無怨言地滿足媽媽,不管多遠,只要媽媽想去,老公一定會帶她去;或者哥哥本來惹她生氣了,一句話就能把她哄得高興到找不到北......

每次聽說妹妹要來,不管多晚,媽媽總是要把妹妹愛吃的食材準備好,迎接著妹妹的到來。比如,妹妹晚上10點到,即便是在冬天的8點,媽媽也要頂著寒冷去超市買回妹妹愛吃的尖椒,給她做尖椒炒肉;或者妹妹第二天上午到,媽媽即便睡下了也要爬起來和麵,讓妹妹第二天到家的第一時間就能吃到燒餅......

而我呢?媽媽對我要求一直比較高,即便別人都覺得我挺好的時候,媽媽總是覺得我還可以更好,所以一直都不滿足,從未肯定過我......

我一直覺得媽媽不夠愛我,在我身邊的這些日子裡,更加加重了我的信念,媽媽一次又一次地用行動向我證明,她是真的更愛哥哥和妹妹一些,直到我真的有點受不了了,甚至有幾次都不想讓妹妹過來,因為真的不想看到媽媽為她做這做那......

03 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我知道,這是我的一個結,是我自己的問題,也曾嘗試去解決,可是卻一直無法與媽媽、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媽媽不在身邊的日子我倒沒有太大感覺了,所以這個問題被擱淺了。直到阿蓮的這句話,再次觸碰到了我心底的傷痛。

幸運的是,就在前幾天上課的課程中,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女兒10幾歲就去美國讀書了,現在已經是博士了,別人都覺得她很優秀,可是女兒卻一直很自卑,原因就是媽媽從未肯定過女兒......

聽到這裡,我有種深深的認同感,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午餐期間我和另外一位跟我有著同樣命運的姐姐,跟這位媽媽聊了很多。把我們多年來的怨恨和想法毫無保留地說了出來,這位媽媽也說出了我們媽媽的心聲——我們真不是故意的,如果知道當年的教育方式會對你們造成如此嚴重的傷害,沒有哪個媽媽會這樣去做的。

並且,這位媽媽說了一句真理——一碗水是端不平的,父母都會本能地對弱者保護的更多,關愛的更多,不關心你們說明你們能力比較強。這句話一下子觸動到了我,媽媽之前好像確實說過類似的話,只是當時的我並沒有放在心上,依然對媽媽怨恨了這麼多年。

End

想明白之後,又意識到,其實我們的父母也都挺不容易的,他們做父母的時候沒人教他們該如何去做,而現在的我們,知道應該怎樣更好地去養育孩子後,又反過來怨恨我們的父母當年的教育方式。

原生家庭的傷害確實存在,但我們回不到過去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法療傷。我們需要去做的不是怨恨父母,更不是嘗試去改變父母,而是改變自己。自己的想法變了,感受也就不一樣了。所以,一切傷痛其實都是一念之間的事情。

最後,還是那句話,我們無法選擇擁有怎樣的父母,卻可以選擇成為怎樣的父母!願我們的孩子不再承受我們曾經經歷過的傷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