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英雄第一百零九篇·西楚降将·特殊人物·壮侯·郎中许倩

壮侯国,史书无考,甚至连这个名称,都是多有争议。在《史记》中记载为壮侯,而在《汉书》中则是记载为严侯。另外关于这个侯国的第一任国主,两家史书中也是各有所载,如《史记》中为许倩,《汉书》中为许猜。

对此,鉴于今人阅读楚汉史多以《史记》为基础史料,所以笔者在无法分辨的情况下,也就直接用《史记》中的记载吧。也就是说,将所有争议暂且固定为,壮侯许倩。

许氏,先秦多为姬姓和姜姓所出,而其人又曾为西楚部将,所以猜测是姜姓所出。因为目前只有姜姓许氏一脉建立的许国,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的由楚国所吞,那么许国子孙多流散于楚地就是合理的,由此成为楚人也是自然的。

以楚将汉王三年降,起临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以楚将汉二年降,从起临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以上,是《史记》与《汉书》中有关许倩的记录。

从中可以看到,《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发生了冲突。并且还有两处,一处是时间问题,一处则是许倩降汉的方式。

先说第一个,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史记》中记载是许倩以楚将汉三年降汉,而《汉书》中则认为许倩是以楚将汉二年降汉。

虽然说,他们的记载都只是差了一年,但因为是在楚汉时期,所以一年之差就往往是天地之地,为何?

因为汉二年刘邦还曾是五国诸侯总盟主,麾下五十六万大军横行天下,甚至还攻陷了西楚国都,可谓豪气万千。但是到汉三年,刘邦却几乎成了丧家之犬,尤其是荥阳会战,只那一场败仗,就让刘邦麾下一次性损失了接近三分之一的核心人物。如此,许倩在哪一年降汉,便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若是在汉二年降,那许倩其人便应该是在汉军的攻势下,迫于无奈而降,毕竟那时的汉军确实势大。而若是在汉三年降,则许倩此人降汉的意图就需要重新审视了,毕竟那时楚强汉弱是事实,而就算有人再看好刘邦,恐怕也绝不会选择在那时投降汉政权,因为那是找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参照其他记载了,也就是笔者刚才说的第二个问题,许倩降汉的方式。

《史记》这里很简单,就是记载的许倩在临济降汉。而《汉书》则略有不同,加了一个“从”字。何谓“从”?“从”的意思就是,许倩并不是一个人因为不敌汉军才降,而是跟从别人投降。

由此,我们再查阅史料,看是否有西楚降将也在汉二年或汉三年降汉?

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是有的,并且还不是一位,他们分别是:在汉二年十月降汉的陈武;以及在汉二年于定陶降汉的项襄。

众所周知,西楚降将频繁出现最多的是在汉五年,也就是项羽败死后,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而其他时候,则就属汉二年最频繁了。当然,因为功侯表中记录都是大人物,所以看上去自然不多。但就目前可考的这两位在汉二年降汉的人,却绝非一般身份。

如陈武,其人在之前秦末时便是楚军大将了,还曾被刘邦夺军数千,另外笔者也曾推断,其人可能就是蒲将军,虽然争议颇多,但陈武后来在汉庭的地位也是有目共睹的,实打实的汉庭军方大佬。再如项襄,后来改为刘襄,其人可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的项氏宗亲,也是唯一一位在汉五年前投降汉庭的项氏宗亲,而且自从加入到刘邦麾下,许倩便被刘邦留在身边,颇为信任。

那么现在来看,许倩在汉二年降汉就显然要比在汉三年降汉要更有可信度了。而再按照陈武和项襄投降汉庭的记录,显然许倩是不会跟从陈武降汉的,因为陈武是在汉二年十月,也就是汉二年年初就降了,目前怀疑是主动投诚的,而当时刘邦还没有出函谷关呢。所以,如果许倩是跟随别人投降的,那就只有项襄了。

而项襄是在定陶投降的,许倩是在临济投降的,那么为何许倩会跟从项襄降汉呢?

首先,项襄作为项氏宗亲,地位肯定比当时的许倩要高,所以合理猜测项襄是能够节制许倩的。其次,当时临济和定陶的位置是处于下面这样的结构中:

临济——定陶——彭城

也就是说,刘邦出关到达西楚边境后,首先面对的就是临济,然后就是紧随其后的定陶,接着才是比较长的一段距离的彭城。虽然目前我们无法知道刘邦当时的具体路线,可刘邦占领彭城这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的终点,而再从今天的地形图看,虽然定陶不一定会走,但临济是肯定会经过的。

那么按照许倩于临济降汉,项襄于定陶降汉,是否我们就可以认为刘邦在汉二年攻打西楚国都,就是走的这条路?答案是肯定的,不然定陶偏北,而彭城偏南,如若不从这里走,那绕过定陶就是可以的,故而项襄也就没理由再投降了。

所以,关于许倩降汉的详情,大概也就清晰了。也就是说,在刘邦拥五国诸侯合力向西的情况下,因为西楚主力尽去齐国,所以留守西楚的一众将领们,便应该是在项襄的带领下,不战而降。而首先听从项襄命令投降的,便应该是驻守临济的许倩。

当然,鉴于许倩能够封侯,所以或许当年所谓的项襄投降事件,还是许倩鼓弄的。毕竟许倩镇守的临济才是西楚的西大门,而若是许倩能死守临济,则刘邦断不会走的那么快。所以,虽然许倩是以项襄的名义投降,但恐怕其人才是当时第一个主动投降的人,而后又是鼓动项襄携众降汉,由此才为汉军迅速攻破西楚国都带来了契机。

至于说项襄为何就一定会听从许倩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历史中的某些掌权者,总是会在关键时候莫名其妙掉链子,而项襄应该就是属于那种情况。

可能是因为此次攻楚顺利确实有许倩的关系,所以刘邦就把许倩提升为了郎中,并留在了自己身边。毕竟许倩曾是西楚将领,而有这个人在,也至少能让刘邦更深入的了解西楚内情。

以郎中击籍、陈狶,功侯,六百户。《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其后,许倩就是以郎中的身份,参与楚汉之战,以及后来的各种作战。

而对于许倩能够封侯,笔者还是无法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毕竟他的功劳其实没那么大。所以许倩这个人或许还有其他功绩和能力吧,但可惜已经不为人知了。

十二年正月乙丑,敬侯许倩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高帝十二年正月乙丑日,许倩受封壮侯,食邑六百户。

区区六百户,也算是汉初列侯食邑最小的一个功侯了吧。所以,关于刘邦为何执意要封赐他,也算是个迷了。而虽然食邑少,但列侯就是列侯,汉初功臣爵位第一等,这是无疑的。

至于说许倩的以后,那就更是一个迷了。因为按照目前史书中记录,许倩也活的太久了:

二年,共侯恢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孝景帝元年,许倩病逝,汉庭为其谥号敬侯。侯国由其子孙许恢继承,次年为许恢元年。

敬:夙夜警戒曰敬,夙夜恭事曰敬,象方益平曰敬,善合法典曰敬。《逸周书》

从谥号中看,许倩应该在汉庭后期还当过大官,并且做的还挺不错。

而再按照许倩死亡的时间,也就是说,从高帝十二年封侯开始,一直到孝景帝元年病逝,许倩在之后足足活了四十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中国历史上当皇帝都很少有当这么久的,而许倩当列侯就足足当了四十年,那么之前他的年龄又是多大呢?

汉二年便是楚将,则年龄少说也在三十以上,毕竟不是项氏宗亲。如此,汉十二年封侯,那就是四十岁了。之后再活四十年,不得不说,许倩可真是一个寿星。当然,也有人猜测是否中间有列侯继承没记载,可按照同时代的张苍来看,许倩活那么大的岁数,也还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壮侯许倩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