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蓄须明志梅兰芳,不知泰州还有李明扬

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为汪伪政府和日军演出的梅兰芳广为人知。鲜有人知还有一位国民党元老也有过这么一段“不修边幅”的经历。梅兰芳祖籍泰州,巧合的是这位元老人生最精彩的一段也是发生在泰州。他的知名度虽然很有限,只是在江苏的苏北地区以及在有关黄桥战役的影视作品中才有出镜机会,但他却是一位资历极深的国民党元老,曾参加过辛亥革命、护法战争、二次革命和北伐战争。

只知蓄须明志梅兰芳,不知泰州还有李明扬

李明扬

李明扬,字师广,江苏萧县(今隶属安徽省)人,1891年生。早年受受辛亥革命影响,赴湖北参加革命,任援鄂北伐第2军总司令李烈钧麾下直属机关炮大队长。1912年,袁世凯盗窃革命成果,复辟称帝。李明扬追随李烈钧发动湖口的战役,打响了反袁复辟的第一枪。讨袁失败后,8月失败后,流亡日本。1916年回国后,继续参加讨袁活动。抗战前曾一度做过江苏省政府委员、省保安处长。1936年,因在庐山会议上被韩德勤大肆攻击,他被迫下台弃政从商。

抗战爆发后李明扬先后任徐州行政督察专员、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苏鲁皖游击总指挥、苏北第四游击区总指挥等职。徐州会战后,鲁苏战区成立,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将李部改编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李明扬任总指挥,驻扎泰州,他的队伍扩大为七个纵队,三万多人枪。

李明扬最为出彩的一段经历是在黄桥决战期间,由于我党统战工作得当,陈毅曾三进泰州城与其会商团结抗日事宜,他与新四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曾赠送枪支弹药等一批军需物资送给新四军,以表抗日的诚意。在事关新四军生死存亡的黄桥决战中,他严守中立,其辖下紧邻黄桥的部队始终没有参与韩德勤的行动,使新四军在黄桥决战中大获全胜,陈毅在后来回忆黄桥战况时对李明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他60大寿时,新四军曾派人前往送礼祝寿,一时传为佳话。

从1939年到1941年,由于李明扬部扼守住泰州,使其成为日寇的眼中钉、肉中刺,日军用威逼利诱的手段多次劝降,都遭到了拒绝。1941年春节后,李明扬的亲信兼副手李长江宣布易帜投降敌寇留守泰州。李明扬率领愿意随其继续抗日人员,将总部设于叶甸继续抗日,并与企图歼灭其的日伪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抗战期间,李明扬发誓“蓄须明志”以待抗战胜利。1945年5月在被日军重兵包围驻地后不幸被俘,被俘后任凭日军各种手段劝降,他意志坚定,宁死也不当汉奸。抗战胜利后他再次弃政从商。

1949年李宗仁任代总统后,他奉李宗仁之命,赴苏北与解放军商谈和平事宜,并先后见到了粟裕和,陈毅。后李明扬见和平无望,终于起义。9 月,他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任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团结委员会委员等职1978 年11月17日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