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安徽省重建以後,新省會為何選擇了中部的合肥?

歐潤輝


1952年,皖南和皖北兩個地區合併,合肥正式成為安徽省的省會。認真地說,合肥成為安徽省會的時間並不長,從50年代才開始。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安徽的省會在安慶。那麼,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出現了,1952年,為何要把省會從安慶遷移到合肥呢?其實,其中的原因非常多,最主要的就是交通和地理位置,還有就是經濟因素。

其實在明朝統治期間,安徽和江蘇原本是一家人,當時被稱為南直隸。至於河北省,這是北直隸。清朝入主中原之後,感覺南直隸的面積太大,不利於自己的管理。在康熙在位時期,南直隸被分成了江蘇和安徽。不過當時安徽的省會在南京,而江蘇的省會設立在蘇州。到了乾隆皇帝在位時期,安徽的省會才從南京遷往了安慶。當時,安慶已經成為安徽境內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依靠交通優勢,安慶的優勢非常明顯。

但是一個問題出現了,安徽的北部是平原,接近於中原文化。南部則是丘陵和水鄉,屬於江淮文化區。安慶在安徽省的最南部,安徽北部的人們去一趟省城非常的困難。這個情況下在清朝末期就已經出現,在清朝末期,那些洋務派建議把省會從安慶遷往蕪湖。可是由於當時的局勢複雜,清朝已經無力在考慮這些問題。所以說,一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安徽的省會都在安慶。但就在30年代,淮南鐵路通車,合肥成為了交通樞紐。歷史就是這麼有趣,聯繫河南的鄭州。

在抗日戰爭期間,安慶被日本軍隊佔領,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日本軍隊投降之後,省會暫時返回了安慶,但這僅僅是臨時的決定。在那個時候,優先發展安徽南部。但由於城市空間有限,水鄉和丘陵的制約,城市無法進一步的擴大。到了建國的初期,安徽的省會到底選擇在哪,是一個爭議很大的話題。當時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些人認為蕪湖比較合適,另一些人則以為中部的合肥更加合適。當時,安徽被劃分成了皖南、皖北兩個地區。

到了50年代前期,隨著局勢的全面穩定,國家開始考慮重新劃分地域區劃的問題。皖南和皖北合併成了新的安徽省,省會最終選擇了合肥。合肥位於安徽的中部,屬於交通樞紐城市。認真地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安慶、蕪湖等安徽南部城市的經濟一直在合肥之上。直到80年代之後,合肥的發展才迅速加快,併成為了安徽境內經濟最強的城市。目前,安慶的地位不斷下降,蕪湖則成為了安徽的第二名。

按照2017年的經濟標準,安徽省會合肥的經濟總量達到了6000多億,與石家莊、南昌的水平相當。在中部地區,合肥的經濟水平屬於中等靠上。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合肥這樣的城市還有很多。比如河北省會石家莊、河南省會鄭州,都是依靠鐵路運輸崛起的。尤其是鄭州,依靠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成功的取代了原省會開封。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假設,如果當時的省會選擇了蕪湖,估計安徽南部會優先發展。



人在天涯6768


理由:從地理位置,水文交通,高校科技,經濟發展空間,社會人口占有優勢。

設立: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合肥從此成為安徽的省會城市!安慶改由省直轄,安慶的省會之路自此告別它的時代!



至於為何選擇合肥為省會,理由有以下幾點!

①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一個省會城市重要的參考系數。合肥地處華東地區,江淮之間,位於安徽省中部。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間,以丘陵崗地為主。

東面:東有滁州,馬鞍山,蕪湖,宣城,距離江蘇省會南京不遠,兩者既有合作也有競爭。滁州和馬鞍山受南京輻射影響,這讓合肥很有壓力。

南面:南面輻射銅陵,池州,安慶,黃山等

不過隔了一個長江,合肥對其輻射影響有所減弱。

西面:西部輻射六安,山地丘陵多。距離武漢城市圈,有一定的路程。六安受武漢城市圈輻射影響很小。

北面:北方輻射阜陽,亳州,淮南,宿州等。

從衛星圖上可以看出來,合肥的地理位置處於安徽中部,比安慶地理位置稍遜一籌,外加合肥沒有跨江,土地連成一片,利於交通運輸。

東西南北,四面不是楚歌,而是漸進式輻射影響,地理位置相對於優越。

②人口面積

合肥人口由1999年的429.95萬,上升到目前2018年808.7.7萬。其中在2011年巢湖被拆分之後,人口由2010年的493.42萬增加到2011年的706.13萬。

土地面積:並了廬江和居巢區之後,面積一下增加到1.14萬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就有770平方公里。



③水文交通

合肥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水文主要分為淮河水系和長江水系。境內巢湖更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水資源非常充足,為這座城市發展奠定了水源基礎。

交通方面,合肥是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境內合福高鐵,京九高鐵,合杭高鐵等。有合肥站,合肥南站,合肥西站,巢湖東站等高速鐵路站。民航方面有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水運方面有合肥港。城市內部交通,地鐵各號線陸陸續續的上線,大大增加了交通便利。

⑤高校科技。

1970年,中科大落地合肥,給安徽帶來新的創業機會。合肥境內的高校,合工大,安大,安醫大等高校,為合肥,乃至安徽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基礎。

⑥其他,下次有空再續。

喜歡的話,點個關注,謝謝!


A果5個點


1949年,中國政權更替,安徽省建制被撤銷,分別在合肥、蕪湖設立了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

1952年,中共建政之後,重新組建安徽省,廢黜安慶省會地位,新立合肥為安徽新省會。

有人問,為什麼要將安徽省會由安慶變更為合肥?很多人說了一大堆各種各樣的理由,大多數都是牽強附會的無稽之談。其實,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位高權重之人想變就變了,就這麼簡單。

下面,我就那些牽強附會的無稽之談一一駁斥:

第一,有人說安慶省會被廢是因為地理位置太偏了。

安慶在安徽的西南,地理位置確實有點偏。問題是地理位置是決定省會地位的重要因素嗎?看看中國現在28個省會的地理位置就明白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28個省會,地理位置在省中心的沒幾個,其中20多個都是偏的,有10來個是屬於嚴重偏離的。如南京、杭州、長沙、南昌、福州、臺北、海口等都很偏,怎麼沒換省會?!北京作為首都,地理位置更偏。所以,把地理位置偏作為更換省會的理由顯然不能成立。

第二,有人說安慶省會地位被廢是因為不通鐵路。

本世紀之前的上個世紀,安徽省鐵路交通最發達的城市是蚌埠,不是合肥。若按這些人的理由,安徽省的省會應該定在蚌埠而不是合肥。其實,鐵路是由人修的,只要省會定在那裡,那裡自然就會安排修鐵路。倒是沿海沿江是天定的,人力難以改變,安徽省港口條件最好的就是蕪湖和安慶。縱觀長江中下游各省,除安徽外,幾乎所有省份的省會都是沿江城市。

第三,有人說安慶省會地位被廢是因為合肥經濟比安慶發達。

這種說法更是毫無事實根據的無稽之談。1952年更換省會之後,安慶經濟總量繼續領跑40多年,直到1995年合肥GDP才超過安慶,2008年蕪湖GDP超過安慶。

第四,有人說安慶的省會地位在民國時期就被廢了。

這個說法與歷史事實不符。查遍民國所有政府文件,民國政府從未廢黜安慶的省會地位。在抗戰期間,中國東部和中部幾乎所有淪陷省份的省政府都是東躲西藏顛沛流離的,省府臨時駐地更換了幾個甚至十幾個地方,但法定省會並未變更,安徽省也不例外。抗戰勝利之初,由於安慶遭受破壞嚴重,需要修繕重建,省府臨時放在合肥,但在1948年又重新回到了省城安慶。

第五,有人說安徽建省之初省會在南京不在安慶。

這個說法也與歷史事實不符,南京從未做過安徽省會。安徽從建省之初省會就在安慶,一把手巡撫、三把手按察使都在安慶,只有二把手布政使暫時留在南京,怎麼能說南京是安徽省會?!南京當時也是兩江總督所在地,管一些安徽事務也很正常。

綜上所述,那些牽強附會的理由大多是無稽之談,其實是位高權重之人想變就變的結果。至於位高權重之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其他人也只能根據其歷史上的表現和結果做一些猜測。本人認為,之所以要廢黜安慶的省會地位,恐怕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安慶有一個獨秀峰。

不管原因到底是什麼,安徽省會的變更都已經成為了歷史事實,其後果也產生了。其最大的後果就是加速了安徽省的衰落和影響了安徽省的發展。

我們知道,徽商在明清時期獨霸中國商界500多年,安徽江蘇的前身江南省是清朝第一經濟強省,稅收幾乎佔了整個清廷的四成。江南省分省後,安徽與江蘇不差上下是清朝第二經濟強省。太平天國戰爭之後,安徽省遭受巨大損失雖然有所衰落,但仍能保持在前三的位置。即使到了民國時期,抗戰爆發之前,國民政府曾做過一次全國性的經濟普查,安徽省的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四,有相關的歷史文件可以查到。安徽省衰落為經濟落後省份是從上世紀四十年代之後開始的,尤其是省會變更為合肥之後安徽加速衰落了。最近幾年,安徽省的經濟發展雖然有了一些起色,有了一點進步,但其經濟落後地位並未得到根本的扭轉。

安徽是長江下游的主要沿江省份,其主要經濟重心集中在皖江兩岸。合肥原來只是一個小縣城,安徽人民把合肥打造成安徽新省會和第一經濟強市差不多花了四十多年時間,直到1995年合肥GDP才超越安慶。正是由於安徽長期缺少經濟發達的大型頭部城市,改革開放以來的這幾十年,安徽人民只好到外省去打工掙錢,安徽省稍有能力之人大多留在外省發展。如果當初省會繼續留在安慶,作為長江五虎城市之一的安慶,現在應該與南京、武漢相差不會太大,皖南經濟與蘇南相比也不會像現在差距這麼大,安徽省在全國的經濟地位不會像現在這麼靠後。

安徽省經濟衰落的最大受益者是同樣位於長三角的滬蘇浙。安徽省不但成為了滬蘇浙的廉價原料供應地和農副產品基地,而且也為滬蘇浙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廉價勞動力。

總之,沿長江是安徽省的最大戰略優勢,將省會由安慶變更為合肥是安徽建省以來的最大敗筆,最直接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加速了安徽省的衰落,影響了安徽省的長期發展,削弱了安徽省的戰略地位。


和語濤聲


合肥作為安徽省省會的歷史,僅僅只有幾十年而已。從1945年開始,合肥才成為了安徽省會。在此之前,安徽的省會是安慶。有一段時間,蕪湖也做了預備省會。當然安徽的歷史說來話長,現在合肥的發展很快,消費比鄭州、石家莊都高。那麼,合肥是如何成為省會的呢?

安徽省會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明朝,安徽和江蘇原本是一家人,那就是南直隸。清朝確定自己的統治以後,感覺這個省份實在是太大了,容易出現割據政權。因此在康熙時期,安徽和江蘇分家了。安徽其實就是安慶和徽州的合稱,奇怪的是,安徽的省會設立在南京。直到清朝乾隆時期,在江蘇官員的催促下,安徽省會才遷往了安慶。不得不說,當時安慶是安徽第一大城市,紡織業發達,而且靠近長江,水運也十分暢通。

但是安徽省的地形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皖南地區水道錯綜複雜,頗有江南氣象。皖北地區屬於平原,有的接近於河南。安慶雖然很不錯,但是位於安徽南部,北部各地區的官員前往安慶,需要很長的時間。再加上水道很多,在交通上不是很方便。當然,在古代社會這都不是問題。可是在進入近代社會以後,城市的規模大幅度擴大,水道密集的問題限制了城市的進一步對外擴大。

因此在清朝末期,朝中的那群洋務派大佬們就開始考慮更換安徽省會的問題。但是隨著一系列事件的爆發,朝廷根本沒有這個精力。當時,合肥在經濟上遠遠不如安慶。隨後就是軍閥混戰時期,在這段時間裡,大家自然都沒有這個功夫。1935年,淮南鐵路通車,合肥成為了安徽的鐵路交通樞紐。隨著鐵路的帶動,合肥開始崛起。請聯想鄭州和石家莊,再聯想開封和保定。

但是結下來爆發了抗戰,遷移省會的再次推遲。1945年8月,也就是日本投降的那個月,安徽省省會從安慶遷往合肥。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推測,如果沒有戰爭的影響,估計省會遷移時間會更早。就這樣,合肥成為了安徽省省會。起初,合肥的基礎很薄弱。經過這麼多年的建設,在消費上已經超過了鄭州和石家莊,也算中部的大城市。

這就是現代化城市與古代城市的差異,很多曾經非常輝煌的古城,現在都已經逐步沒落了。比如河南地區的洛陽、開封,但是省會是鄭州。再比如河北的保定,省會確定在石家莊。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比如陝西地區的西安,這是一個現代加古代的城市,省內其他城市都無力撼動其地位。


極往知來文化


在這之前安徽省辦公務有兩個去處,即皖南行署和皖北行署,1952年在合肥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前兩機構同時去消,合肥地處安徽省中部,南北東西部來合肥辦事都能照顧到,經中央批示,合肥市成為安徽省會城市。


用戶64397377314


從軍事防禦角度來說,選擇安慶或者蕪湖,如果遭遇外部侵略,長江沿線直接被佔,同時本身合肥的位置較好,備考大別山山脈,扼守長江,淮河以及巢湖,自古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84470974


還是選南京的好


用戶8622155719130羊


這個很簡單,1958年,偉人一錘定音,合肥不錯,為皖之中,所以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